第251 还是留给顾婶婶用吧
如意掀开帘子,望向庄子外的田地,满眼都是麦苗的葱郁绿意。
赵柱子牵着骡车在前面走,一边走一边介绍。三个坐在车辕上的小老头听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发问:
“这两百亩地,全都是这般上等的好田?”
“往常除了麦子,还种些啥庄稼?收成能有多少?”
“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庄上的人手忙得过来不?”
“往年得雇多少短工?”
…………
总之,把如意想问的话都问了个遍,她就只管舒服地坐在车上听着。
听到除了麦子,夏收之后上等田改种水稻,差些的田地种些豆子和粟,这些便是下人们的口粮。
说起来,这儿的农作物种类着实单一。如意不禁想起苞米和棉花,按说这儿的气候,种这两样倒也合适,可从没听说过有人种。
这苞米种子怕是不好寻,不过棉花嘛,夏国肯定有地方种植,不然大伙过冬的棉衣打哪来?要想弄到棉花种子,倒也不算太难。
刘家商行的生意遍布夏国南北,既然能运来辣椒,这棉花种子想必也不是啥大难题。
正如如意所料,芳霏与刘掌柜见过面后,自然得了个肯定的答复。刘家在他处本就有个种棉花的庄子,这事也就是写封信的事儿。不过这些都是日后的事了。
此刻,众人将田地巡视一番后,已经到了申时中。
姜家人商议过后,还是决定不在庄子上留宿,回了清平县城。
回城的时候,姜长业稀罕那新车辕,自告奋勇坐了上去,充当起车夫。说来,在场的人里,也就就数他身强体壮,禁得住冷。
姜老爹嘴上虽说不服老,可到底身子骨不比从前,哪经得起这来回的冷风吹。
这会儿,便舒坦地坐在车厢里头了。
姜长业探着头,往车厢里瞧了瞧,见里头有软塌,还摆着张小桌,当下赞扬:“这车厢做得可真不错!”
又瞧见桌子上放着点心,便唤道:“如意,快给我递块点心来!”
要说这李家人对自个儿可真好,今儿个赶集竟跑去了州城,买的还是芙蓉斋的点心。
吃着点心,姜长业的声音又从外头传了进来:“爹,您觉着如意庄的田地如何?”
他先前留在庄子上陪着赵郎中,没跟着去田地。
返程的时候,赵郎中执意要跟着骡车走。一想起自己窝在高大的林捕头身前那副怪异模样,赵郎中就觉得老脸一红。
“着实不错,大半都是上等的好田呐。” 姜老爹满意地应。
“那往后咱们可就得靠着如意吃饭喽!”
姜长业哈哈大笑着,话音刚落,一阵冷风吹过,外头随即传来 “咔咔” 的咳嗽声。
“得嘞,你快闭嘴吧,好好赶你的车!” 姜阿奶嘴上虽这般埋怨,实则满含关切。
小老太太说完,扭头看向如意,嘴唇动了动,却没出声。
这般反复了两回,如意瞧不下去了,“阿奶,您有啥话就直说呗,这儿又没外人。”
“那个,如意啊,你就这么把一百两银子交给赵柱子了,万一…… 我是说万一啊,他卷钱跑了可咋整?”
“我说你咋从离开庄子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敢情是惦记着这事儿呢。他跑不了。” 姜老爹先开口宽慰老伴。
“这是为啥呀?”
如意伸出小手,握住姜阿奶那满是粗糙老茧的手,温声解释:“阿奶,您放心,他跑不了的。他的卖身契在我这儿呢,他若逃跑,只能躲去那穷乡僻壤。但凡他敢踏入城镇,没路引、没身份证明,那可寸步难行。一旦被官府拿住,可是要判死刑的。再说了,咱们庄子上有屋子住,有粮食吃,有衣裳穿,每月还有月钱拿,他犯不着冒险逃跑呀!”
姜阿奶听了,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原来是这样,那我可就真放心了!”
县城离得不算远,不足半个时辰便到了。
姜长业先赶着骡车,把赵郎中送到回春堂,还特意留下一包尚未拆封的芙蓉斋点心,这才又挥动缰绳,赶着骡车回到自家小食铺。
如意与芳霏这对好姐妹一见面,便似有千言万语要说。
没等芳霏开口询问,如意就把在庄子上的事儿,生动的讲了起来。
到了最后,如意还着重强调了自己想要种棉花的决心。
芳霏虽说对种田之事一窍不通,可姐姐既然发了话,她心里就只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帮姐姐把这事儿落实妥当。
相聚的时光向来短暂,家中的女眷们都忙着赶制刘家商行的订单,如意作为家中的小厨娘,也得回去琢磨着给母亲她们做些可口饭菜,好慰藉一下她们疲惫的身心。
姐妹俩,一个在城中忙碌,一个在家中操劳,各有各的“牛马生活”。
时光匆匆,眨眼间一个月就过去了。一场小雪过后,姜家小院里的火墙烧得暖烘烘的。
这天清晨,如意披上了一件狐狸毛领的披风。
这披风用的毛皮,还是成意小哥带着大伙去山中打猎时,偶然碰上了一只白毛狐狸,这才得了这么好的皮子。
起初,如意本不愿收下,“这么好的皮毛,还是留给顾婶婶用吧。”
“我娘喜欢黑色。” 顾成意只简短一句话,就把如意的推辞给挡了回去。
经姜小姑那双巧手缝制,这披风今日便穿在了如意身上。白色最能衬托如意的气质,顾成意从山上下来,一眼瞧见,眼睛顿时一亮,脱口而出:“好看。”
今儿个正是与刘家重新签契的首批包交货的日子。娘子们劳累了整整一个月,刘氏便给大伙放两日假。
一家人都穿戴得整整齐齐,打算跟着王二一道去交货,之后再到碧水阁好好放松一日。
明日,还得同芳霏一道前往青州城,参加州城碧水阁的开业庆典。
顾惜惜听闻此事,也想跟去看看。
自从与张家联系上后,自己的身份和行踪,该知晓的人想必都已知道了,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