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丞商之变
钟月回手指摩挲着云起的指尖,轻轻握在掌心中,仿若珍宝
“我后来又自不量力的求你给我解毒,说实话,那时,我只是想活下去,无在乎你的安危,可你拒绝了我,任我百般恳求勾引,你都只淡淡的走开。我那时绝望了,觉得我会在某一夜,在寒冷和痛苦中独自死去。可在烟柳阁时,我不要身份,不要尊严,只求苟活时,你来了,你大大方方的告诉我,不许自降身份,我是皇子!你愿意给我解毒,让我活下去,那时开始,我便知道,我已心悦于你,我甚至不想让你为我解毒,怕对你有所损害。”
钟月回眉目温柔至极,他多年来冰冷忧郁的面具,似乎在云起面前早已撕了粉碎。
他指腹缓缓摩挲着她掌心的纹路,嗓音低沉却带着难掩的颤意
“离央,我一向不知情为何物。宫中日夜冷霜,锦衣玉食也换不来片刻真心,我自幼便认为真心是无用之物。”
他垂眸,眼中有漫天星光,也有藏不住的柔情
“直到遇见你,我才知....原来心动,不是风吹叶响,而是你一个回眸,便乱了我半生的清寂。”
他声音低得仿佛怕惊了此刻的风景
“我不知爱是何物,可如今,却不自觉想你,在意你,什么所谓的理智自持也全然忘了。离央,若这便是爱……那我已万劫不复,亦心甘情愿。”
“皇子之位我不在意。我宁可弃了这浮华天下,只做你案前煮茶的良人,日日守着你,不问过往,不问风月。”
他缓缓将她揽入怀中,嗓音微哑,却温热如春日暖阳
“我曾冷眼看世,如今只求换你一个回眸不悔,一生不弃。”
云起心中微动,她勾唇一笑,缓缓道
“那是自然....”
丞商心神晃了晃,眼神微颤,脸上却仍是惯常的冷静模样,只是指尖微不可察地蜷了蜷。
他是谋士,冷眼旁观惯了,理应此刻立场分明,替三皇子驳斥钟月回的“痴妄之言”。
可他偏偏沉默了。
因为他的心被那句“我宁可弃了这浮华天下”狠狠撞了一下。
钟月回说得太坦然,仿佛他不是在舍弃一个高贵的身份,富足的生活,甚至王朝的未来,而只是在选择一个可以执手白头的人。
他眼中没有犹豫,没有踌躇,只有望向云起时的柔情似水。
这情意,分明炽热到可以点燃宫廷中冷漠的一切,却温柔得像三春细雨,洒在丞商的心头,叫他措手不及。
因为丞商不懂爱,不懂情。
可那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那些精密如棋局般的谋划。
在钟月回眼中,或许不过是尘埃......
他讽刺地扯了扯唇角——什么利益、什么皇位、什么权谋?连一个“我愿意”的眼神都比不过。
可一旁的三皇子却不是感动和成全,他愤怒的手掌拍在案几上发出震响
“你是不是疯了?你可知她以后身边还有多少‘夫君’?你堂堂一个青龙国皇子,去做朱雀国女子的‘夫侍’?你是脑子进水了,还是根本不顾我青龙国的颜面?”
钟月回没有回嘴,只是安静地抬眸,眼神却不动分毫
“我知。”他说“我全都知。”
“可我也知,我若离开她回去,我会后悔一生。”
这话一出,众人哑然。
丞商呼吸顿了一拍,他的眼眸死死盯着钟月回,心底骤然浮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荒唐念头。
若有一日,他也爱上了一个女人.....
是不是也会有这般坚定、这般无畏的目光……
到那时,一向博弈输赢,权谋利弊的那他,会是如何?
他能做到钟月回一样,抛弃身份、地位、大局,只为了一个女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他连自己都愣了。
桌面上的氛围越来越诡异,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寨中的人原本各自忙活,听到这边的动静,悄悄侧目,眼中满是疑惑。
大家各自对视一眼,却无人敢打破沉默。
而就在这片沉寂中,云起忽然冷冷勾唇,像是刚才的怒气与紧张完全不曾触及她的心湖。
她的目光轻轻扫过,落在了那位怒火中烧的三皇子身上。
她的眼神不急不缓,带着几分冷漠的挑衅
“三皇子,我们不耽误你当你的皇帝……你却执意拆散我们……这是何意啊?”
她的语气平淡,带着微微挑起的眉头,仿佛根本不在意三皇子的愤怒。
然而那话一出口,空气中仿佛再次变得紧张,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唉……”
她顿了顿,似乎在轻轻叹息
“如果三殿下执意要六皇子回去也罢。那他便回去吧,日后说不定在青龙国建功立业,能有一番天地作为,我也能助他一臂之力也未可说……”
她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气虽轻,却犹如一把刀子无声无息地捅入了三皇子的心脏。
果不其然,三皇子的脸色骤然一变,怒气逐渐从眼中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甸甸的沉默。
他的心猛地一沉,仿佛意识到自己所言之事有些不对劲。
原本不满的情绪,在云起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中被镇压了下去,变得有些尴尬。
他眯了眯眼睛,慢慢思索着云起所言的“扶持”,心中微微一顿。
皇位之争,一直是他最为敏感的底线。
如果钟月回真如她所说,回去之后生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心思。
再加上云起这位强悍的外援,日后或许真会成为一大隐患。
想到这,他不由得感到一阵寒意,似乎有某种隐隐的不安从心底蔓延开来。
“罢了罢了……”
三皇子终究还是摆了摆手,深吸了一口气,收敛了情绪
“一切依月回的意思吧,他若回来,我们欢迎,他若执意留下,我也唯有祝福。”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其中难掩那份复杂的心情。
丞商站在一旁,眼眸一闪,深深地看了三皇子一眼,却没有插言。
心中却早已掀起了微微波澜。
他一直以来因为三皇子当年的救命之恩,对他忠诚不二,履行承诺,自是无条件站在他的一边。
觉得三皇子谦逊、仁爱、有容人之量、堪当大任。
此时,只有他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似乎看清了一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