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三月流雪
第277章 张子清一战破三方(下下)
小
大
胡轸接到董卓将令之后,立刻下令架设浮桥。
董兵士卒拉着早已准备好的铁索,乘着小船渡河,敲下钉子,把铁索固定起来。
后续的董兵士卒沿着铁索乘船跟进,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抛锚固定渡船的位置。
很快,一排由渡船铺设的桥墩成型了。
接着董兵又在上面铺好木板。
这样,一座能够容纳大军行进的浮桥就架设完成了。
“进军,进军!”
胡轸部的先锋是华雄。
华雄见浮桥已经架好,迅速领着先锋两千骑兵过桥。
胡轸自领三千骑兵紧随其后。
最后是五千步卒。
剩下的一千步卒,胡轸让他们看守浮桥,保证大军归路。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着十几里外的王匡军杀去。
华雄稍微绕了个弯,领着两千骑兵从王匡军的屁股后面插了进去。
王匡的注意力全在牛辅的身上,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降临。
直到大地震颤,轰隆声响起,他这才注意到有点不对。
“怎么回事?”
王匡微微皱眉,正欲派人前去探查,突然一名后军的士卒浑身带血,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明公!西凉铁骑来了!”
“什么!”
王匡大惊失色,“快!迎敌!”
然而,为时已晚。
华雄的两千铁骑,从背后插入毫无防备,又疏于训练的王匡军中,就犹如筷子捅豆腐一般,一下就打穿了。
胡轸的三千中军也赶到战场,从侧面袭击王匡军阵,与华雄两面夹击。
五千西凉铁骑冲入王匡军阵,横冲直撞,将他的军阵块状分割,冲得七零八落。
正在渡河的牛辅也趁机上压力。
没过多久,董兵步卒赶到战场。
一万五千阵型破碎的民兵,对上一万身经百战的西凉精锐,其中还有五千骑兵。
结局可想而知。
北边是华雄的两千骑兵。
西边是胡轸的三千骑兵,以及五千西凉步卒。
南边是滔滔大河。
王匡勉强抵挡了一会,便带着几个亲卫向东逃了,只将自己的大纛留在原地,用以迷惑董兵。
胡轸挥军猛攻。
王匡军抵挡不住,丢盔弃甲,溃散而逃。
董兵杀的昏天黑地,大河为之染红。
不少王匡军的士卒无处可逃,思及豫州兵的下场,又不敢投降,只能转身跳入黄河,赌那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
东边三十余里,张新也在温县追上了韩浩。
从孟津到怀县,走温县是最快的。
温县北边,有着一条河流。
韩浩军正在渡河,突然打西边就来了一支骑兵。
这支骑兵全身铁甲,杀气奔腾。
仔细一看,中军大纛上绣五个大字。
汉宣威侯张。
“不好,中计了!”
韩浩大惊失色,“不曾想竟是张新国贼亲至!快!快!列阵迎敌!”
凄厉的喊声响起,正在渡河的韩浩军乱糟糟的开始列阵。
张新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
“提速!”
张新大声下令,“冲锋!”
典韦闻言挥动大旗。
黄巾旧部看到旗语,纷纷大声传达张新命令,猛夹马腹,提速冲击。
韩浩军猝不及防,在黄巾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下,瞬间被分割成了无数段。
“杀!”
负责驻守浮桥的一千董兵,听着东边隐隐传来的喊杀声,心生羡慕。
“我等也是倒霉。”
一名董兵坐在地上,兵器随手丢在一旁,悻悻道:“在南岸驻守了这么久,这好不容易有个立功的机会,却被派来守这劳什子的浮桥。”
“谁说不是呢。”
另一名董兵也叹道:“相国妙计,引得联军这帮草包自相攻伐,如今他们已是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兵马来抢浮桥?”
“也不知大都护是怎么想的,竟把我等落在这里。”
袁绍和张新打嘴炮的事,早就传遍了黄河两岸,就连他们这些小兵,都知道联军内部不和。
“行了行了。”
统领这支董兵的将领斥道:“都少说两句,战后相国不会忘了你们的封赏,再敢胡言乱我军心,小心军法从事!”
不过,这名将领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也颇是不以为然。
很快他就耐不住寂寞,跑去和董兵吹牛打屁了。
正在此时,一阵马蹄的轰隆声响起。
“这么快就完事了?”
