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红楼43

等过完了年,阿霜便预备着接手府中的事。

她今年已有十九,虽还不能成亲,但已不小了,贾母精力不济,管不了那么多,近年操劳得也少,只顾着享福,她早该接手了。

这头一项事,便是各田庄交租子的事。

她们贾家,进项除了田庄上的地租,就只有俸禄和宫中的赏赐、铺子的利钱、各府的人情往来以及替底下人办事平事的孝敬钱。

当今皇帝奉行廉政,俸禄和赏赐只能听个响;至于铺子,更是弱项,商为贱,贾府看不上这点钱。

而人情往来得来的那些钱,都得打点出去,各王府、侯府、京中官员,金陵老家、各地故交,哪处不花钱?

至于那些孝敬钱,近年也少了,阿霜也不喜欢这些脏钱,决心断了。

算来算去,庄子上的这点收成,就是大头了。

贾府在各地都有田庄,约有十万亩,大多在京郊和金陵,离得近,庄头们都很老实。

唯独有一处在黑山村的庄子,占地最大,却远在关外,庄头乌进孝又是个老滑头,少不得叫她多操心。

等了几日,阿霜总算听到下人禀报,“黑山村的乌庄头到了。”

“怎么今日才到?按理来说,年前就该来了。”阿霜裹着狐裘,站在上首,声音冷厉,不见往日对着哥哥弟弟的软语温和。

乌进孝忙上前几步,呈上单子,“小姐恕罪,今年我们那里下了碗大的雹子,打伤了运货的畜生,等上了路,又下起了雪,又冷又滑,我们冒着风雪,走了足足两月,伙计们拼命赶路,仍晚了十日。”

阿霜的脸色并未缓和,她翻看着单子,脸色越发冷了。

她早早翻看了往年的地租单子,今年供上来的东西,种类倒是差不多。

名单上列大鹿、獐子、狍子各五十、暹猪、汤猪、龙猪、野猪各二十……

野味则有熊掌、鹿筋、海参、鹿舌、牛舌、蛏干之类。

至于禽类,只有活鸡鸭鹅、风鸡鸭鹅、野鸡兔子各两百对,鸡蛋五百个……

另有柴炭三万斤,杂色粱谷各五十斛……

再附上两千五百两银子。

“真是寒酸。”

交上来的东西数量较往年少了三成,银子也只有两千五百两,比她原先算出来的足足少了一半。

“怎么只有两千五百两银子,这够什么用的?”

“东西也一年比一年少。”

“我看黑山村明年可以换人管了。”

乌进孝往地上一跪就开始喊冤,“小姐,冤枉啊,我们不是不想交,是实在拿不出来。”

“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就开始下雨,接连下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天。九月里又有一场碗大的雹子,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小的不敢说谎。”

阿霜又多问了她几处,这老东西只知装可怜,竟什么也盘问不出来。

阿霜将她扶起来,“原是如此,看来是我错怪你了。”

乌进孝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她不确定,但这个人的确很难对付。

黑山村远在关外,她在府中听说过那边是有些天灾,但要知道是否像她说的这样严重……

还得私下里派人过去清查。

阿霜好好安抚了一番,将人送下去后,拿起算盘一算,加上黑山村刚刚送来的这些,贾府这一年的收成竟填补不了亏空。

若不是还有些祖产,只怕这个家就要散了。

贾母致仕以后,看出皇帝不喜,断绝了不少旧友的往来,生怕惹上是非,但阿霜看,只怕还没有人从外部打压她们家,贾家就先从内部自己崩解了。

祖母运气不好,贾府风光了一百多年,偏偏在她接手前一代开始无可挽回地衰落,偏偏祖母又是个一心读书的,等察觉时已经晚了。

如今这个烂摊子到她手上了。

和荣国府的爵位一起。

等她满了二十,贾母便要去请圣旨,将爵位传给她。

贾母从不担心她不想入仕,因为她无需科举,也能封侯拜相。

即使袭不了爵位,也能靠荫封得个一官半职,她的母亲正是走的这条路。

但未来的风光又能算什么,贾府现在的事已烧得她焦头烂额。

阿霜是个倔的,见了这么大的错漏,一日不解决,便一日吃不下饭。

财政吃紧,她开始着手改革。

开源节流。

阿霜知道,府中人口庞杂,排场又大,有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她想缩减这一部分,却被贾母劝住。

