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不速之客

“正是呢,伯母。修远在家时,常提及姜家村,一县之地,村落众多,独独对这儿念念不忘,想来这村子定有别样之处。”

“祖母,我爹平日里提得最多的,便是如意和芳霏,成天叫我向她俩学习。”

“那你学了没?”

“我可学不来,她俩那脑子可不是一般人能长的。”

“你这丫头,说话没个正经。” 张夫人轻斥道。

张元初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忙向祖母告状:“祖母,您瞧我娘,又凶我啦。”

“你呀,整日里言语没个拘束。” 张老夫人笑着伸手,轻轻点了点元初的额头。

张元初立刻撅起小嘴,快步凑到芳霏跟前,故意抬高声音说:“芳霏呀,我可太可怜了,祖母和我娘都嫌弃我,我能不能就留在你家不走啦?”

“那自然是可以的呀!” 芳霏笑意盈盈地应道。

张老夫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丫头,这般活泼随性,也不知随了谁,你和修远可都是稳重性子。”

“伯母,都怪我平日里对她太过宠溺,以致她行事言语间,少了些礼数。”

“其实,这般也挺好,看着生气勃勃的,瞧见她,我都觉着自个儿年轻了几岁。”

张老夫人说到这儿,不禁长叹一声,“惜惜那孩子,小时候也是个活泼伶俐的性子。”

“听修远说,惜惜姐如今过得还不错。” 张夫人赶忙出言安慰。

张元初和芳霏说完话,又蹦蹦跳跳地跑到张夫人身边,问道:“娘,你们在聊啥呢?”

“正说着把你送回京城,让嬷嬷好好教教你规矩礼仪呢。” 张夫人半开玩笑地吓唬她。

这话,张元初都听了无数回了,哪还不知道母亲是在逗她,忙摇晃着张夫人的手臂撒娇,“娘,您舍得您的心肝闺女呀?”

“你娘,我看是舍不得哟!” 说话的是张老夫人。

姜家小院内,如意正坐在皂角树下,从盛着豆粒的簸箕里,仔细挑拣着小石子和土疙瘩。

张桂枝则在一旁,手持杵棒,用力地在石臼里捣着豆粒,二人正准备做些豆扁子,留着烧粥吃。

手上的活儿不停,两人嘴巴也是张合不停。

张桂枝咧嘴笑着说:“如意啊,舅母可得好好感谢你,那打谷机可帮了我家大忙,秋收都快了不少。”

“舅母,咱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客气话作甚。”

之前村里定制两台打谷机时,如意自然没忘了给外婆家,也置办一台。

“不管咋说,我家如今日子越过越好,多亏了你家。舅母我心里记着这份恩情,往后你要有啥事儿,尽管跟舅母说。”

“好嘞,舅母,那您就帮我把这些豆子都捣好。”

说着,如意将手头挑拣好的一簸箕豆子,“哗啦” 一声倒进张桂枝身旁装豆子的篓子里。

“行嘞,包在舅母身上!” 张桂枝应得干脆,手上的杵棒捣得愈发响亮。

就在这时,姜家小院的门被敲响了。如意心里纳闷,不知是谁来了,便扬声问道:“门外何人?” 说罢,放下手中簸箕,朝门口走去。

在这儿住久了,如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这一嗓子 “门外何人” 喊得极为顺口。

“是我呀,姐。” 门外传来芳霏的回应。

“翻墙进来便是!” 如意下意识地接了一句。

“如意,还有我呢!” 这话是张元初说的。

如意脸上泛起一丝尴尬,“张小姐,快请进!” 说罢,“哗啦” 一声拉开了门。

门一开,如意瞧见来人不只是芳霏和张元初,还有两位夫人。

张夫人她是认识的,当下赶忙上前一步,恭敬行礼道:“民女给张夫人请安了,让夫人见笑了。”

“如意,这位是我祖母。” 张元初笑嘻嘻地介绍身旁的张老夫人。

如意闻言,立刻又施一礼,“民女给张老夫人请安。”

“丫头,不必多礼。我瞧你刚刚让人翻墙进来,这法子莫不是跟惜惜学的?” 张老夫人微笑着问。

从张元初介绍祖母那一刻,如意便猜到,眼前这位便是顾婶婶提及的姨母,想来对顾惜惜并无恶意。

于是坦然答话:“回老夫人的话,正是跟顾婶婶学的。”

张桂枝一听,来人又是称夫人,又是叫小姐的,心想定是贵客到了,哪里还顾得上捣黄豆。

她急忙脱下围裙,匆匆赶到门口,恭敬地行了个礼。

将众人迎进堂屋落座后,如意赶忙拉过张桂枝交代:“舅母,您快去通知我娘一声,她心里有数该咋办。”

没过一会儿,姜家的女眷们匆匆从后院往前院赶来。

王氏紧张得不行,一把拉住刘氏的胳膊,说道:“弟妹啊,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啦!”

刘氏也有些紧张,不过还是强装镇定,安慰道:“张夫人咱们之前都见过,是个极好相处的人,老夫人想必也是个和善的。”

这话既是在给王氏打气,也是在给自己壮胆。

等进了堂屋,王氏瞧见那雍容华贵的美夫人,年龄看起来也就比自己大上几岁,并没有自己想象中慈眉善目的“老夫人”。

刘氏反应快些,连忙上前行礼:“民妇给老夫人、夫人请安!”

王氏、姜小姑和锦华见状,也赶忙跟着行礼。

“都别多礼啦,你们就把我当成惜惜的姨母就行,这儿可没有什么老夫人。”

“是,老夫人。”

“今日啊,也是我们叨扰了。”说着,张老夫人从自己手腕上取下一只碧绿通透的玉镯,拉过刘氏的手,套在了她手上。

刘氏见状,就要把手镯往下摘,嘴里还念叨着:“老夫人,这太贵重啦,我可不能收!”

“你要是这样,那就是赶我这个不速之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