董兵们羡慕的看着东方,准备等战友回来后,问问他们今日的斩获。
可是等了一会,东边并未有人过来。
“不对!”
董兵将领察觉到了异常,将耳朵贴在地上。
“骑兵不是从东边来的,是,是西边!”
将领大惊失色,连忙起身,“对方有五千骑兵!快,列阵迎敌!”
董兵不愧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即使在毫无防备之下,也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列好了一个防御用的圆阵。
马蹄声越来越近,大地的震颤感越来越强。
一支骑兵出现在他们眼前。
不是熟悉的西凉铁骑,而是穿着皮甲,留着髡头的胡人。
“是张新的乌桓突骑!”
董兵将领心中大惊,“我们中计了!”
居术领兵冲到近前,见董兵阵势严整,大声喝道:“骑射!”
乌桓突骑纷纷取下软弓,射向董兵军阵。
射完之后,前面之人向两侧散开,给后面的人让开道路。
董兵可不是联军中的那帮民兵,他们的经验何等丰富?
见箭雨来袭,圆阵外围的董兵举盾抵挡,内侧的董兵竖起长矛不断摇晃。
第一轮的两千五百支箭,只射倒了二三十个董兵。
大部分箭矢,都被董兵竖起的长矛磕歪了。
“居术大人,这样不行。”
徐晃找到居术,进言道:“君侯的命令是让我们尽快攻取浮桥,这样太慢了!”
乌桓人最近几年的表现很不错,也很忠诚。
但他们毕竟是异族,张新对他们无法完全放心,便派了徐晃过来,担任居术的副将。
如此既能弥补居术智谋上的短板,也有一个监军。
原本在张新的估算中,董卓应该会等到他和韩浩交战之后,确认无误再出兵才对。
因此抢占浮桥的任务,只能交给居术的乌桓突骑了。
张新的黄巾旧部,需要用来迷惑董卓。
若是早知道王匡的情报那么拉胯,还要袁绍派人送信才能反应过来出兵救援,他就亲自来抢浮桥了。
可惜没有早知道。
不过,居术也没有辜负张新的信任,听闻徐晃此言,开口问道:“依将军之见,当如何?”
(熬了个通宵,想把这段剧情肝完的,不行了肝疼,睡觉先,附个灵魂战场形势图)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董兵士卒拉着早已准备好的铁索,乘着小船渡河,敲下钉子,把铁索固定起来。
后续的董兵士卒沿着铁索乘船跟进,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抛锚固定渡船的位置。
很快,一排由渡船铺设的桥墩成型了。
接着董兵又在上面铺好木板。
这样,一座能够容纳大军行进的浮桥就架设完成了。
“进军,进军!”
胡轸部的先锋是华雄。
华雄见浮桥已经架好,迅速领着先锋两千骑兵过桥。
胡轸自领三千骑兵紧随其后。
最后是五千步卒。
剩下的一千步卒,胡轸让他们看守浮桥,保证大军归路。
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着十几里外的王匡军杀去。
华雄稍微绕了个弯,领着两千骑兵从王匡军的屁股后面插了进去。
王匡的注意力全在牛辅的身上,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已经降临。
直到大地震颤,轰隆声响起,他这才注意到有点不对。
“怎么回事?”
王匡微微皱眉,正欲派人前去探查,突然一名后军的士卒浑身带血,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明公!西凉铁骑来了!”
“什么!”
王匡大惊失色,“快!迎敌!”
然而,为时已晚。
华雄的两千铁骑,从背后插入毫无防备,又疏于训练的王匡军中,就犹如筷子捅豆腐一般,一下就打穿了。
胡轸的三千中军也赶到战场,从侧面袭击王匡军阵,与华雄两面夹击。
五千西凉铁骑冲入王匡军阵,横冲直撞,将他的军阵块状分割,冲得七零八落。
正在渡河的牛辅也趁机上压力。
没过多久,董兵步卒赶到战场。
一万五千阵型破碎的民兵,对上一万身经百战的西凉精锐,其中还有五千骑兵。
结局可想而知。
北边是华雄的两千骑兵。
西边是胡轸的三千骑兵,以及五千西凉步卒。
南边是滔滔大河。
王匡勉强抵挡了一会,便带着几个亲卫向东逃了,只将自己的大纛留在原地,用以迷惑董兵。
胡轸挥军猛攻。
王匡军抵挡不住,丢盔弃甲,溃散而逃。
董兵杀的昏天黑地,大河为之染红。
不少王匡军的士卒无处可逃,思及豫州兵的下场,又不敢投降,只能转身跳入黄河,赌那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
东边三十余里,张新也在温县追上了韩浩。
从孟津到怀县,走温县是最快的。
温县北边,有着一条河流。
韩浩军正在渡河,突然打西边就来了一支骑兵。
这支骑兵全身铁甲,杀气奔腾。
仔细一看,中军大纛上绣五个大字。
汉宣威侯张。
“不好,中计了!”