她说,“霜儿,你不知道,其它的都能砍,唯独这些不行,我们贵族人家如若撑不起场面,露了败像,显了弱势,外头那些妖魔鬼怪只怕下一刻就要扑上来要吃了你。”

阿霜不理解,但是照做。

祖母虽靠祖上袭了爵,但她仍参加了当年的科举,且一举获封进士,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阿霜自小被贾母接到身边养着,读书启蒙都是她手把手教的,阿霜一直信赖且尊敬这位祖母。

不能节流,那只能开源。开源的头一项自然是田庄地租。

阿霜这些日子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乌进孝,让她以为自己年轻耳根子软,不会疑她,实则查账的人已经启程去黑山村了。

其它的田庄近,可以慢慢理。只有黑山村,得赶快下手,杀鸡儆猴。

那些人快马加鞭,想必半月后就到了。

外头的事阿霜管着,但内宅里的事就有些麻烦。

管理内宅的王熙凤近来病了,而自己又忙着改革,腾不出手去管,也不方便去管。

王氏听说了,便举荐薛宝钗协理,一是他心疼女儿,她这段日子操劳得都瘦了,虽然阿霜抽条似地长高了,长身玉立,像个大人了,但王氏只知道,他的霜儿瘦了,脸上都没肉了。

二是他也的确存着私心。薛宝钗到底是自家人。

贾母要抬举林岱玉,他偏不。

林岱玉病恹恹的,怎么照顾得了他的霜儿。

阿霜知道薛宝钗是个妥帖的,便点了头。

薛宝钗一来,便将贾府中因王熙凤生病而乱哄哄的下人管得井井有条,各项事务也理得干干净净,颇有熙凤往日之风。

说是协理,有王熙凤放权,有王氏支持,其实已经和主管差不多了。

不过后宅里能动手的地方不多,薛宝钗的目光很快放到了大观园里。

这可是一处宝地,贾府在这花了几十万两银子,迄今为止还在源源不断地投入。

恰好这里属于后宅,薛宝钗有意在这里大展身手,让阿霜看到他的本事。

他将园内花草树木、池塘稻田分片承包给懂行的婆子,承包后,婆子们只需每年上交些银钱,剩余的都归自己,一时都跃跃欲试。

他还取消了小姐们上学堂的重复点心钱,裁减了公子们多的衣裳首饰钱,另还拟了园中采办的章程。

这几项实行下来,最后合在一起一算,不但不需要再另外花钱,每年还能进项四百两银子。

虽只是四百两,却足以让阿霜对薛宝钗刮目相看了。

宝钗的本事不止于此,不仅是内宅,薛家的铺子历来是他管着的,行商历来被视为贱业,贾府的铺子都是中规中矩,底下的人不出错就万幸了。

薛宝钗说想管,阿霜便试着让他管了管,没想到薛宝钗一番雷霆手段,理出不少贪账,贾府白白得了五千两银子。

抵得上一个黑山村。

阿霜心情复杂,看他越发不同。贾府中人谈宝钗,皆说他有些正夫的气度。

而岱玉那边,时值孟春,他又犯了咳疾,成日卧病于潇湘馆,一天到晚医药不断。

太医说是时气所感,引得此前的旧疾复发。

但紫鹃知道,公子并不是为这病的,他是为了二小姐。

那日公子望见二小姐和薛公子站在一起,回来便不怎么说话了。

到了晚上,则整夜整夜地咳,天亮时停了,他以为是公子好了,进屋一看,公子已经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