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前尘往事纷至沓来
听婆婆问这些犯官都是从哪儿放归回来的。
叶银红回想这几日听到传言,叭叭就说开了。
“听说朝廷不止赦免了遭贬斥流放的犯官,连狱中的囚犯都放归了不少,除了犯下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等重罪的,还有那啥十恶不赦,遇赦不赦那批人,几乎都获释返乡了。”
见婆婆眸色凝重,她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扯太远了,赶忙补充道:“这些获释的犯人大多来自郡城和府城的牢狱,至于那些被赦免的官员,码头传闻都是从崖州和云州赦免回来的。”
“真的有从崖州回来的吗。”
叶银红点头:“反正都这么传的,说是那两个老大人当初流放到了极南边的烟瘴之地,有生之年还能活着回来,比起那些埋骨他乡的,算是很幸运了……”
梁青娥听着二儿媳在旁絮叨,目光却不受控地飘向码头方向。
那个老者在一众人的劝解下,情绪已经平复下来。
她看着这老者被几个后生搀上马车,看着马车缓缓驶离,神色是隐藏不住的复杂哀伤。
那年她主家获罪,府中丫鬟奴仆虽未入狱,却难逃被押往草市当众发卖的命运。
好在被差役暂时圈禁期间,她叔婶打听到了如她这般的奴仆的处置安排。
因她只是贴身伺候的丫鬟,花名册上又明确记载是从外头买的,且从未参与过府中事务。
因此能在发卖前,允许家里人先行赎身。
她主家不是本地人,府里不少下人都是赴任后管家从人牙子手里签买的,发卖前一日,唯有她的叔婶匆匆赶来。
她的身价银子是二十两,叔婶银钱不够,又往婶子娘家求借了银钱,这才凑够数目,将她领回来。
在她赎身归家后,为报林家援手之恩,也因当时的梁家实在无力还银,她便以身偿债,嫁给了林青山。
这男人真的待她很好,他们成婚后,他甚至还借着去她娘家走亲戚的名头,和她叔婶前去临县打听她主家的情况。
记得当时他回来说,她主家家产全部抄没,所有主子,全发配到崖州。
崖州啊,小姐偶尔提及这地方,说那里是天之涯海之角,是天的尽头。
是律法照不到的地方,是荒蛮之地。
那里没有圣人之言,没有道德约束,是极穷极恶之所在,说朝廷派去镇守的官员,很多殒命在了那处。
那年抄家流放,小姐才将将十七岁,夫人三十三岁的生辰都没过。
当年的她才只有十五岁,如今的她土已经埋到脖颈子,已经有五十五岁。
仔细算算,当年离散,至今已有四十年之久。
四十年啊,青丝变白发,她的大孙女都已经长到了她当年的年纪。
崖州山高水远,烟瘴遍布,老爷夫人和小姐皆是有罪之身,他们真的能挨过去吗。
前尘往事纷至沓来,想到这,梁青娥的心猛的就是一颤。
“阿奶,你怎么哭了。”
梁青娥听到乐宝的声音,猛然回神,她抹一把脸,手心满是潮湿水渍。
“阿奶没有哭,是风太大,迷了眼睛。”
梁青娥安抚乐宝几句,望向担忧瞧着自己的二儿媳,一字一顿:“你可知,这几日赦免回来的官员里,可有姓冯的老大人。”
姓冯的老大人,叶银红思索片刻,摇了摇头。
梁青娥叹口气,终究是她奢望了。
多少堂堂正正走马上任的官员都回不来,更遑论身背罪名的老爷了。
叶银红见婆婆面上浮起失望,赶忙解释:“娘,我的意思是,我也不晓得那几人里面有没有姓冯的大人,毕竟是官老爷,咱们小老百姓回避都来不及,哪敢上前打探。”
忽然,她一拍大腿,叫道:“虽我不知道那些回来的人里有没姓冯的,但那天不是哭晕一个吗,我听有人喊他藤老,这个姓我还是头一回听见,所以记得特别清楚。”
姓藤的老大人,梁青娥搜肠刮肚,努力回忆当年和老爷结交的人里,有没有姓藤的大人。
饶是她绞尽脑汁,都毫无头绪。
她当年在后宅女眷身边伺候,等闲接触不到二门外的人和事。
况且,当年的她也不曾留意这些,对于老爷在官场上交好、或是交恶的官员,她实在是一无所知。
“哐哐哐……”
码头上,铜锣声突然响起。
“呀,力夫们下工了。”
叶银红叫一声,赶忙去煮面。
林辉十分乖觉,忙就往灶膛里添柴烧火。
大锅里的水是烧开过的,不过刚添了两把柴,水就咕嘟咕嘟冒起大泡来。
眼看着力夫们走到近前,梁青娥留下能帮着端碗收拾的大壮和二壮,便喊三壮领着弟弟妹妹们,去棚子后看大黄吃草,省得碍事。
“阿奶,我也留下干活,小辉哥烧火,大哥二哥给客人端饭,那我负责收面钱,你说成不成。”
叶银红刚把面条下进锅里,闻言就笑了:“你说收面钱,那二婶问你,要是这个客人连吃三碗面,该收他多少铜子。”
“二婶,咱家的面还是八文一碗吗。”
见二婶点头,乐宝掰着手指头就算了起来。
三五息后,就有了答案:“二婶,是二十一个铜子,对是不对。”
叶银红一脸惊奇,冲乐宝竖了个拇指。
艾玛,这小丫头脑瓜子还真好使。
她还是面卖的时间长了,天天和面钱打交道,才能一下子说出两碗三碗四碗面的价格。
这会儿要是让她算七八碗面的面钱,她还得掰着手指头算上一会儿才成。
自打麦收后,食铺里的面,便又从汤面变成了凉面。
力夫们满身汗酸味,一个个光着膀子,拎着汗湿的衣裳便往各个食铺走去。
等一拨人来到红鲤面摊坐下,这才看见食摊最角落的位置,坐着个眉目如画,玉雪可爱的小姑娘。
看看小姑娘,再瞅瞅自己裸露在外的光膀子,这些皮脸晒的黝黑的汉子们,一个个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面条煮好捞出,过凉水洗几遍,再捞进一个个大碗里,加黄豆芽,黄瓜丝,再淋上秘制酱汁,最后再点缀一撮鲜嫩荆芥……
一份凉面就成了。
大壮二壮把一份份凉面端到各力夫们面前,再把老娘炸的辣椒油端到各桌上,由着客人们随意添加。
凉面当前,力夫们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很快忽略了食铺里还有个小姑娘眼神灼灼盯着他们。
林家凉面有两绝,一个就是调拌凉面的秘制酱汁,一个就是面前桌子上,炸的火辣喷香的辣椒油了。
也不知这林二嫂怎么做的,他们也曾偷偷观察过,回去告诉给家里婆娘知道,不管是酱汁还是辣椒油,做出来的总不对味。
辣椒油红艳艳,香辣辣,就算最不能吃辣的汉子,都忍不住舀一点掺进面里。
那爱吃辣的,更是直接舀一大勺倒进碗里,拿筷子格拉格拉,一口进嘴,那就一个字:“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