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而在后院,何雨水把一块块红烧牛肉送进嘴里,一边哈气一边把肉往肚里吞。

一周时间一晃而过,周六一大早,何大清提着俩个口袋,再次出发。

在大路上和张媒婆汇合后,叫了辆黄包车把他们送到车站,登上了前往昌平的公交车。

何大清并没有在院子里说出自己马上要结婚的消息,即便有邻居问起来,他也是打着哈哈。

被他重点关注的易忠海这一周也和平常没区别,每天早上一起上班,下午一起回家。

就有一点,何大清已经从龙老太太口里知道了上周吴秀梅连续两天不在院子里的事儿。

而恰恰就是那个时候,秦家屯传出关于他的谣言。

“好你个易忠海,果然是你搞出来的。”

吴秀梅策划的,何大清可不信。

上次提到秦家的东西,也是这些,糖烟酒茶,都是这个时代拿得出手的东西。

也是幸好这个时代还没有进行物资管控,市面上敞开供应,当然价格也是不菲。

毕竟数量有限,就算有钱,没点关系人家都不拿出来卖给你。

摆酒席的二十万,上次已经给了秦家,现在就是直接过去吃了午饭回来就行。

很快到了昌平车站下车,秦家屯的骡车早就在站外等着,秦家老二守在这里。

于是下了公交车,何大清和张媒婆就坐上了秦家屯的骡车继续赶路。

“姐夫,你那个介绍信开好了吗?”

路上,秦老二就和何大清摆谈起来。

“已经开好了,下午就和你姐进城把证领了再回院子。”

何大清昨天就找刘管事请假,外加开单位的介绍信,这是去军管会办理结婚证必要的材料。

像那些没有单位的个人需要开具介绍信,那就只能找街政府帮忙开具,证明身份。

听说何大清要娶个十八岁的黄花闺女,可把刘管事羡慕得不行。

现在不是以前,早些年只要肯花钱,这种事儿很容易就能办。

现在不行了,新政府禁止纳妾。

刘管事家里黄脸婆还在,他也就只能干羡慕何大清。

骡车眼看到了秦家屯村口,见到骡车回来,已经有小年轻得了长辈吩咐,直接就在村口开始燃放鞭炮。

一路接力似的,一直扎到秦淮茹家里。

今天显然因为中午吃席的原因,村里人大多都没下地。

有去的,听到鞭炮声也都回来了。

毕竟秦家屯有了城里姑爷,以后说不准还要得到帮衬,所以各家都跑到秦家,先露个脸。

何大清哪记得住这么多人,秦家屯就两个大姓人家,其他的都少。

而且这么多年相互通婚,一个村子搞的都亲戚似的。

在秦父秦母的介绍下,何大清算是把秦家家门亲戚,七大姑八大姨都认了个遍。

今天何大清穿的周正,一身中山装,头发也理了个,人显得精神。

就是不管怎么折腾,一眼还是四十岁小老头。

脸上皱纹遮不住,现在可没有东亚邪术存在。

秦家也不吝啬,何大清给的二十万,十万买成二十斤肉,剩下的都买粮食做二合面馒头。

至于菜,村外地里就有,都不用花钱。

菜是村里专门做席的师傅做的,何大清可没有出手,不过他还是在旁边指点了两句。

都是野路子,哪有机会拜师学艺,一般就家传大锅菜,也算是个手艺,四里八乡可以混几顿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