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保下郅都
以周亚夫为首,群臣集体上奏,将郅都骂作人人喊打的酷吏,要求刘启立刻罢免了郅都的官职,明正典型。
刘启自然不干,郅都对刘启来说有功无过,用来压制群臣再合适不过了。
皇帝和百官,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样拉拉扯扯的过了两年。
直到中元二年,一场新的矛盾出现,使得群臣将目光转到了太后身上。
刘荣被废后,栗姬被打入了冷宫,很快就变得疯疯癫癫地,抑郁而终。
不久后的中元二年四月,被废为临江王的刘荣,因为扩建宫殿,侵占了宗庙墙外的空地而获罪,刘启想要杀杀他的威风,于是派郅都前去审理此案。
封建时代的太子,身边是有自己的党羽的,这些党羽都是独属于太子一人的势力,对新太子怕是难保忠心。
因而被废掉的太子,一般都是难有好下场的,毕竟他影响了下一任太子的路,总会有人想办法除掉他。
只不过,现在想除掉他的主角,是他的父皇刘启。
即便他是刘启的儿子,刘启对他也没有半分的好感,为了给太子刘彻铺路,刘启便指使郅都,暗中将刘荣除掉。
没办法,不是刘启不念及骨肉亲情,而是刘荣身边的旧党羽太多了;
一旦自己哪天身体不好驾崩了,这些旧党羽说不定会群起扶持刘荣上台,将刘彻给踢到一边,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斩草,还得除根!
————————————————
郅都办案,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即便刘启不刻意嘱咐,郅都也不会有任何的徇私枉法。
有一位刘荣的旧臣,怕刘荣在狱中过得不好,于是花钱打点了牢中的狱卒,希望那狱卒能善待前太子刘荣。
在正常来看,这都是些人情世故,狱卒也是人,平时赚点外快也没什么的。
结果那狱卒被郅都当场抓住,解送到了刘启那,郅都是一点情分没留,直接将狱卒打发回了家里,并把行贿的官员抓了起来。
由此可见,郅都执法究竟有多严苛了。
郅都直接将刘荣关在单身牢房中,就连待遇都和普通犯人一样,除了吃喝以外,不允许任何人进到狱中。
在小黑屋里呆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暗无天日、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的恐惧感,才是最可怕的。
刘荣向外面的狱卒求饶,希望他们能将写字的刀笔送进来,然后给刘启写认罪书。
郅都刚刚处置了一个不听话的狱卒,有这个例子在前,外面的狱卒哪敢啊?纷纷拒绝了刘荣的要求。
听说了太子刘荣的处境后,只有魏其侯窦婴念及旧情,给刘荣送过去了刀笔。
为了制衡群臣,去年的时候刘启又把窦婴召了回来,将他任命为了大农令。
以郅都的手段,刘荣自知自己难有活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刘荣用窦婴送的刀笔写完认罪书后,就上吊自杀了。
——————————————
刘荣死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朝中,引得百官对郅都共愤,联名跑到窦太后那里告状。
虽说之前废太子是窦太后授意的,但那事关大汉的江山社稷,从大局考虑,窦太后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
但刘荣现在已经被废,又是皇帝的亲生骨肉、窦太后的亲孙子,被郅都这种酷吏折磨致死,窦太后肯定是不愿意的。
再加上百官都告到自己这儿来了,要是再不出手,倒显得在朝中没有影响力了。
窦太后赶紧把刘启招了过来,让刘启处死郅都,以告慰天下。
郅都为刘启当了三年的刀,这次又是刘启授意处死刘荣的,再加上郅都本来就是用兵之才,对付匈奴的一把好手,刘启自是不愿处死郅都。
但刘启又不好违背窦太后的话,只得瞒着窦太后,悄悄派出了使者。
使者持着刘启的符节,前往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命他抄小道即刻赴任。
等郅都走后,刘启又随便找了个相像的人顶罪,这场闹剧才算就此结束。
等郅都赶到雁门郡,接管了雁门郡的兵马后,刘启才抹了一把冷汗。
这老太太年纪大了,是真难伺候啊!
……
郅都“死后”,朝中百官的怒火才平息了下来。
主要是郅都把他们折磨得太狠了!
刘启用郅都将朝中官员进行了大清洗,旧功臣集团中还活着的人,几乎被掏了个精光,近些年的积累,又因此一人彻底化为了飞灰。
如今“除掉”了他,群臣也是集体松了一口气。
郅都的事情暂且解决了,可新的麻烦也随之接踵而至。
“这群强盗,欺负了我大汉五十余年还不够啊!他们到底还想要什么?”
周亚夫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说道:“回陛下,他们把我们大汉当成源源不断的粮食输出地,他们是贪得无厌的人,无论我们给他们多少,他们都不会满足的。
为今之计,只有出兵,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打服了,他们才会认我们大汉,才会乖乖的和我们讲和平。
臣愿意提领一军,只需十万人马即可,臣定会为陛下打出五十年的太平!”
周亚夫话说的很好,看似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可实际上私心比谁都重。
周亚夫在军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要让他再染指兵权,那刘启连觉都不用睡了。
刘启心里默骂:“你要是真打出五十年太平,那这五十年里最不太平的就是你!”
心里骂我归骂,明面上的话肯定不能那么说。
“丞相年事已高,鞍马劳顿身体怕是难以吃消,朕实在不忍心你再带兵出战,周丞相还是在朝中,好好辅佐朕处理朝政吧。”
刘启猛地站了起来,“传旨,任命李广为先锋将军,领五万人马北上抵御匈奴。
北境一切人马皆由李广调度,朕授予其先斩后奏之权,如有不从者可军法从事!”
李……李广?
刘启如此安排,用意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要提拔李广啊!
只要李广争气,能替刘启打几场胜仗回来,加官进爵只是时间问题。
刘启的旨意已下,群臣再无反对的机会,只能默认了这个结果。
群臣只能心里默默祈祷:匈奴人千万要争气啊!击败李广,让刘启好好丢丢面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