韩浩大惊失色,“不曾想竟是张新国贼亲至!快!快!列阵迎敌!”
凄厉的喊声响起,正在渡河的韩浩军乱糟糟的开始列阵。
张新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
“提速!”
张新大声下令,“冲锋!”
典韦闻言挥动大旗。
黄巾旧部看到旗语,纷纷大声传达张新命令,猛夹马腹,提速冲击。
韩浩军猝不及防,在黄巾骑兵强大的冲击力下,瞬间被分割成了无数段。
“杀!”
负责驻守浮桥的一千董兵,听着东边隐隐传来的喊杀声,心生羡慕。
“我等也是倒霉。”
一名董兵坐在地上,兵器随手丢在一旁,悻悻道:“在南岸驻守了这么久,这好不容易有个立功的机会,却被派来守这劳什子的浮桥。”
“谁说不是呢。”
另一名董兵也叹道:“相国妙计,引得联军这帮草包自相攻伐,如今他们已是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兵马来抢浮桥?”
“也不知大都护是怎么想的,竟把我等落在这里。”
袁绍和张新打嘴炮的事,早就传遍了黄河两岸,就连他们这些小兵,都知道联军内部不和。
“行了行了。”
统领这支董兵的将领斥道:“都少说两句,战后相国不会忘了你们的封赏,再敢胡言乱我军心,小心军法从事!”
不过,这名将领嘴上虽然这么说,心中也颇是不以为然。
很快他就耐不住寂寞,跑去和董兵吹牛打屁了。
正在此时,一阵马蹄的轰隆声响起。
“这么快就完事了?”
董兵们羡慕的看着东方,准备等战友回来后,问问他们今日的斩获。
可是等了一会,东边并未有人过来。
“不对!”
董兵将领察觉到了异常,将耳朵贴在地上。
“骑兵不是从东边来的,是,是西边!”
将领大惊失色,连忙起身,“对方有五千骑兵!快,列阵迎敌!”
董兵不愧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即使在毫无防备之下,也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列好了一个防御用的圆阵。
马蹄声越来越近,大地的震颤感越来越强。
一支骑兵出现在他们眼前。
不是熟悉的西凉铁骑,而是穿着皮甲,留着髡头的胡人。
“是张新的乌桓突骑!”
董兵将领心中大惊,“我们中计了!”
居术领兵冲到近前,见董兵阵势严整,大声喝道:“骑射!”
乌桓突骑纷纷取下软弓,射向董兵军阵。
射完之后,前面之人向两侧散开,给后面的人让开道路。
董兵可不是联军中的那帮民兵,他们的经验何等丰富?
见箭雨来袭,圆阵外围的董兵举盾抵挡,内侧的董兵竖起长矛不断摇晃。
第一轮的两千五百支箭,只射倒了二三十个董兵。
大部分箭矢,都被董兵竖起的长矛磕歪了。
“居术大人,这样不行。”
徐晃找到居术,进言道:“君侯的命令是让我们尽快攻取浮桥,这样太慢了!”
乌桓人最近几年的表现很不错,也很忠诚。
但他们毕竟是异族,张新对他们无法完全放心,便派了徐晃过来,担任居术的副将。
如此既能弥补居术智谋上的短板,也有一个监军。
原本在张新的估算中,董卓应该会等到他和韩浩交战之后,确认无误再出兵才对。
因此抢占浮桥的任务,只能交给居术的乌桓突骑了。
张新的黄巾旧部,需要用来迷惑董卓。
若是早知道王匡的情报那么拉胯,还要袁绍派人送信才能反应过来出兵救援,他就亲自来抢浮桥了。
可惜没有早知道。
不过,居术也没有辜负张新的信任,听闻徐晃此言,开口问道:“依将军之见,当如何?”
(熬了个通宵,想把这段剧情肝完的,不行了肝疼,睡觉先,附个灵魂战场形势图)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