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步入正轨
眼瞅着吉时就快到了,村里有空的人都已经到齐,热热闹闹地聚在一处。
可左等右等,如意、姜老爹,还有刘家父子,再加上村里那些帮忙的劳力,却还不见踪影。
姜阿奶赶忙把刘氏拉到厨房,一脸焦急地问:“翠娥啊,你看是先把凉菜端上桌?还是再等等大伙?”
刘氏心里也有些着急,但面上依旧沉稳:“娘,时辰一到,咱就照常点鞭炮开席。爹和如意心里有数,这时候想必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就好像是应了刘氏这话似的,这边话刚落音,门口就呼啦啦涌进来一群人,可不就是如意他们嘛!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过后,席面就开了。姜老爹作为主家,带着姜长盛和姜长业端起酒杯,向着来客们敬了一杯,大家伙这才动起筷子。
这顿饭吃得热闹,却也匆忙。捉虾的、挖塘的,个个都在争分夺秒,真真是应了那句“时间就是金钱”。
赵郎中也不是头一回在村里吃席,可瞧着姜家村这不同寻常的模样,不禁好奇问道:“长业兄弟,你们村看着和别处不一样,看着多了些朝气!”
“赵大哥,大伙都有事儿忙着,有钱挣,精气神自然就好很多。”
“原来如此,之前见大叔领着那么多人回来,腿上、身上都沾着泥土,也不知是忙啥去了?”
刚闷下一杯酒的姜老爹接过话茬:“嗨,如意那丫头说要建塘养虾,咱们都去挖塘了。”
姜老爹说这话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压根没觉着听一个九岁女娃娃的话做事,在外人眼里有多荒唐。
赵郎中本就知道如意有本事,可没想到她还会养虾。昨天芳霏往回春堂送了些虾,那味道,当真是鲜美得很。
姜老爹自个儿说完,又给自己添了一杯酒,一口就下去半杯。平日里喝酒可没这么痛快,趁着今儿能光明正大地喝,这小老头可得过足酒瘾。
其他桌的人都散了,各自忙自个儿的事儿去了。就这主桌,姜老爹拉着刘老汉、老姜头和姜里正,四个小老头,一杯接着一杯地斟酒。
赵郎中见主家没散场,也不好走,只能任由姜长业一杯又一杯地给自己添酒。
菜都见底了,张桂枝眼尖,又做了四道菜送过去。
这一餐,一直到赵郎中一头栽倒在桌子上才结束。
姜阿奶在厨房早就憋不住了,这会儿赶忙冲出来,把醉得东倒西歪的姜老爹拉到一旁,就是一顿数落。
姜老爹靠着墙,笑嘻嘻地听着,突然冒出来一句:“老婆子,你可真好看。”
就这一句话,把姜阿奶的话给硬生生截断了,原本的一肚子气,一下子也没了。
刘氏把姜长业赶到客房去伺候赵郎中,怪他没眼力见,把客人给灌醉了。
赵郎中这一睡,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清晨。
如意早早准备好养肠胃的小米粥,还有刚出笼的素馅小笼包,端到客房。
人宿醉之后,吃这些最是舒坦不过。
回城时,姜老爹走上前,抬手拍了拍赵郎中的肩膀,热络地说:“赵郎中,改日一定再来啊!到时候好酒好菜管够,就跟在自个儿家一样,千万别客气!”
赵郎中回想起昨日那一杯接一杯的黄汤,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脸上勉强扯出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一定一定,姜大叔盛情,我心领了!”
芳霏坐在车辕上,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姜老爹瞅见了,好奇问道:“丫头,碰上啥开心事儿啦,笑得这么欢?”
芳霏摆了摆手,强忍着笑意说:“没啥没啥!你们接着唠。”
官道上,一辆骡车和一辆牛车缓缓前行,车上装满了虾篓,一前一后地走着。
时不时,就传来小姑娘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在这空旷的路上回荡。
几日后,虾塘建好了,村民送来卖的虾越来越少,城中小食铺的虾供应也就断了,也就只有碧水阁还在为夫人小姐们准备少量的虾。
姜家小院内,除了留些虾给自家人吃,其他的基本都投放到虾塘里了。
在这古代,饲料不好买,如意他们只能去溪水里捉些鱼和螺蛳放进虾塘,好让虾塘里的生态平衡些。
不过豆饼倒是不愁,如意那百亩地种的全是豆子,她盘算着把豆子榨了油,剩下的豆饼用来养虾,那肯定足够了。
不过这就是后话了,今儿个,姜家小院可有件大事儿。
那三千只编织包都做好了,王二带着弟兄们赶着马车早早地就来了。
上次合作,王二可是尝到了甜头。去京城跑了一趟,就赚了八十两银子。这次货物更多,想来收入肯定更可观。
所以王二格外上心,事事都谨慎小心。他这次带来的几辆大马车,都专门做了包边,还多垫了一层厚厚的棉垫。
还是同上次一般,一行人去悦来楼核对账目、清算银两。
这边王二没耽搁时间,拉着货物,直奔码头,芳霏怀则揣着大额银票,美滋滋地回了小食铺。
姜家小院里,因为交了货物,大家伙儿肩上的担子一下子就轻了。
刘氏这个人性化的老板大手一挥,宣布手工作坊今儿个休沐,工钱照算。
除了姜家小院结货这一喜事,咱姜家村也有一件大喜事。
在张翠花大管事的管理带领下,鹌鹑养殖房也走上了正轨。
食用鹌鹑和蛋用鹌鹑各占三间屋子,每个笼子里都养满了鹌鹑。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鹌鹑下蛋也越来越多。从明天起,就能给清平县的姜家卤肉铺供货了。
如意坐在皂角树下,手托着腮帮子,细细琢磨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儿。
眼瞅着,蓝莓树也到了移栽扦插的时候了。这事儿可得找成意小哥合计合计,等傍晚去后山瞅瞅,看他在不在。
这段日子,自己每天早上上山习武,却总不见成意小哥的人影,也不知道他这段时间跑哪儿去了。
除了这桩事儿,还有件事得抓紧办。如意这么想着,便从屋里拿出纸笔,坐在石桌旁写写画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