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心灰意冷

年初六,索额图又一次进了毓庆宫的大门。

而他此次的目的与除夕那晚的康熙一样——催生。

彼时胤礽正窝在暖阁里头画图样,得知索额图来了,便差人将他带到了暖阁。

“奴才给太子爷请安。”

“叔姥爷不必多礼,先坐吧,侍墨,看茶。”

索额图如今须发皆白,但看上去并没有太多疲态,反而精神头十足,胤礽抬眸看向他,眸底飞速掠过一丝复杂。

今年是康熙三十七年,按照历史轨迹,索额图还有五年就会下狱,饿死在牢里。

上辈子他也算改变了索额图的命运,让他比历史上晚死了将近十年。

而今生他的结局他没办法预料。

该提醒的,该规劝的,他一分不落地全都做了,只希望索额图能有个好运道,活到寿终正寝吧。

“叔姥爷今日来寻孤所为何事?”

胤礽把手里的碳笔放到一旁,拿起湿帕子擦了擦手。

“殿下,直郡王跟几个贝勒府中都有好消息传出来了,您也不能拖得太久,毓庆宫得进几个新主子……”

索额图看着胤礽,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眼瞅着皇上的孙辈一个接一个的出生,而太子妃入宫两年多都还没有孕信,这让他心中略有些着急。

太子妃要是不能生,那便让别的女子来生!

“叔姥爷,你越界了!”

胤礽脸色沉下来,不悦的看着索额图。

他后院的事儿,康熙都没怎么插手过,索额图却动了想给他塞侍妾的心思。

“太子爷,您从不采纳奴才的建议,可事关子嗣,奴才还是要提一嘴,这都是为了您啊……”

这几年太子基本不参与党争,一门心思扑在了工部,他有心想替太子争取一些利益,都找不到落脚点。

索额图觉得自己的白头发都在呲呲儿的往外冒。

跟着这么个没有野心的主子,让他有劲儿都没地方使。

胤礽头疼地揉了揉额角,而后将侍墨赶了出去,暖阁里头就剩下胤礽和索额图两人之后,他无奈道,

“叔姥爷日后还是不要说为了孤这种话了,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为了孤,你是为了自己。”

索额图脸色一垮,

“您怎么能这么说呢?奴才为您殚精竭虑二十余载,何曾替自己考虑过半分?您这话真是寒了奴才的心!”

“你说你花了二十年为孤铺路,铺出什么康庄大道了吗?”

“这……”

索额图语塞。

随即气不打一处来。

他这些年拉拢人心四处碰壁,还不都是太子到处得罪人导致的。

“你们这群政客,眼中只看得到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多,就能压上所有的身家性命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你可曾想过,若是失败了,你的子女亲眷又该何去何从?”

索额图眉心一跳,反驳道,

“您怎么可能失败?!”

“争夺皇位本就是一场盛世豪赌,既是赌局,那便有失败的可能性。”

“叔姥爷,皇阿玛在孤这个年岁都已经亲政八年了,但孤还是一个太子,其余皇子也都陆陆续续的入朝办差了,你应该能看出来,皇阿玛多在位的时间越长,孤的赢面就会越少……”

胤礽声音微弱,索额图却听的一清二楚。

他放在桌子上的手紧紧攥成了拳头。

这个道理他怎么会不知道?

皇子们个顶个的有出息,对皇上来说也许算是个好事,可对于太子而言,就都是威胁了。

有时候索额图都忍不住在心底埋怨,皇上干嘛要生这么多孩子。

就不能少生几个吗?

“叔姥爷,你享受了一辈子荣华富贵,也该替子孙后代考虑一番,以赫舍里家的地位,只要不是被孤这个太子牵累,再富贵几代都没什么问题,可若是你脑子不清醒,办了什么混事儿,下场可能连纳兰明珠都不如……”

索额图从毓庆宫出去的时候,脸色并不好看。

他如今是真有几分心灰意冷了。

这些年,哪怕四处碰壁,他也兢兢业业地帮着太子拉拢人心,然而从不买账不说,还丝毫不体谅他的苦心,认为他都是为了自己。

索额图自认没有任何私心,也接受不了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太子,用这种怀疑审视的角度去揣测他!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他若是不拼,赫舍里家也同样会走下坡路,那何不放手一搏呢?

可惜他把嘴皮子都磨破了,太子也不配合。

或许……是真没那个命吧。

索额图不知道的是,胤礽所做的一切才都是为了他,为了赫舍里家。

历史上索额图饿死之后,俩儿子也都被康熙砍了,上辈子胤礽被设计之后,毒酒还没送到胤礽手上呢,索额图一家子十几口嫡系,也都先排着队去见了阎王。

只可惜,他都把夺嫡失败可能造成的后果说得这么直白了,索额图依旧觉得自己铁定能赢。

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年节过后,胤礽先是跑了一趟江南,把自己对于织造局的所有规划都交代给了胤祺。

又把那群顶尖的绣娘召集起来,按照他给的图样,制作精美的双面绣团扇、屏风。

布置好一切之后,便直奔景德镇。

年后外城的贫民区就彻底改建完成了,那地方是主打高端产业的销金窟。

除了主打的绣品之外,他还得送一些图样给御窑厂,烧一些憨态可掬的陶制品,届时高价卖到洋人手里。

除了陶制品,还有蜀地的竹编、木雕、民间顶级工匠制做的金银首饰,以及胤禟那里烧制的透明玻璃,都在售卖的范围内。

在外面转悠了一圈回到京城后,他和胤禟便开始计划着将手里多余的铺子卖出去。

现在这地方的产权在胤礽自己手里。

若是他和胤禟吃肉,不给其余人喝汤,等待着他们两人的,肯定是数不清的麻烦,铺子留到他手里太多,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所以他一开始就想好了,要把手头的铺子拍卖出去七成。

是卖,而非租。

在京城这地界,随便扔一块砖头,说不准就能砸中一个五品的官来,他要是只租不卖,那些官绅豪商们未必会感兴趣。

剩下的三成,足够他和老九打造的商会使用了。

在九阿哥胤禟放出去风声,要拍卖外城贫民区的铺子之后,内外城有些小心思的人就都闻着味儿,找上了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