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定金军,都统制
韩侂胄越看越满意,近半年来的烦恼似乎都一扫而空。
他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温和地说道:
“刘统制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多谢平章大人。”
刘星宇再次拱手致谢,随后,从容地在一则落座。
“老夫对刘统制的大名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平章大人谬赞,末将亦仰慕大人久矣。今日得以召见,实乃末将的荣幸。”
“哈哈哈——”韩侂胄欢喜大笑。
“刘统制不必见外,你在老夫麾下时日不短,想必早已清楚老夫对你的看重。”
“只是老夫这么久都没有召见你,你心中可有怨言?”
刘星宇闻言,赶忙起身,再次拱手,神情诚恳:
“末将不敢,平章大人如此安排,自有其道理。”
“何况没有平章大人的提携,末将也走不到如今的地步。”
“平章大人的诸多恩情,末将时刻铭记于心,岂敢有怨言。”
“如此甚好!”
韩侂胄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抹欣慰的笑意,目光温和,缓缓道出了此次召刘星宇前来的目的:
“今日唤你前来,有两件事。”
“其一,老夫欲招你为门生。”
刘星宇欣然同意,称呼立刻由 “平章大人” 改口为 “师相”。
韩侂胄听得满脸笑容,接着,他突然聊起了此次北伐的战事。
并不经意间说出了苏师旦的诸多罪行,末了,他随口问了一句:
“刘统制,你对苏师旦有何看法?”
刘星宇何等聪慧,瞬间便明白了韩侂胄的深意。
看来,韩侂胄已然察觉到北伐战争被苏师旦所误,打算对他动手了。
只是碍于苏师旦是自己的世叔,所以才特意询问自己的想法。
“师相,未曾想苏世叔竟犯下如此多的大罪,实乃令人痛心疾首。”
“师相尽管依律处理便是,我绝无异议!”
自己果然没看错他,不枉我这两年的栽培。
韩侂胄心中大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点头道:
“甚好,星宇你果真是明事理之人。那这第二件事,老夫交托于你,便更放心了。”
来了,这第二件事才是重头菜啊,就是不知道他会怎么安排自己。
刘星宇心中念头闪过,拱手道:“师相但讲无妨,我定当竭尽全力!”
韩侂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缓缓说道:
“如今金朝咄咄逼人,不但要我大宋割地赔款、称臣纳贡,还妄图老夫的项上人头!”
“承蒙圣上信赖与支持,老夫决意再度整兵出战,以保我大宋江山社稷。”
“现打算将新征召的三万新兵交由你统领并训练,你可愿意?”
刘星宇毫不犹豫,双手抱拳,大声说道:“末将愿意!纵是万死,亦不辞!”
“好!”
“待训练结束,你便领兵奔赴战场,定要将那金兵赶出我大宋领土,还我大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末将领命!定不负师相所托,誓保我大宋山河!”
......
几日后,刘星宇接到圣旨,正式成为新兵——定金军的都统制,他也算是真正成为一军之统帅了。
“定金军”之名,意在平定金国,共招募了三万人,驻扎在钱塘江沿岸平原。
刘星宇走马上任,然而,新兵的训练时间仅有短短四个月。
为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迅速凝聚起有效的战斗力。
他特意调来了整个左军,让他们协助操练,务必让新兵们尽快成长为能征善战的勇士。
与此同时,荣国府主院东院正房内,却是一片压抑的气氛。
“嘭当”一声,一个茶杯摔碎在地,碎片四溅。
王夫人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她方才将一本辞帖用力地拍在旁边的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杯掉落。
“真是气死我了!这些官员勋爵夫人,一个个都是势利之徒,狗眼看人低!”
“不就是一点小小的污名吗,用得着找些莫须有的理由拒绝?”
“简直岂有此理!可恶至极!”
立在她身边的金钏赶忙使了个眼色,让房中的丫鬟们迅速收拾地上的破碎茶杯。
随后,她轻声安慰道:
“夫人,莫要如此动气,气坏了身子,大小姐该心疼了。”
“这偌大的都城,官爵世家众多,定能为大小姐寻得一位合适的。”
“合适的?”
王夫人冷笑一声,那笑声中满是嘲讽与无奈,“这十来日,我前前后后送了十几份名帖出去。”
“可结果呢?全部都被回绝了,而且那些理由,简直荒谬可笑至极!”
说着,她拿起刚才那份吏部左侍郎家的辞帖,又狠狠摔在桌上:
“你瞧瞧这份,说什么他们家儿子看上了李翰林家的女儿。”
“那李翰林家的情况,我能不清楚吗?他家女儿才不过五岁,这等借口,也亏他们想得出来!”
这些金钏都知道,因为此前王夫人为此生过几次气了,她也不敢再多言,只能静静听着。
唉,就是苦了大小姐了。
王夫人越说越气,又从一旁拿起几份辞帖,一一数落起来:
“还有这文安侯家的儿子,辞帖上说是不小心摔断了腿。”
“可我昨日分明在街上看到他,带着小厮大摇大摆地闲逛,那模样,哪里像是摔断了腿的人?”
“还有礼部尚书家,更离谱!”
“辞帖里说儿子要守孝,可他们家最近根本没有任何丧事,这孝,是给谁守的?”
“简直是一派胡言,拿我当傻子糊弄!”
言罢,王夫人垂首扶额,长叹一声,已然说不下去了。
金钏心中一阵酸涩,却也不知该如何宽慰。
她虽是王夫人的贴身丫鬟,可在这等大事面前,有些话即便想说,也不敢轻易说出口。
自从那日大小姐落选回府后,王夫人便将为大小姐挑选夫婿一事,视为了头等大事。
她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人脉,四处打听、探查,不知耗费了多少心思,才从众多高官世家中,精心挑选出了十几位功名和品行都还算不错的男方。
之后,又特意挑了一个黄道吉日,以举办赏花宴为由,向这些男方家中发出了名帖。
本满心欢喜地想着,这么多优秀的人选,总能从中为女儿挑出一个最好的女婿。
可谁能想到,名帖发出去仅仅一天,就收到了第一份婉拒的辞帖。
起初,王夫人还安慰自己,或许是对方有什么难言之隐。
然而,紧接着第二封、第三封……直至今日这最后一封,全部都是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