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敞开嗓子说
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张硕便阴沉着脸走进了办公室,重重伸手敲了一下桌子:“河滨镇这个项目,是前任局长留下的问题,但解决问题是我们的责任。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
“现在,我要求大家立刻召集负责项目审批的工作人员过来,好好给我梳理梳理,到底该怎么改善!”
“不管是外勤的,还是请假了的,全部都给我叫过来!”
气氛,一下就紧张了起来。
还好。
县发改局的效率,不低。
大概四十分钟后。
发改局的会议室里,顿时坐满了人。
张硕拿着一份文件,一一核对在场人员的名字,如同大学时期点名一样,一个接一个的盘完了发改局的部门编制。
行政编28人,事业编15人。
综合规划科?、项目投资科、产业发展科、能源管理科、价格监测科、经济体制改革科、招投标管理办公室……
加起来一共,就这么些人。
这明显是减编过后的人数。
但张硕并不觉得奇怪,发改局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计划委员会,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县里的经济出现了多次动荡,减编是迟早的事情,特别是被划入江州市代管的时候,上头的领导明显就是打算要精英不要绿叶了。
除此之外,还有8名左右的编外人员,比如数据分析师、档案管理员、厨师等等……这些可以不算在内。
再就是,领导层了。
张硕这个党组书记和局长,负责主持局里的全面工作。
另外,有正科级别的党组副书记兼副局长,叫做李卫国,今年50岁。
党组成员、副局长周雨桐,今年37岁,分管能源科、价格科。
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也就是刚才在办公室里翻阅文件的老人,叫做陈启明,今年55岁,是发改局里性格最古怪的人,但能力很强,是个数学专家,局里的规划和改革,都要靠他的调研和支持。
通常来说,这样的人,一般很快就升上去了,不至于55岁还在这个位置,张硕特意看了一眼他的档案,就发现不对了。
记过两次,记大过一次,原因都是跟领导吵架,最严重的还把那个姓涂的局长给打了。
这么一个总经济师,上不去的原因,居然是人情世故做不到位!
张硕倒是挺满意的,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样的人才,才能改变局面。
提不上去,估摸着也是因为老一辈的那套官僚主义,认定这样的人要是身居高位,很难管理好手下的人,也没办法把资源和优势发挥到最大。
除却这些之外,张硕在开会之前,还了解了一个重要的东西。
年度配额资金。
办公经费,470万。
专项监管资金,2.3亿。
每年,都会给发改局拨款这么多钱。
在张硕看来,这笔钱不少,但想要彻底改变这四个镇加起来6、7万人口,以及落后的情况, 那真是不值一提了。
能够维持好基础,就已是不易。
更不谈。
想把这笔钱花在刀刃上。
会出现什么问题。
“人都到齐了吧?”
梳理好脑子里面的想法,张硕看了一圈会议室,比镇政府大上不少,人人都能够坐下。
有科员主动开口说道:“张局,咱们李副局和周副局都还没来,他们今天都出去会见外商了,特意让我跟您打声招呼。”
张硕点点头,盯着这位同事说道:“有劳你让他们尽快赶回来,我就在办公室里等他们,今天发生的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可能就是民众遇见了不公平的事情,找上门来要个解释。”
“往大了说,一个不慎就要出人命,要不是我来的及时,今天发生了命案,我们发改局的名声,可就要毁于一旦了。”
那名科员似乎意识到了紧急,赶紧点头:“是是,张局,我这就通知他们!”
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一回事,事实如此,也是一回事,不管你在外面有什么任务,局里出了大事,都得第一时间赶回来。
当然。
来之前。
他得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我简单向各位说明一下,刚才谈论的事情……”
张硕把前任涂局长留下的隐患,给现场的工作人员们简述了一遍,并且用一副追责的口气询问:“这个项目是谁批的?”
“除了涂局长,你们肯定有人评估了后果,我相信一个偌大的县发改局,不可能想不到这会对渔业带来什么影响。”
工作人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科员小声说道:
“张局,其实……这个项目当时是县里重点推进的,说是能快速拉动经济,所以很多环节都简化了,主要还是由涂局长牵头。”
“我们
也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办事。”
“咱们的陈总经济师,当时还在会上提醒过涂局长,他表示会派人过去盯着,如果有违规排放的,一律按照罚款处理!”
坐在一旁没说话的陈启明,跟着点头,扶了扶眼镜。
张硕眉头紧皱,倒是没有继续出言责怪,而是沉声说道:
“快速拉动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百姓利益为代价,这一点我想各位心里都知道,不是说什么牺牲小我成了大我,受苦的始终是百姓,不可取。”
“请负责这一块业务的同志,去联系环保局,让他们即刻对工厂排放进行严格监测,出具详细的污染报告。”
“同时,三天内安排农业技术专家前往河滨镇,实地考察适合海水养殖的区域,为养殖户制定转型方案。”
“至于养殖户因污染遭受的损失,希望咱们能安排一些人手过去进行统计,然后汇报给我,我来争取县里的专项补贴资金,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这就是我的方案,各位同志,有没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
张硕面带笑意的看着他们:“有什么说什么,我初来乍到,本应该向你们请教,你们都知道我是什么路子,一个乡下上来的党委书记,未必有你们熟悉业务。”
“都敞开嗓子,说一说。”
“过了这村儿可就没这店了。”
喜欢权利巅峰:从狱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