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难道你还有别的?”
“别的……不好说。”
“原来如此,那我也不多问了。”
…………
杨弘回去之后,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奏疏,送到了内阁去。
内阁阁臣们当然也看到了这份奏疏,他们没有评价,而是送到了罗林那里。
罗林还没有看到,先一步看到的是皇后们。
燕梦华感恩罗林借兵于罗迈,现在也在用她的才华来帮助罗林。
“这……”独孤月空第一个看见了奏折,面色一变。
独孤月空的脸色有些难看,她看着奏疏上的名字——杨弘。
这是杨家的旨意吗?
要不要压下来?
“独孤皇后,我能看一下那个吗?”珂曼安的声音忽然响起。
“……”独孤月空愣了一下,她犹豫了片刻,无奈的把奏折递过去。
片刻之后,珂曼安的神情有所动容。
“此事还是汇报陛下为好,你说呢?独孤皇后?”
“理应如此的。”独孤月空笑眯眯的说,心下却是一阵凛然。
对,不要忘了,她不是“唯一的皇后”。
如果做错了什么事情,后续的下场,未必就一定好。
唯有讨好陛下,获得陛下宠爱,才能够处于无忧之地。
五个皇后,将皇后之权分散了。
独孤月空一阵无奈,虽然多后制让她快速的当上了皇后,但权力也不如真正的皇后。
罗林很快就被告知了这个消息。
他皱起眉头,又仔细查看了一下。
“密折制?不,盒子的话,应该是铜匦制。”
“等等,铜匦制?之前怎么没想到!”
提到铜匦制,几乎一下子就会想到武则天,然后就是想到这个制度连带产生出来的酷吏。
但罗林是知道的,这个制度堪称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一大妙笔。
这个制度的原理,就在于控告,下层向上层沟通。
最初,早在汉朝就出现了。
但那时候只是在地方试用,允许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控告。
后来,在南北朝时期再次出现,那时很乱,也不是大一统王朝,但的确是一次制度进步,类似的制度在朝堂中使用。
这种彼此举报,分化臣权,集中皇权的制度第一次在大一统王朝里大放异彩是什么时候呢?是在武则天的手中。
武则天确定铜匦制,鼓励官员彼此举报,然后她根据举报内容进行调查,将贪官奸臣杀了个人头滚滚,这让当时吏治十分清明,百官不敢耍小心思,生怕被举报。
但铜匦制并非完美,其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恶劣后果,那就是酷吏,比如说屈打成招,各种酷刑。
类似的制度在明朝再次出现。
但又一次大放异彩,是什么时候呢?是清朝。
这时候,就是密折制了。
历史教科书上,说清朝的皇权集中是历代最好的,最经典的制度就是军机处。
但实际上,其余的清朝制度也已经十分完美,比如说这个密折制。
这种强化皇权的原理是没有错误的,是制度不够完美或者执行出错才会产生酷吏,实际上,武则天后续亲手将酷吏现象灭了个干净。
很多人对于铜匦制的印象很不好,就是因为它产生了很多酷吏,但实际上,铜匦制作为密折制的前身,有缺陷很正常,哪怕是有缺陷,在当时,这个制度也给了武则天极大的帮助,属于先进制度。
铜匦制度是抑制官员结党、高度集中皇权的可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