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风筝面已经画完了,等干了就可以装起来。

“好绚烂。”骆宁说。

“前几日就想做了。”萧怀沣道,“偏那几天忙,派去管水利的官员奏折不停,又不能拖。丞相那个老东西,在本王和申国公之间摇摆不定,事情都不拿主意。”

骆宁抿唇笑:“王爷一个人也行。”

萧怀沣从前也这么以为。

摄政几个月后,他认清了现实。一个人的一双手、一双眼,哪怕日夜不休,也没办法管好朝政。

需要帮衬。

朝臣是他的手眼。一旦“告假”的人超过两成,萧怀沣就吃不消了。

申国公这次算是让萧怀沣提前认清了一些事,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来日方长,他要慢慢布局。

眼下先把风筝做好,陪骆宁去玩一天,放松心情。

“回头一起做骨架。”骆宁说。

萧怀沣道好。

石妈妈带着丫鬟进来,端水给他们洗手,又帮着摆饭。

饭毕,夫妻俩忙着做风筝。

很快做好了,骆宁放在灯下细看,再三说颜色好,很鲜艳,萧怀沣肯定用了极好的颜料。

“……真好看。我不想放飞它,等玩够了还带回来。”骆宁说。

萧怀沣:“放风筝是去晦气的,都要放飞。”

骆宁越看越觉得不舍。

可她转念一想,笑道:“也许它会飘落到乡野间。捡到了它的小孩子,肯定很欢喜。”

“这话不错。”萧怀沣说。

有舍有得。

忙好了此事,夫妻俩漫步回正院,骆宁手里还拎着风筝。

夜穹晴朗,繁星将星芒铺陈在小径上,与落地的明角路灯相映成辉。

“暖和多了。”骆宁感叹说。

萧怀沣颔首:“开春了,的确暖和。”

又道,“太忙了,很多趣事没赶上。”

“你还这么年轻,往后日子多的是。”骆宁笑道。

萧怀沣:“是我们年轻。”

骆宁扬起脸,对着他笑:“是,我们这般年轻,一定能赶上好春光。”

萧怀沣忍不住抬起手,轻轻摸了摸她面颊。

翌日去踏青。

郊外的河边空地上,围上了很多的幔帐,乐声混合着欢声笑语,飘荡在上空。

雍王府的人也提早圈了一块地方。

“……你笑什么?”萧怀沣问。

骆宁:“总想起那年的探春宴,你当时拿了一支很好看的芍药。”

萧怀沣:“……”

这事他一辈子都欠骆宁。

早知道当时别做那么过分了。

骆宁:“王府的花匠培育了早开的芍药,比之前还要好看。”

萧怀沣摘了一朵,替她簪在鬓角。

“又一年戴芍药的时节了。”骆宁说。

萧怀沣:“一年又一年的,日子很快。”

也许等他和骆宁庞眉皓发,回头看今时,也恍若昨日。

他唇角有了个淡笑,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萧怀沣选了一处空地,替骆宁放风筝。

今日有些风,不大,阳光又好,正适合放风筝。

他脚步很快,几步跑起来,风筝就稳稳飞上了天。

蔚蓝苍穹之下,已经飘荡了好些风筝,渲染得阳光都是五颜六色的。

他把线交给骆宁:“你拿着。”

风筝有点扯力,骆宁拿到手后又松了一点线。

“很香。”骆宁说,“花香、草香,还有酒水与脂粉香。一个寒冬后,什么都在化冻,人人都盼着出来踏青。”

萧怀沣转头看她。

他微微颔首。

她鬓角那朵芍药,的确很香,馥郁热烈。却仍是比不上她的好容貌。花只是她的陪衬。

“表弟不知身在何方,他最爱簪花了。”骆宁说。

萧怀沣立马道:“惦记他作甚?他在春景更好的地方,这会儿不知多逍遥自在。”

骆宁只是笑。

风筝有点松了,她收了一段线,始终让它飘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