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争渡之苟全性命吃荷叶茶的RoSOb

第240章 沣京繁梦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沣原城的晨雾时,正阳门那扇厚重的包铁木门在一阵刺耳的吱呀声中,缓缓地向上抬起。卓青麟站在门前,手中紧紧攥着缰绳,他的手掌心已经微微出汗。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挑着菜担的农人身上,他们脚步匆匆,将青石板路踏得咚咚作响。一辆独轮车从他身边驶过,车轮碾过坑洼处时,溅起的泥点如雨点般落在他玄色的甲胄下摆上,晕开了一片深色的痕迹。

这座以大明燕京城为蓝本建造的南楚都城,随着南楚的崛起,又被人称之为“沣京”。

此刻宛如一个被掀开笼屉的蒸笼,热气腾腾的市井气息如潮水般扑面而来。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喧闹声、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

"将军,这早市可比咱们驻守的南疆热闹十倍啊!"站在卓青麟身旁的贴身护卫陈虎,兴奋地抽了抽鼻子,他的目光被不远处的豆腐摊吸引住了,那股淡淡的豆香像一只无形的手,将他的注意力牢牢地勾住。

卓青麟悠然自得地轻踢了一下马腹,胯下的骏马便轻快地小跑起来。他的目光随意地扫过街道两旁的摊位,最后落在了一个卖菜妇人的菜摊上。

只见那妇人熟练地掀开盖在青菜上的湿布,仿佛揭开了一个珍贵的宝藏。被晨露浸润过的菜叶,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鲜嫩欲滴,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

卓青麟站在菜摊前,凝视着这些青菜,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这些青菜翠绿欲滴,鲜嫩可爱,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与生机。然而,在卓青麟的眼中,它们却不仅仅是简单的蔬菜,而是承载着他多年前一段难忘记忆的象征。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少年,跟随霸王项羽一同征战天下。他们一路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最终来到了这座城市——八马城。

那时的八马城,街巷中弥漫着硝烟,胡人铁骑的腥膻之气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令人作呕。战争的残酷与血腥,让这座城市变得面目全非,一片狼藉。卓青麟记得,当时他和项羽的军队在城中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沣京城早已不见当年的战火痕迹。街道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商贩们的叫卖声、行人们的谈笑声,以及各种嘈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卓青麟的目光被不远处的猪市口吸引住了,那里传来阵阵喧闹声。他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猪的嚎叫声、人们的争吵声,让这个原本就热闹的地方更加喧嚣。

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记忆中的八马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卓青麟不禁感叹,时间真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这座城市,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猪市口的喧闹声将卓青麟的思绪打断,他回过神来,继续观察着周围的景象。他看到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商品应有尽有;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嬉笑玩耍,无忧无虑;老人们则悠闲地坐在门口晒太阳,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

肉铺里,伙计们正忙碌地挥舞着带血的剔骨刀,砧板上发出的声响与鱼贩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这声音惊得笼中画眉扑棱着翅膀,似乎也想加入这热闹的氛围。

卓青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从身旁护卫的手中接过一根油条,那油条还散发着刚刚出锅的热气,金黄色的外表显得格外诱人。卓青麟小心翼翼地将油条放入口中,轻轻咬了一口。

油条的酥脆口感在他的牙齿间响起,伴随着“嘎吱”一声,油条的外皮被咬破,里面柔软的部分立刻露了出来。与此同时,油条的香味也在他的口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独特的炸物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而当油条与卓青麟口中的豆汁相遇时,又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豆汁的酸涩味道与油条的香甜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觉体验。这种味道既不过于甜腻,也不会让人觉得酸涩难耐,而是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就在卓青麟沉浸在这美食的享受中时,突然,一阵孩童的欢呼声从他的身后传来。他不禁好奇地回过头去,想要看看是什么引起了孩子们如此兴奋的反应。

不远处,一个捏面人的老汉正站在那里,他的面前摆放着各种颜色的面团和工具。只见那老汉手法娴熟地将一块面团捏成了孙悟空的形状,然后又拿起一根彩色的糖粒,将其当作孙悟空的金箍棒,往面团上轻轻一按。

在朝阳的映照下,那彩色的糖粒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梦幻一般。孩子们看到这一幕,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欢呼雀跃。

“这生活可真舒坦啊!”一旁的陈虎嘴里塞着一个大包子,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他一边嚼着包子,一边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卓青麟听了陈虎的话,也不禁笑了起来。他的目光落在胡同口那个摇着蒲扇晒太阳的老人身上,老人悠闲地坐在那里,享受着清晨的阳光,看起来十分惬意。

卓青麟想起了自己在南疆战场上的日子,那时候,他们常常只能啃着冷硬的麦饼,忍受着饥饿和疲劳。与现在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不就是我们拼死拼活的意义所在吗?”卓青麟感慨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和对和平的珍视。

远远地,卓青麟瞥见街角处的一家绣坊,透过半掩的门扉,他看到一位绣娘正端坐于窗前,手中银针翻飞,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那凤凰尾羽上的金线,在她的巧手下,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布面上缓缓流淌。

卓青麟不禁勒住缰绳,驻足观看。他的目光被这精美的绣品所吸引,心中暗自赞叹绣娘的技艺高超。

“到了驻地,你们分批进城采买。别惹事,给家中妻儿老小买点礼物,给自己整点实用的物件……”卓青麟回过神来,转头对身后的士兵们说道,“但丑话说在前头,若让我发现谁的银子花在红袖招花、青楼楚馆……”他的声音低沉而严厉。

“将军放心!”陈虎连忙拍着胸脯保证道,腰间的长刀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属下定把那小子的腿打折了送回军营!”

