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逻辑悖论

这场戏讲述的是,栀子陪父亲参加一个慈善拍卖会,突然看到了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生命马上走到尽头的拍卖品——令瑶。

因为两人长得一样,栀子便让父亲把令瑶拍了下来。

读取了令瑶的记忆后,栀子被令瑶和郭朗的爱情所感动,穿越时空去到令瑶穿越的前一年,也是郭朗20岁生日的那天。

她想和郭朗见上一面,之后便会立马离开,马不停蹄的穿越到,令瑶为救郭朗在地震中死亡的那天。

其实第一次看这个剧本时,姜明月是觉得这个本子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但看到第二遍,第三遍后,姜明月就发现剧本的逻辑没有问题,是她没有理解。

这其实可以解释为,导演和编剧玩了个帽子戏法,把发生在两个平行时空的事,穿插交替剪辑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看似有逻辑悖论,其实观众二刷,三刷就会发现电影的逻辑是顺畅的。

按时间线来推。

在令瑶和郭朗故事开始的前一年,是来自未来2133年的女主角栀子。

在复制了机器人令瑶的记忆穿越,然后在郭朗生日那天赴约。

然后和郭朗度过美丽的夜晚,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和话,这里就是今天晚上,姜明月和俞洲要演的戏份。

这些记忆,都是后面原配机器人与郭朗发生的故事,这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见。

那段让栀子让郭朗闭眼说1000秒,不能睁眼看她离开的背影。

姜明月认为,剧本虽没明说,其实这里就是已经在暗示,栀子也已经喜欢上郭朗了。

这为后来埋下伏笔,同样喜欢上栀子的郭朗,才会期待下一年,在同样的地方还能遇见只有一面之缘的栀子,和她过生日。

然而对方其实没有来,并且郭朗还中枪了,中枪后郭朗中了彩票,因为思念栀子。

他就花了毕生时间,做了一个和栀子一样的机器人。

但可惜那时的郭朗已经老了,并且因为中枪事故残疾,所以他把机器人送回过去。

也就是自己中枪,也是自己过生日的那天,保护他。

这是郭朗和令瑶的第一次相见,也是导演和编剧设置的巧合点。

郭朗和栀子第二次相见,就是大地震后,令瑶拼死保护了郭朗,在郭朗找到机器人残骸时候。

栀子出现,并且决定与他生活在一起。

至于郭朗中彩票制作机器人,和大地震后修复机器人属于两个平行时空,并不矛盾。

如果没有第一段栀子穿越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机器人。

没有后来的机器人,和郭朗一起生活发生的故事,也没有栀子读取记忆要去穿越。

这个电影就很好说明了,转世之后或者是其他平行时空,有一模一样的人和故事。

来自远方,只为赴你一面之约。

这部电影应该就是,两个平行时空发生的事的穿插交替,有点烧脑,但也不到难以理解的程度,多看几遍就很容易弄明白。

这个时间节点的栀子,正是刚刚接收令瑶记忆,又因为两人的长相一样,共情最强烈的时期。

才会对郭朗说出那些莫名其妙的话,做出那些莫名其妙的事。

姜明月和俞洲,在指定的位置站好,随着场记清脆的打板声响起,好戏正式上演。

这这场戏还有一个,等会再拍的戏的前情提要——栀子和郭朗吃霸王餐一起逃单的情节。

现在就是两人逃单成功后,栀子一言不发走在前面,郭朗自那一眼钟情之后,他的世界便只剩下那美人的身影。

镜头里,俞洲饰演的郭朗,机械地迈着脚步,跟在栀子身后,心中像是有无数只小鹿乱撞。

随着路途的推进,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渐渐涌上心头。

直到栀子站在他家门口,他仿佛瞬间被抽空了所有力气。

内心在狂喊:

“这怎么可能?命运的丝线竟如此奇妙地将她引到了我的家门口,难道这就是上天赐予的缘分?”

他的目光在栀子和家门之间来回穿梭,心中满是激动、疑惑与期待。

他的心随着栀子的身影起伏跌宕,每一步都像是走在云端,既虚幻又真实。

光影交错间,栀子的裙摆轻轻摇曳,似一朵盛开在途中的幽莲。

当看到栀子停在自己家门口时,他的心跳几乎停止了一瞬。

一种强烈的情感如汹涌的波涛在内心翻腾。

“我是在做梦吗?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人,竟然来到了我的世界入口。

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爱的奇迹?”

随着戴笠一个手势打出。

准备好的鼓风机启动,门上的铜环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是在欢迎这位不速之客。

郭朗紧紧盯着栀子,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惊喜、有爱意、还有一丝忐忑,仿佛害怕这一切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梦境。

可就在他沉浸于这奇妙的际遇时,栀子倏然回眸,眼角泛红,眉梢凝着控诉。

似嗔似怨地瞪着他,仿佛要将满腔委屈化作利箭射向他:

“他就是在这里。。。”

这时的郭朗还有些不明所以,他上前一步站在栀子身旁,关怀的看着一见钟情的女孩。

他没有贸然开口,只认真的倾听。

“搂着我的肩膀。。。”

察觉到郭朗的动作。

姜明月按两人之前的排练,转过身,两人面对面站着,泪眼一下就充满整个眼眶,要落不落的看着郭朗。

“吻了我。”

“后来就说我变得越来越惹人厌。”

边说边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像是在质问,像是在向眼前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郭朗,讨要一个说法。

“吃相难看,莫名其妙。”

郭朗一步步后退,栀子一步步逼近。

“还说受不了我走路的样子。”

这场戏是很典型,只有一个人输出,另一个沉默的戏码。

主要的情感带动全靠输出方,输出方立起来,这场戏才能立起来。

而姜明月无疑做得很成功。

看现场的众人被姜明月的情感带动,看俞洲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个不知好歹的渣男,显然她做到了。

特别是赵然,她刚刚经历了男友劈腿,此时更是对姜明月充满了怜惜,仿佛代入了自己,恨不得冲上去梆梆给俞洲两拳。

随着戴笠喊停后,片场陷入短暂的寂静,众人也从沉浸式代入感满分的表演中脱离。

紧接着是戴笠由衷的赞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