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也就是说盐市今年一个市,干了去年全年的十分之一。

而账其实还不是这么算的。

要知道今年的老百姓日子可比去年过得难多了。

好些地方遭灾,闹饥荒,粮食都不够吃了,人都吃不起饭,猪还能养得起?

你问问东省人民这一个月家里吃几回肉了?

其他省更惨,半年吃一回肉的,一年吃一回肉的,那都稀疏平常。

去年的猪肉消耗量,今年估计一半也达不到,如今盐市的20万吨猪肉,可想而知对国家来说,是怎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及时雨!

盐市大好人,全国沸腾了啊!

连带着当初一力主张搞‘生猪养殖计划’的盐市供销社也上了新闻。

成了全国亿万万人的心头好,白月光!

能给吃肉的单位呢,这特么不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是啥?!

盐市供销社雷厉风行,说出名就出名了。

作为直接领导单位的东省供销社,这次蹭一波流量,沾了光,就又又又上了全国日报呗。

东省人民也挺发愁的,你说咱省一天到晚就跟住在全国日报上似的,其他省的同志,没意见吧?

“......”

这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欠抽了!

也幸好是自家人嘚瑟给自家人看,不然叫其他省人民看见,生啃东省人民一口的心都有。

今天又有特价粮,又上了报纸,美啊!

更美的还在后头——

一个供销站点门口,凌晨就赶过来排队,愣是迷迷糊糊站着睡了一宿的男人,第一个就是他,人家供销社门一开,他一激灵立马站直了身体。

“同——”

他后面激动的话还没说完呢,就眼睁睁看着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在‘特价粮’的牌子旁边,又搬出来一块小黑板。

上面明晃晃写着一排字:今日特供新鲜猪肉,肉票不要,一人2两,限本省户口人民。

!!!

天老爷啊,继特价粮之后,东省供销社又搞出来个‘特价猪肉’?

‘特价’这词跟猪肉能搭上边吗?

它配得上人家猪肉吗?

供销社你就瞎搞吧你就......

胡子拉碴的大哥揉了揉眼睛,确定真没看错上面的公告,他当即‘嗷’一声。

他一抹脸:“啥也不多说了,咱给咱们东省供销社的干部同志,先磕一个!”

好家伙,说磕他还真磕。

旁边挂牌的工作人员吓得赶紧拉住,“大哥,干哈啊,咱现在可不兴这玩意!”

大哥捂着脸呜呜哭:“高兴啊,咱高兴啊,不知道咋感激咱省总供的领导好呢!”

工作人员黑线。

不知道咋感激也不能磕头啊,传出去他们供销社成啥了。

“你激动的心情咱能理解,不过磕头就算了,这次的猪肉多亏了盐市呢,人家搞的生猪养殖计划,这不,咱省里人民都跟着受益!”

大哥性情中人,根本控制不住,眼泪哗哗地流。

“是是是,感谢盐市的兄弟,今年过年孩子们又能多吃一口肉了!”

继多吃一口饭后,又能多吃一口肉,你说这日子过的,越难的日子咋还越有盼头了呢?

队伍后面的人不知道前面发生了啥,突然就一阵人疯了似地大喊大叫起来。

正懵逼着呢。

等传到他们这边,大家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今天供销社有‘特价猪肉’卖啊——

等等!

啥?

你说啥?

特价猪肉?不要票的特价猪肉?

众人大脑嗡的一下,后面队伍的人也疯了。

59年24号,一个比过年还美妙的日子,东省的小崽子们即便20年后,30年后长大成人,他们也还是忘不掉那这一天,家里的大人们欢欢喜喜地拎着一袋粮食一块肉回家。

特价粮,特价猪肉,这两个陌生又熟悉的词狠狠扎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里。

当时光褪去,只剩下让人不断回味的幸福的味道。

一人2两猪肉,搁几十年后,一块东坡肉都没法做,可就是这一人2两猪肉,却给东省人民家家户户撑起了一个难忘的59年。

盐市生猪养殖计划大获成功,人民夸,领导夸,好像一下子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有这么个能干的市,叫盐市。

省里眼红了。

许姣姣和杜书记被紧急喊去开会,这次主持会议的是省一把手同志,这位领导话不多说,拍板就是——“明年,必须全省搞生猪养殖!”

吃到甜头的人,你是喊不住他的,何况盐市这次的甜头,连省里领导都要嫉妒。

因为据说盐市一把手房书记,升了,年后就调去其他省当二把手。

高副市长接棒挑大梁!

一个生猪养殖计划,盐市领导班子人人受益。

“听说总社在考虑谢长生同志的安排,估计也快了。”

回省总供的路上,杜书记跟许姣姣又透露了一个内部消息,他语气挺羡慕的。

许姣姣侧目看他。

咋的,您也想升?

杜书记升的话要么去发展比较好的几个省,要么就直接空降总社领导班子。

那些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难啊。

哪知杜书记却笑看她,“小许,生猪养殖计划是你提出的,省里今年的出口创汇工作你也搞得漂漂亮亮,说起来这里头,你功劳最大啊。”

许姣姣:嗯哼,所以呢?

“您要提拔提拔我?”她问得直接。

“......”杜书记呛了一下,有些无语道:“这我可做不了主,你的安排总社盯着呢。”

许姣姣撇撇嘴,那您说个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