卓青麟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驱马前行。当他们穿过棋盘街时,一阵清脆的算盘声传入耳中。

卓青麟循声望去,只见一家钱庄的柜台上,一位账房先生正戴着水晶眼镜,全神贯注地拨弄着算盘珠子。他的指尖沾着朱砂,在账本上疾书,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而那檀木柜台下压着的银票,边角微微卷起,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生意兴隆。

再往前走,便是一家绸缎庄。掌柜正站在门口,展开一匹东吴进贡的云锦。那紫色的底纹上,金线绣成的龙纹随着他的抖动,泛起一片片鳞光,宛如真龙在云间游动。

卓青麟凝视着这匹云锦,恍惚间,竟觉得那龙纹与他记忆中霸王府的琉璃瓦重叠在了一起。

"东盛楼到了。"陈虎指着飞檐下摇晃的酒旗。

卓青麟翻身下马,注意到门口石狮子爪下的绣球已换了新漆。酒楼内跑堂的吆喝声震得梁上灯笼轻晃,二楼雅间传来琵琶弦断的脆响,紧接着是文人墨客的哄笑。

他在掌柜诧异的目光中订下独立院落,瞥见后厨伙计正将刚出炉的烤鸭架上枣木,油星子溅在炭火上,腾起带着果木香气的青烟。

五军都督府的六角大楼被灰蒙蒙的云层笼罩着,显得有些阴森。卓青麟站在述职室里,看着新晋参军仔细翻阅着他的战报。青铜鹤形烛台上的蜡烛早已燃尽,烛泪凝固成了一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也被冻结了。

窗外传来更夫打盹的呼噜声,与隔壁房间里算盘珠子的拨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诡异的韵律。卓青麟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老上司们,如今他们都成了卷宗里冷冰冰的官衔,再无昔日的亲近与熟悉。

当他将那厚厚一沓文书缓缓推过檀木桌时,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感。这两年来,他在南方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每一场战斗都记忆犹新,但此刻,这些经历似乎都变得遥远而模糊。

按照程序,他需要详细报备这两年来南方战场的情况,并提交一份完整的述职报告。整个过程平淡无奇,按部就班,例行公事而已。卓青麟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机械地完成着任务。

出了五军都督府,卓青麟马不停蹄地赶往枢密院。然而,这里的情况与五军都督府如出一辙。他没有见到任何一位熟悉的上官,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新近加入的陌生面孔。虽然他与这些人打了个照面,混了个脸熟,但并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或反馈。

卓青麟感到有些沮丧,他原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述职,与老上司们交流一下,或者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指导和建议。但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这一趟下来,他几乎一无所获。

枢密院的小食堂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海带汤腥味,这股味道让人有些不适。卓青麟端着一只粗瓷碗,里面盛着半碗海带汤,他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听着邻桌几个文职官员的议论。

“听说新铸的铜钱样式已经确定了,正面用的是五爪龙纹,背面是五谷丰登的图案。”一个官员说道。

“嗯,这样的设计倒是不错,既体现了霸王的威严,也有我南楚的向往,又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百姓丰衣足食。”另一个官员附和道。

卓青麟对这些话题并不感兴趣,他的目光落在了汤面漂浮的油花上,那些油花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什么。他的思绪渐渐飘远,想起了南疆的百姓们。

在南疆,那里的人们并不使用铜钱,而是用贝壳作为货币进行交易。他们用贝壳购买生活用品,交换劳动成果,这种简单而原始的交易方式虽然落后,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卓青麟想起了那些质朴的南疆百姓,他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与这枢密院里的官员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突然觉得喉咙有些发紧,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涌上心头。

他放下手中的粗瓷碗,站起身来,准备离开这个让人感到压抑的小食堂。当他推开那扇破旧的木门时,一阵喧闹声扑面而来。

原来是说书人正在说书,他的醒木拍在八仙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且说那关胜将军单枪匹马闯敌营——”

声浪如潮水般席卷而来,裹挟着满堂的叫好声,惊飞了屋檐下的一群鸽子。卓青麟站在门口,看着那些受惊的鸽子在空中盘旋,心中的烦闷似乎也随着它们一同飞走了。

暮色初临时,卓青麟站在天桥杂耍场外围。吞剑艺人的长剑没入喉咙时,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颈间的旧疤。戏园子里传来的唱腔混着胡琴声飘出雕花窗棂,与夜市飘来的糖炒栗子甜香缠绕。

他在字画摊前驻足,指尖抚过卷轴上的墨竹,听着摊主信誓旦旦说这是大家真迹,忽然想起出征前首相府书房挂着的那幅《山河图》。

八马山的守卫查验腰牌时,卓青麟望着山下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别墅区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城中摇曳的灯笼形成鲜明对比。

当他穿过九曲回廊,看见霸王府门前的石狮子瞪着鎏金瞳孔时,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孩童笑闹——几个小公子正举着走马灯跑过,灯笼上画着的霸王项羽的图案,是如此的栩栩如生。

站在八马山顶俯瞰沣原城,最后一抹夕阳将霸王府的飞檐染成血色。卓青麟数着城门缓缓闭合时的十七声吱呀,看着巡城士兵的火把在城墙蜿蜒成红色溪流。

风掠过他耳畔,带来夜市残存的烟火气,混着远处戏园子断续的锣鼓。

这座承载着南楚兴衰的城池,此刻正将白日的喧嚣沉入夜色,如同将万千故事封存在瓮中,等待明日启封时,继续沸腾出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