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王夫人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王夫人神色严肃,看着贾元春问道:

“女儿,你如实回答为娘,是否认识那刘星宇刘将军?”

贾元春一愣,随即摇头道:“母亲,女儿不认识他。”

“不过女儿见过他一次,便是您让女儿去灵隐寺的那次。”

“那时他出手救助过女儿,可女儿与他着实并不相识,那日的丫鬟们皆可作证。”

救过元春?王夫人一惊,忙道:“竟有这事?你且详细道来。”

“好的。”

随后,贾元春细细道出了那天与刘星宇相遇并被他所救的全部经过。

王夫人听后,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看来两人确实没有私情。

她轻轻握住贾元春的手,满脸慈祥:

“原来如此,还好你没事,真得多谢刘将军的相救。”

“你也是的,这么大的事,怎不告诉母亲?”

贾元春抬起头,神情乖巧,轻声道:

“女儿不想让母亲担忧,况且此事已过,女儿也未受惊吓,便没想着告知母亲。”

王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白皙柔嫩的手,故作责备道:

“以后可莫要如此了,不然母亲要生气了。”

“你若有什么事,都不与母亲说,母亲该如何护着你?”

“知道啦,母亲~”

贾元春难得地露出委屈巴巴的神情,撒娇般地认错。

看着女儿这般模样,王夫人心中一暖。

女儿已经许久未曾这般在她面前撒娇了,这久违的亲密让她心情大好。

“既然你已相中刘将军,母亲定会全力支持你。”

“让母亲费心了。”

随后,母女俩难得说了些体己话。

只是王夫人并没待多久,因为她还有事要去办。

“恭送母亲。”

“恭送夫人。”

贾元春和抱琴站在门口,目送王夫人离开。

“抱琴,我觉得娘亲似乎并不讨厌刘将军啊。”

贾元春缓缓直起身子,疑惑的目光投向抱琴。

抱琴也是一脸茫然,轻轻摇了摇头:

“可是夫人当时的确非常生气,难道是我想错了?”

她微微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算了,稍后你去打听一下,你离开后娘亲那边发生了什么吧。”

“是,小姐。”

......

王夫人离开春晖阁后,没有回自己的院落,而是朝着贾母的院落走去。

她要赶在贾政散衙之前,将元春的亲事办妥。

荣庆堂正屋外间的大客厅里,暖香袅袅。

贾母正慵懒地歪在榻上,与鸳鸯、琥珀、鹦鹉、翡翠等贴身丫鬟闲聊着。

她脸上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每次聊到有趣时便哈哈大笑,像个老小孩。

“老祖宗,二夫人来了。”

这时,门外走进一个小丫鬟,轻声禀报。

贾母微微坐直上身,看向身旁的丫鬟们,打趣道:

“你们瞧,这说曹操,曹操就到。”

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俏皮,引得丫鬟们纷纷掩嘴轻笑。

此时,王夫人也迈着端庄的步伐走了进来。

她微微福身,朝贾母行礼道:“儿媳见过老祖宗。”

贾母微笑着点头,抬手示意:“坐吧。”

王夫人来到贾母旁边的位置坐下,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问道:

“老祖宗在聊什么呢,如此开心?”

贾母实话实说:“正聊着元丫头的亲事呢,你是为她的事而来吧。”

王夫人心中微微一怔,却也不意外。

她为元春择婿一事,整个贾府上下皆知。

而今日媒婆上门提亲之事虽才发生不久,但以老祖宗的手段,这点消息自然瞒不住。

她微微欠身,神色恭敬地说道:

“正是。元春相中了一人,儿媳也见过,觉得各方面都还不错。”

“只是毕竟是府中嫁嫡长女,兹事体大,便想听听老祖宗的意见。”

贾母目光温和地看着王夫人,手中轻捻着佛珠,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你们娘俩既都瞧着好,我这老太婆还能有啥意见?自行做主便是。”

“这……”

王夫人张了张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似乎有话想说却又有些犹豫。

贾母微微眯起眼睛:“有什么话就说吧,在我这不用绕弯子,老婆子虽上了年纪,却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

“是,老祖宗教诲得是。”

王夫人低声回应,态度谦恭,随后详细讲述了今日媒婆提亲之事以及刘星宇的身份。

最后,她补充道:“只是儿媳心中有所顾虑,老爷向来对武将有些偏见,我担心他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毕竟刘将军是武将出身,与咱们府中文风盛行的氛围略有不同。”

贾母虽然知道今日有媒婆上门提亲一事,但是具体细节却并不知晓。

现在听王夫人详尽叙述,想法顿时和她们一致,那就是这个叫刘星宇的将军确实不错。

她活了这么把岁数,如此大手笔的聘礼仅仅只在皇室的婚礼上见过。

且并非所有皇室成员皆能享有此等排场,仅有极少数人得以如此。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佛珠,板起脸,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

“武将怎么了?咱们荣、宁两府的祖上,哪个不是武将出身?”

“他们凭着一身胆识和武艺,在乱世之中打下偌大的贾府基业。”

“若是没有祖上的英勇奋战,哪有咱们如今这荣华富贵的生活?”

“政儿若是敢有这样的想法,看我怎么教训他!”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心中顿时如一块巨石落地,笑着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

“还是老祖宗英明,明事理,儿媳自愧不如。”

贾母横了王夫人一眼:“少在这儿拍马屁了,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说吧,你希望我怎么做?”

王夫人被贾母拆穿了心思,脸上微微一红,讪讪地笑了笑:“老祖宗慧眼如炬。”

“明日那媒婆还要再次过来,儿媳答应过她,会确定好亲事。”

“老爷那边,还烦请老祖宗出面,说道一番。”

“行吧,待政儿回来,我会让他同意这门亲事的。”

贾母略作思索后,应了下来。

她一般很少插手府中的事务,但此事虽看似是元丫头的婚事,实则关系到贾府的声誉。

当下,元丫头名声不佳,已牵连到府中其他小姐。

若她能有一场如此盛大、体面的婚事,不仅能挽回她的名声,对贾府的名声也是大有裨益。

政儿媳妇儿如此积极撮合这门亲事,想必也是为了这份体面,或许心中还藏着那份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