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真是太别扭了

看着电报上那些一语双关的词语,季宇宁觉得真是够难为他海宁叔的了。

现在这京城和香江之间的沟通真是太麻烦了。

“阿宁,是不是上个月海宁叔寄来的那张细碟上的四首歌啊?

我记得上个月海宁叔来信说,香江有好多很有名的歌手都想要唱你这首歌。”

朱琳拿着海宁叔的电报,问道。

8月底季宇宁那张细碟在香江一发售,就立即有很多歌手都想得到其中四首歌曲的演唱权。

因为这几首歌,任何一首歌,都可以成为一位歌星一辈子的代表作。

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首歌,都可以改变一位歌手的命运。都可以让一家唱片公司作为主打歌,做成一张白金唱片。

季宇宁这三首粤语歌,在香江还没有人敢翻唱,怕惹官司。

但是那首国语歌《光阴的故事》,在海峡对岸,已经有不少歌手在翻唱了,甚至这首歌已经从南方沿海传到了国内。

“嗯,不过这次海宁叔发电报,是有一些大的机构想要得到这几首歌的授权许可。

像那个香江的宝丽金,那可是香江最大的唱片公司,他们不仅想要授权许可,居然还想买我这四首歌的版权呢。

还有像电视台,还有电影公司也想要歌曲的授权。

我在这张碟的封套上已经注明了,就是不经过作者本人的签字授权,是不能使用的。”

季宇宁这几首歌的版权,他肯定是不会卖的,这个年代在香江写一首歌,填词也好,谱曲也好,作者也就能拿到几千块钱港币。

这个报酬还是很低的。

另外他肯定也不愿意让别人翻唱他这几首歌。

其他歌手一旦唱红了季宇宁写的歌,那就成为那个歌手的代表作了。跟他的作者关系就不大了。尤其在收益上,基本上都是归歌手和其后面的唱片公司了。

至于电视台也好,电影公司也好,想要授权使用唱的歌曲,这个倒没什么问题。但版权必须是他自己的。也不能由其他歌手来演唱。

其实在8月底,他跟麒麟唱片的负责人那位何生已经交代了他这个老板的意思,他也并不缺钱花,不急于拿这几首歌去挣钱。

他那个新成立的唱片公司,更多的是打出他的影响,维护他的歌曲的版权。

“阿宁,其实我觉得你那三首粤语歌特别好听,可惜是粤语的,我不会粤语,没法唱。”

“阿琳,其实你现在也可以学学粤语啊,咱们家爸妈都会粤语,我也会粤语。

粤语并不难,粤语其实挺好听的,它是更接近于古汉语,那种九声六调唱起来蛮好听。我甚至觉得用粤语来填词,实际上更容易出彩。

我上个月去香江,当地人基本上不会说普通话。好多人的英语也不行。所以我都是用粤语沟通。”

看着他老婆对于粤语歌感兴趣,季宇宁觉得这倒是个机会,让朱琳现在可以学学粤语。

前世很多内地的人去香江,最头疼的就是要学粤语。不学粤语,跟当地很难进行沟通。

他未来是要出去的,而且很可能会把香江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立足点。

他出去,朱琳当然也会跟着出去。

朱琳去年已经开始学习英语,而且英语现在说的已经基本过关了,这时候可以让他老婆再开始学学粤语。

10月6日,周六。

下午,文化部电影局为电影《庐山恋》召开审片会。

季宇宁的电影《庐山恋》在上个月下旬向电影局提出了审批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开审片会的通知。

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了。尤其是在这一段时间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的阶段,文化部各个部门都很忙碌。

季宇宁拍的另外一部电影《巴山夜雨》的审片会也将在下周一举行。

电影《巴山夜雨》是在《庐山恋》之前向文化部电影局提出的报批申请,但审片会的召开却是安排在了后面。

季宇宁觉得这恐怕是因为《庐山恋》的电影出品人是侨办下面的电影公司的原因。

他今天是和南海影业公司以及剧组的主要成员一起出席这次审片会。

到了部里,在看片之前,他先去了陈副部长办公室。

“小季啊,这段时间净折腾你的这篇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了。

哎呀,所有的电影厂都要拍摄权。

你这篇小说确实写的好,这也确实是一个好题材。

所以一直想请你这位作者过来,咱们沟通一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未来的拍摄。

今天正好你来参加那部电影《庐山恋》的审片会。”

“陈部长,我觉得这部电影导演还是交给谢晋吧。

除了他是最早打电话找到我的,我也已经答应他,这个片子就归他了。

另外最关键的是,我觉得谢晋拍这部电影最合适。我也想了想国内的导演,我觉得他应该能够把这部电影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拍出来。”

“嗯,我也是觉得谢晋最合适,另外夏老他也觉得这个片子如果选导演,谢晋是排在第一位的。

现在各大电影厂争夺的是拍摄权,导演也可以让谢晋来。

但是上影厂说了,谢晋的团队都在上影厂,所以我们也觉得最好就是上影厂来做这个出品人。”

“嗯,上影厂来拍,这样来讲,拍摄过程会更顺利的。”

“那小季,你觉得这片子的编剧呢?”

季宇宁听了,知道这才是今天的主要话题呢。

“陈部长,这个片子的编剧还是我自己来。”

季宇宁说的很干脆。他自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当然是他自己来了。

“哦,小季啊,我的想法是安排一个老的编剧,跟你一起合作,你看看,这样可以不可以?”

季宇宁听了,心里很是有点儿不快。对于面前的陈老爷子,他一直是很尊重的。

估计是不是有些老资格的编剧,又想伸手捞这个成绩。

此前北影厂文学部的人就经常有这么干的。

现在还是管的太具体了。

这真是太别扭了。

“陈部长,那怎么合作啊?我以前写的电影本子也好,话剧本子也好,从来没跟人合作过。

两个人合作,两个人,两个想法。这样还不如一个人写呢。

这个本子我已经有自己的构思和想法了。

到时候本子写出来以后,反正也要请您来把把关的。”

看到季宇宁是丝毫不松口,对面的陈部长也只好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