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选择权交给你

在第一世的时候,胤礽有个研究生室友,他是学医的,所以偶尔也会给他分享一些有趣的科普小视频。

男女之间的避孕,除了女性的安全期之外,还能依靠一些食物的特性,作为避孕的手段。

胤礽一直都十分谨慎,除了计算好瓜尔佳氏的安全期之外,还会提前吃大量的蒜和芹菜,双重保险之下,瓜尔佳氏如他所愿,两年都没有怀孕。

他也曾想过要弄来一些秘药,让自己绝嗣。

但那样的药副作用太明显了,以他一天一请平安脉的频率,根本瞒不过康熙。

届时他身边所有人都要为他的行为付出生命的代价,胤礽不想牵连无辜的人。

私心里,他是不想要孩子的。

就像他曾对胤禔等人说的那样,他觉得孩子并不欠父母什么,而作为主动将他们带到这个世界的成年人,是有义务为孩子提供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的。

他希望他的孩子是背负着爱和期待降临这个世界的,可他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到。

对于前世的那几个孩子,他心中只有愧疚,没有期待。

可现在,他看着瓜尔佳氏那张满是焦虑的脸,又觉得自己好自私。

他凭什么替瓜尔佳氏决定要不要成为母亲,他可以不在乎流言蜚语,但他又有什么资格要求瓜尔佳氏跟他一样?

胤礽不同寻常的沉默,很快引起了瓜尔佳氏的疑心,她仔细打量着丈夫的表情,这些日子的疑虑和恐慌如潮水般袭来,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不然…爷今晚还是去刘佳格格那里吧……”

瓜尔佳氏这般说着,心底是忽略不掉的,撕裂般的痛楚。

若是有的选,谁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胤礽闻言,眼皮猛地抬起来,

“你这话是认真的?”

四目相对,瓜尔佳氏眸子闪动,很快将视线移开,

“……是,毓庆宫需要小主子,爷也要有儿子。”

她是太子妃,要以大局为重,不能这么自私。

瓜尔佳氏一遍一遍的告诫自己,可心里那股痛楚的感觉却越来越清晰,扰得她呼吸都有些紊乱。

在她话音刚落,胤礽立马给出回应,

“我不需要!”

此言一出,瓜尔佳氏脸上的言不由衷很快被惊愕取代。

爷说他不需要?

不需要什么?儿子吗?

胤礽叹了口气,挥手把下人都赶了出去,随即将她拉到怀里,满心疲惫的埋到她的颈窝里。

“我真的不需要儿子,蓁蓁。”

“蓁蓁”是胤礽给瓜尔佳氏取的小字,取自《诗经·桃夭》。

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胤礽对瓜尔佳氏的期盼都很简单,他希望她活得如同生活在野外的植物一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瓜尔佳氏回抱住胤礽,心中的疑虑渐浓。

“为什么?”

她还从未听闻过京中哪家的爷们儿不想要儿子的,他们只会希望儿子越多越好。

胤礽深吸了口气,将自己现在正面临着的困境与瓜尔佳氏一一分说。

他并没有透露自己重生了的事,最后,他补了一句,

“抱歉,我在没有跟你商量的情况下擅自做了决定。”

“我只是不希望我们的孩子日后也跟我一样,活在这牢笼一般的毓庆宫,但这是我自己的想法,现在我把选择权交给你,我不该剥夺你成为额娘的权利……”

瓜尔佳氏死死攥住胤礽的外衣,心中翻涌着的复杂情绪让她久久难以平静。

若是他们的孩子出生,真的会像太子爷所说的那般,随时都有丧命的风险吗?

瓜尔佳氏起初觉得荒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从以往种种里窥探到了一点真相——

好像毓庆宫的地位确实不像传言中那么高。

除了索中堂跟詹事府的官员,其余朝中重臣与毓庆宫并无往来。

太子爷如今都已经二十四岁了,毓庆宫却一个小主子都没有,宫里宫外都隐隐有些不大好的流言传出,但皇阿玛那里却没有任何表示。

越回想,瓜尔佳氏越觉得脊背冰凉。

胤礽给了瓜尔佳氏三天的考虑时间。

翌日,胤礽照例去詹事府当值,处理了几份奏折之后,门口有侍卫通传,说是老头子召他去乾清宫议事。

胤礽到了之后,发现九阿哥胤禟也在,除了他,就是内务府的一众官员们。

看到他们,胤礽心里就悄然泛起了嘀咕,

‘哟,这么多人都在,难不成是内务府贪腐的事发了?’

康熙一听,批奏折的动作顿了一瞬,随即将笔放下。

“儿子叩见皇阿玛。”

胤礽走到前头给康熙跪地磕头——

他真是厌恶极了这傻逼礼节。

怪不得有学者说清朝的精神高度在膝盖上呢,天天跪着,腰板儿能挺直才怪。

“起来吧。”

康熙挥挥手让胤礽起身,随即扫了一眼众人,

“今日朕叫你们过来,主要是因为江南织造上的事儿。”

康熙说着,从手边那堆奏折中抽出了一本,递给梁九功,叫他拿给胤礽看。

“瞧瞧吧……”

胤礽狐疑地接了过去,打开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份奏折是曹寅写的。

通篇都在描述江南织造面临的困境。

打从天津开放了港口之后,江南一带的刺绣很快便成了紧俏货,以往仅供达官贵族跟皇室,每年生产出来的绣品也只有少量的盈余。

如今需求量骤增,哪怕绣工已经夙兴夜寐了,依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绣工又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培养的,就算几个织造府已经在扩招绣工了,但不经过严格的筛查,那些毫无经验绣工根本不能快速上手制作绣品。

胤礽看完之后,面无表情的将之递给了胤禟。

‘这屁是越放越有味儿了!三个织造府一年光累死的绣工都有几千个,给爷扯什么人手不足,呵呵……’

胤礽瞥了一眼坐在上首沉思的康熙,眼中的讽刺丝毫不加掩饰。

江南三个织造府有三万织机,可绣工才五万人。

一个绣工每年的收入二十两出头,可当地普通的农户,一年收入也有二十多两的收入。

可农户总有农闲的时候,绣工却全年无休。

他们还需要每天接触染料,飘着丝絮的空气,皮肤病和肺病的患病率极高。

喜欢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请大家收藏:()清穿:摆烂后康熙听到了我的心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