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绣楼魅影
民国十七年的深秋,绍兴城的雨下得没个尽头。\s.h′u?q·u?n′d_n¢s..^c,o·m-沈砚之踩着青石板路往城南走,靴底溅起的泥水糊了半截裤管。他是来收账的,债主是城南沈家老宅的三小姐,沈玉衡。
沈家曾是城里的望族,只是这几年家道中落,只剩一座空荡荡的老宅和那位深居简出的三小姐。沈砚之站在朱漆大门外敲了半晌,门才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一个满脸褶皱的老妈子探出头来,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
“我找沈玉衡小姐。”沈砚之亮了亮手里的账本。
老妈子叹了口气,侧身让他进来:“先生快请进吧,只是……三小姐这几日不大对劲。”
老宅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廊下的灯笼被风吹得晃晃悠悠,照得墙上的砖雕鬼影幢幢。穿过几进院子,来到后院的绣楼前,沈砚之忽然听见楼上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像是有人在用绣花针挑着什么。
“三小姐就在楼上。”老妈子指了指楼梯,“先生自便,老奴去烧壶茶。”
绣楼的楼梯是梨花木做的,踩上去发出“吱呀”的呻吟。二楼的房门虚掩着,沈砚之推开门,只见窗边坐着个穿月白旗袍的女子,背对着他正在绣花。??÷鸿!_特#小?`说{2网?-| {1首>|发?,阳光透过雨雾落在她身上,勾勒出纤细的轮廓,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
“沈小姐。”沈砚之轻唤了一声。
女子没有回头,手里的绣花针依旧在绸缎上游走。沈砚之走近了些,才看清她绣的是一幅《百鸟朝凤图》,只是那凤凰的眼睛用的是血红的丝线,盯着看久了,竟让人觉得有些发怵。
“沈小姐,关于令尊欠下的账目……”
话未说完,女子忽然转过身来。沈砚之倒吸一口凉气——她脸上竟蒙着一块青色的纱巾,只露出一双眼睛,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说不出的诡异。
“账目之事,容后再议。”女子的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又轻又软,“先生既然来了,不如看看我新得的宝贝。”
她从绣筐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来,里面躺着一支碧玉簪,簪头雕着一朵栩栩如生的牡丹。沈砚之不懂玉器,却觉得那玉色太过深沉,像是藏着什么东西。
“这簪子是前几日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摊主说,是从一座古墓里挖出来的。?x,w!q¢x^s,.!c,o`m\”女子拿起玉簪,对着光线照了照,“你看,这玉里好像有血丝。”
沈砚之凑近一看,果然见玉簪内部隐隐有红色的纹路,像是流动的血液。他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寒意,正想说些什么,却听见楼下传来老妈子的尖叫。
“先生!不好了!”老妈子连滚带爬地冲上楼,脸色惨白,“三小姐……三小姐她……”
沈砚之猛地回头,却发现窗边的女子己经不见了。绣筐翻倒在地,那幅《百鸟朝凤图》落在地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更诡异的是,图上凤凰的眼睛不知何时变成了两个黑洞,像是被人用针扎穿了。
“你说什么?”沈砚之抓住老妈子的胳膊。
“三小姐三天前就没了啊!”老妈子哭喊道,“得了急病,昨天刚下葬,就埋在后院的桃树下!”
沈砚之只觉得头皮发麻,他冲到窗边往下看,后院的桃树下果然新堆了一个土坟,坟前还插着一块简陋的木牌,上面写着“沈氏玉衡之墓”。
这时,他忽然发现自己的袖口不知何时沾上了一缕青色的丝线,和方才那女子纱巾的颜色一模一样。他低头看向锦盒,里面的碧玉簪还在,只是那血丝般的纹路似乎更清晰了,隐约能看出是一张女子的脸。
“先生,您看见三小姐的绣花针了吗?”老妈子颤声问道,“就是那根银针,她下葬的时候还攥在手里,今天早上我来扫墓,发现坟头被人挖了个洞,针不见了……”
沈砚之的心沉了下去。他忽然想起刚才在楼下时,听见楼梯的“吱呀”声不止他一个人的脚步声。他猛地看向房门,只见门缝里塞进来一张纸条,上面用胭脂写着一行字:“替我把针拿回来,就在盗墓人的枕头底下。”
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沈砚之抬头看向窗外,雨还在下,老宅的飞檐在暮色中像一只张开的鬼爪。他忽然明白,自己这趟收账,怕是要卷入一场不干净的事里了。
当晚,沈砚之按照纸条上的提示,找到了那个盗墓人——城里有名的无赖李西。他趁李西醉酒熟睡,果然在枕头底下找到了一根银针,针尾还挂着一缕青色的丝线。
就在他拿起银针的瞬间,窗外传来一声凄厉的女子哭声,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就在耳边。他回头一看,只见窗纸上映着一个纤细的影子,正用手指轻轻敲着玻璃,指甲长长的,泛着青白色。
沈砚之吓得一哆嗦,银针掉在地上。他低头去捡,却发现银针插入地板的缝隙里,拔出来时,针尖上沾着一丝暗红色的血。
第二天一早,有人发现李西死在了床上,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眼睛瞪得滚圆,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他
的枕头底下,放着一支碧玉簪,正是沈玉衡绣楼里的那支。
沈砚之把银针埋回了沈玉衡的坟前,还了账本,再也没去过沈家老宅。只是从那以后,每逢阴雨天,他总能在自家窗台上看到一缕青色的丝线,像是有人在暗中提醒他什么。
后来,有人说在沈家老宅的绣楼里见过一个穿月白旗袍的女子,依旧蒙着青色的纱巾,坐在窗边绣花。只是她绣的不再是《百鸟朝凤图》,而是一幅《往生咒》,用的丝线,是鲜红色的。
再后来,沈家老宅着了一场大火,把整座绣楼烧得干干净净。救火的人说,在火场里看见一只青色的蝴蝶,从火里飞出来,盘旋了几圈,就消失在雨幕里了。
而那支碧玉簪,再也没人见过。有人说被大火烧化了,也有人说,被那位三小姐的魂魄带走了,跟着她一起,永远留在了那片焦黑的废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