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两个锅来煮
“哇塞!”大家顿时高兴地跳起来。
刚才还害怕的,一听红烧肉,不管啥肉,都是肉。
而他们都太馋肉了,兴奋得都有人热泪盈眶了。
知青点的人都很勤快,大家立刻开始处理蟒蛇,还一直感谢秦多瑜的到来,是送福气来了。
蟒蛇巨大,要好几个人一起弄才行。
而蟒蛇的胆,大家也知道是好东西,谁都不会贪,给了秦多瑜。
秦多瑜自然不客气,直接处理一下后拿回房间放好,其实是扔进空间。
蟒蛇皮也是好东西,不过秦多瑜没要,让大家处理过就能做成手套,这可比劳动手套好太多。
村医来给傅长江看了脚,好在问题不是太大,但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只能休息。
傅长江苦恼不已,不过秦多瑜却觉得挺好了。
因为如此一来,傅长江就只能养着,劳苦了五年,趁机可以休息养养胖。
粮食这块,秦多瑜说会去县城买一批回来。
且后面就是入冬,这些知青点的人衣服都是补丁,就算手里有几个钱,也买不到东西。
物质太紧缺了,秦多瑜也想给大家带点福利。
那县城工作一事也只能放在一边了。
宫翠翠是又觉得可惜,内心又有点喜悦,如此傅长江还是在这边的。
蟒蛇处理干净之后,知青们又要去上下午的工。
整个知青点就剩下傅长江和忙碌的秦多瑜。
秦多瑜正在用刀处理那一竹篓的葛薯。
傅长江本来还想说说这东西实在不安全,最后被秦多瑜弄去房间让他好好休息。
秦多瑜就没见过男人像二哥这么聒噪的。
秦多瑜处理完后,就从空间里拿出一种叫黄芩的药材。
她在山中就看到不少黄芩,紫色的花,唇瓣叶,这边也叫赤水黄芩。
本身就具有清热燥湿的效果,还能够泻火解毒。
有助于改善暑湿所引起的胸闷以及恶心呕吐。
不过她手上的是炮制过的,已经可以入药。
傅长江确实睡了一个好觉,等他醒来的时候,就闻到浓郁的香味。
肉香扑鼻,他知道是小妹在煮蛇肉。
吞咽下口水,就从床上起来,虽然一只脚被绑定动不了,但秦多瑜给他弄了根粗木条,让他先用着。
回头给他弄个拐杖,其实秦多瑜空间里,是顾震霖当时用的,但只能出去一趟,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
“哥,你怎么出来了?”
秦多瑜见傅长江来厨房,连忙去扶他坐在凳子上。
“我鼻子里都是肉香,哪里还趟得住,我帮你烧火吧,你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秦多瑜想想也好:“好吧,这蟒蛇太大,得烧两个锅,如此还剩下不少,天热也放不了,我想着送给村民吧,只是不多了,怎么分才好?”
傅长江道:“给村长,哪怕大家都喝上肉汤,那也是营养啊。”
“行,那我把肉送下去,你开着火,小火一点就行。”
秦多瑜交代一声,就端着一个竹盘子出去了。
知青点阁楼在山上,比较高,但村民是分布在下面的。秦多瑜往来的路上走,就遇到二娃子背着一个竹篓往这边走。
“二娃子。”秦多瑜立刻叫唤道。
“姐姐,你怎么下来了?”二娃子眼睛顿时闪亮。
想到昨日的三颗糖,弟弟妹妹和他一人大半颗,父亲和爷爷奶奶也半颗,感觉非常甜,非常幸福。
“我想找村长,你能带我去吗?”秦多瑜问道。
“啊,村长伯伯这个时间不在家的,去河道那边上工了。”
二娃子说道,“姐姐需要我去叫村长伯伯回来吗?”
“不用不用,这这样的,我今天去林子里抓了一条大蛇,给知青点做肉吃,不过蛇很大,还剩下这么多,想着让村长熬个蛇汤,给大家都喝上一口。”
“啊,天哪,这么多吗?姐姐,你太厉害了,居然能杀这么大的蛇啊。”
二娃子看到竹盆里还有一锅的蛇肉,很是震惊。
但心里头是止不住高兴,就算喝口蛇肉汤那也是好的啊。
“村长婶婶在家的。”二娃子立刻道。
随即他把竹篓拿下来,“姐姐,这是我奶奶让我给你送来的,今早刚摘的,就是些野菜,你别嫌弃。”
秦多瑜一看是新鲜的野菜,半竹篓,心头一阵酸涩。
“二娃子,不用了,你拿回去自家吃,我们今天吃蛇肉呢。”秦多瑜连忙道。
“那不行,奶奶说你昨天给我们吃奶糖了,不能没礼貌的,野菜也不值钱的,姐姐,你就收下吧。”
秦多瑜是真的感觉到了这里村民的淳朴。
“好吧,那我们先去村长婶婶家。”
二娃子高兴地带秦多瑜找到了村长家,说明来意。
村长媳妇叫李婶子,为人好热又热情。
最后秦多瑜是被塞了一串辣椒和一些干蘑菇才能离开的。
回到知青点,秦多瑜继续做蛇肉。
一锅正好加上辣椒,其实还可以加配菜,只是这边没吃的,秦多瑜也不能从空间拿。
只能用酱料来调味,有一丝灵泉的酱料做出来的红烧蛇段,自然味道也不会差的。
两锅蛇肉做好都已经快下午五点了,秦多瑜起锅之后,还要帮着做粗粮饼和米粥。
好在,很快两个今日做饭的知青回来了,接收了秦多瑜手上的活。
还因为早回来,先吃到一人一块蛇段,美味得他们口水都流下来了。
“小妹,你不是帮葛薯去毒吗?”傅长江吃了一块蛇段后,还意犹未尽地舔手指。
秦多瑜看得都想笑。
“已经放在水中去毒了,为了让你放心,我泡过晚上,明天就能吃,对了,我们村民家里有炮制好的黄芩吗?”
“黄芩,你是指山上那些开紫色花的植物吗?”一个知青问道。
“是的,这是一种药材,可以去毒,不过得炮制好,浸泡两个小时后就能吃了。”秦多瑜说道。
“真的吗?”三个人都震惊了。
“骗你们干嘛,真的可以,不过不知道村民里有没有人可以炮制黄芩啊?
这东西在这里和葛薯一样多,倒是应了一句老话。”
“啥老话啊?”傅长江完全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