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一单生意来
老两口吃的很满意,老爷子来了几分兴趣,轻声说:“等改天我问问老三,这是哪个朋友寄来的,可真是厉害啊。”
“我们老家伙研究好久,都没实践成功,这个人居然成了,还比正常气候瓜果的味道更好。”
“嗯,确实味道不错。”
温婉回到屋内后,把篮子放在高一点地方,省得孩子们一下子吃太多,到时候肚子又要不舒服了。
林萧吃完后收拾好,洗漱了下回到房间里,看着地铺眼巴巴看着:“媳妇天气冷了,我能上床睡了嘛。”
“地上冷,我这样会生病得。”
“……嗯,你上来睡吧,对了送你水果的人是谁啊,怎么会送你这样的好东西,还送了这么多。”
“这要是买的话,一篮子少说二三十块钱。”
林萧咂舌:“多少?不是,这个东西这么贵嘛,我一个月工资才一百,那岂不是直接吃了五分之一,不对我还给了其他人草莓葡萄。”
“那两箱子怕是值我一个月工资,那家伙还真是大气得很,这兄弟仗义。”
温婉没好气道:“人家仗义,你下次也寄点特产过去,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不然时间长了人家才懒得搭理你。”
林萧躺下来,把人直接抱在怀里。
“好,我知道了媳妇。”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内
郝主任笑得跟弥陀佛一样,眼睛直勾勾盯着一个方向,一脸和善道:“林萧,有件事我想跟你商议下。”
“过几天米国外使要来咱们这,这肯定要好好招待吧,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了面子,所以我的想法是,你再买些水果回来。”
“苹果太常见了,上次那个葡萄草莓就不错,肯定能给咱华夏涨面子。”
众人齐刷刷看过来,眼神带着好奇。
林萧扯出一个笑来:“好,我尽量跟他商量,但那人不太好说话,要是对价格什么不满意的话,是买不到的。”
郝建国笑眯眯道:“价格没问题,只要咱们这个面子保住,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脸,让他们天天说我们华夏物资匮乏没好东西。”
“这该有的招待,还是需要有的。”
“嗯,我联系下他,外使团多久能到。”
“三天后。”
林萧喃喃着:“三天,这时间太赶了,要是寄快递的话肯定来不及,看样子只能送来或者去买。”
“我问问看他怎么说。”
散会后林萧打了个电话,很快那边接通了,是熟悉的那道声音。
【喂,你送来的草莓葡萄我收到了,非常好吃谢谢。】
【没事,你寄来的奖金我也收到了。】
【其实还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下,三天后有外使团来我们这,领导的意思是买些葡萄草莓,你那可有多余的卖给我。】
【我还有其他果子,你们要买嘛,价格上可能有点贵,要是接受不了不勉强。】
【可以,价格方面你来开。】
【好,草莓葡萄都是三块钱一斤,柿子是一块钱一斤,其他水果都是常见的李子,杏子梨子之类都是一块钱一斤。】
【我去问问领导,没问题后我们就下单,但只有三天时间要寄快递来不及,你看看能不能叫两个人送过来。】
【没问题,只要价格合适可以送过去。】
【好的多谢。】
林萧是个性子急得,去问过没问题后,立马下单。
【草莓十斤,葡萄二十斤,其他水果都来个十斤吧,你算算钱多少,东西送到一次结清可行。】
姜衡知道林萧为人,也答应得爽快,只要这次口碑立起来了,以后果园就搞私人走单,卖一单的利润都有百分之八十了。
双方约定好时间后,姜衡那边去了果园,用灵泉水催熟果子,又让家里人忙活起来,装订好木箱子。
这次他要带老二老三去,没办法,那些东西他一个人扛不动,要掩人耳目的话灵珠空间也不能用,只能靠人力带上车。
饭桌上,姜一帆听说要去首都,压抑着心里的激动:“大哥,你说真得嘛,这次去交货你愿意带我去。”
“不是带你,是带你们去。”
“你跟老三都一起去,上百斤的水果加上箱子,我一个人搬不动,正好带你们出去见见世面。”
姜朗差点跳起来,嘴咧到耳后根了,终于有理由不用去上学,大哥真是厉害啊,这么快就接到首都的订单了。
“哈哈哈,我也能去首都了,我长这么大除了去镇子上,还从来没去过别的城市呢。”
“大哥,你说首都有什么啊,是不是比我们这要繁华很多,那以后我们是不是……”
姜衡凉凉扫了他一眼:“这次去是让你们送东西去,我们是去送货明白不,不是让你们去玩的,要多看多想少说话。”
姜朗连连点头:“恩恩,大哥你放心,我觉得乖乖听你的话,你说东我绝不往西。”
“出门在外一切听我的,要是走丢了可找不到你,真丢了的话去找公安明白不,家里地址记清楚了。”
“知道了大哥,你就放心好了。”
姜衡不知想到什么,随口提醒道:“这件事不要说出去,问的话就说我们去云城了,不要说得太详细知道嘛。”
“老头子尤其是你,多注意点,这次生意做成后赚钱分你们,要是被人知道了坏我事,你一毛钱别想拿到。”
姜卫民没好气道:“知道了,我虽然对你爷奶是孝顺多了点,但我也希望你们好啊,你们好了,我们以后养老才有指望。”
“不会对外说得,万一有人坏事多不好。”
“嗯,你知道就好,做成事之前要保密,做成了也不要到处说,除非有价值利益交换,不然一张嘴只会招祸患。”
姜衡神色平静道:“我之前在报纸上看到,有私人开养猪场,第一年就赚了三四千块钱,第二年猪就被人下了老鼠药都死了。”
几人骇然:“是村里人做得嘛。”
“嗯,是亲戚眼红下药的,所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生意要是能成,咱们就未来三年内必成万元户。”
“好,我们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