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精锐对垃圾的战斗下
第一波百枚陶雷划出抛物线时,联军盾兵还在疑惑地仰头。
"轰——"
爆炸声连成持续十秒的雷鸣,铸铁破片在密闭盾阵内疯狂反弹,碎肉和盾牌碎片一起飞起。
有个被气浪掀翻的盾兵还没爬起来,就看见自己断裂的左臂正躺在血泊里抽搐。
第二轮陶雷落下时,幸存的盾兵终于崩溃了。
有人丢下盾牌尖叫着往后跑,却被自己人的长矛捅穿后背。
禁卫军踩着还在蠕动的残肢前进,刺刀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寒光。
"跪地者不杀!"
这声怒吼像瘟疫般在联军中蔓延,第一个丢下武器的士兵引发连锁反应,金属坠地声此起彼伏。
有个联军千夫长举剑想阻止投降,下一秒就被三发子弹同时命中胸口,倒下去时眼中还凝固着难以置信。
秦大在指挥台上看着禁卫军分成数十股铁流灌入敌营,每支小队都像有独立意志的毒蛇,时而聚合撕开防线,时而分散围剿残敌。
有个满脸是血的联军将领带着亲卫队反冲,禁卫军立刻自然形成三面包围,后排士兵单膝跪地完成装弹,三支步枪齐射的烟火将那群勇士打成筛子。
营区中央突然爆发出更大的混乱,辎重营的骡马被爆炸声惊得挣脱缰绳,拖着燃烧的粮车横冲直撞。
有个吓疯的联军士兵竟然跳上马背想逃,却被一发流弹掀翻天灵盖,无头尸体随着惊马一路泼洒脑浆。
整个联军已经全部溃散,无数人争先恐后的向后面逃窜,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前后左右都已经被合围,能够逃走的机会已经非常渺茫。
那个陈姓老者站在高处,俯瞰着四处溃散的联军,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和叹息。
这场战斗的全过程,他都历历在目。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联军的失败,更是江南地区所有既得利益者的末日。
无论是那些大小世家、权贵,还是地主豪绅,他们的命运都已注定。
因为从禁卫军的冲锋中,老者清晰地看到了夏国的决心。
他们显然已经不再愿意与自己这些人进行沟通,既然武力可以轻易地夺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又何必再费口舌呢?
“老太爷,我们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老者身旁的一名武将打扮的人焦急地喊道。
然而,老者却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走?走去哪里呢?老夫如今已是无处可去了”。
他心里很明白,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根本无法承受急速的逃亡。
如果真的选择逃跑,恐怕还没等到达安全之地,他就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在路上。
就在这时,老者心中突然一动,想起了一个人——三房的陈瑞。
他连忙问道:“三房的陈瑞呢?还有那几家的人,他们在哪里?”。
“这个小的不知道,他们五人带着一些人出营后就不见了”。
老者的眼睛微微眯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但仅仅是一瞬间,他便又恢复了平静,仿佛刚刚的疑虑只是一闪而过。
毕竟,陈瑞终究是陈家的人,能够逃过这场大难也算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还能在关键时刻为他们说上几句话。
然而,就在老者提及陈瑞的同时,陈瑞和他的四个同伴也正在谈论着他。
不过,此时的他们并不在大营内,而是身处大营外三里处的一座小山上,远远地眺望着远处的战场。
“联军已经完蛋了,能够逃出去的恐怕没几个”,一直沉默寡言的文震云突然幽幽地说道。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间回荡,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哀伤。
陈瑞却显得有些不以为然,他嘴角微扬,冷笑道:“这是必然的结果,夏国的强大,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我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呢?这些乌合之众,哪里会是夏国的对手?”。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王路插嘴问道,他的目光紧盯着远处的战场,心中的慌乱愈发明显。
不仅是王路,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有些心慌意乱。
他们虽然与夏王达成了某种协议,但谁也不能保证夏王会信守承诺。
如果夏王突然反悔,要将他们这区区三百余人一举消灭,根本就不是很难的事情。
就在此时,一支十余人的队伍朝这里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一个年轻人。
陈瑞定睛凝视,仔细端详了一番,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如释重负地说道:“看,接我们的人来了,大家把武器都放下吧,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听到陈瑞的话,那几人的护卫们面面相觑,犹豫片刻后,还是纷纷将手中的武器缓缓放下。
毕竟事已至此,他们这些人手中的武器已然失去了作用,因为夏军早已在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内布下了天罗地网,他们插翅难逃。
此时,那位年轻人迈步上前,面带微笑,拱手施礼道:“各位,请随我一同走吧,这里很快就要开始进行清理了”。
陈瑞见状,赶忙回礼,然后开口问道:“不知我等要前往何处呢?”。
年轻人微微一笑,回答道:“自然是去南京城啦,各位此次任务圆满完成,大王有令,你们皆可算是有功之臣”。
听到这话,陈瑞等五人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他们全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夏王的信誉众人皆知,他向来言出必行,从未有过失信之举,如今看来,他们此番背叛也算是有所值了。
从这一点便可看出,这五人显然已经投靠了夏国,那么联军的一举一动想必也都被传递给了夏国。
如此一来,如果联军还能不败,那可真是天理难容了。
夕阳西下,整个战事已经落下了帷幕,不,应该说整个抓捕已经落下帷幕,到处都是尸体,也到处都是蹲着的俘虏。
好在夏军非常有抓俘虏的经验,加上这些人已经被杀怕了,因此战场上到处都能看见一个班看押上千人的场面。
秦大带着百余名亲兵四处巡视,看完战场后,他预估了一下,正面的两万人起码杀死了上万人,俘虏起码也有五六万。
至于剩下的,相信他们也跑不远,在抓俘虏方面,夏军可是驾轻就熟,相信他们应该都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