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开端
秦思源稍稍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然后缓缓说道:“这次江南之战,说到底是我们族群内部的一场内战”。
“所以,在战斗中,尽量避免造成过多的杀戮,对于那些可以俘虏的敌人,就尽量俘虏他们”。
说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因为新江南的建设,还需要他们的力量”。
秦思源的这番话,让武官们先是一愣,随后便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这其实也是夏军长久以来所秉持的一个传统。
在战场上,夏军通常不会过度地杀戮敌人,除非得到军部明确的指令,否则他们更倾向于将敌人活捉,而非直接将其置于死地。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俘虏会得到优待。
恰恰相反,他们所面临的命运往往十分凄惨。根据秦思源的规定,这些俘虏至少都要被判处一到三年的苦役。
而且,由于苦役环境的恶劣和劳动强度的巨大,许多俘虏都难以坚持到三年期满,最终在苦役中丧命。
在这一点上,秦思源一点都不圣母,他坚信,无论这些人与自己作对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是敌人。
如果对敌人过于仁慈,那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毕竟,战争本就是残酷的,对敌人的仁慈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秦思源并没有过多地长篇大论,只是简单地鼓舞了一下士气,便结束了这次战前动员。
一众武官飞快的赶回自己的营地开始战前准备,所谓的江南联军虽然是群垃圾,但是该做的准备必须做好。
次日,东方刚泛起鱼肚白,晨雾还未散尽,夏军大营已经活了过来。
铁甲碰撞声、马蹄踏地声、兵器出鞘声交织成一片。
没有喧哗,没有混乱,六万余大军如同精密的机械般运转着。
伙夫们早已熄灭了炊烟,辎重兵将最后一批箭矢装车,骑兵们默默检查着马具上的每一根皮带。
秦思源站在三丈高的点将台上,他今天身穿黑色军服、身姿笔挺,腰挂军工厂特意给他打造的长剑,显得非常威武。
"夏王旗——起!"。
九丈高的旗杆上,黑底金纹的王旗突然展开,旗面上狰狞的白虎仿佛要破空而出。
旗角缀着的三十六枚铜铃同时震颤,清越的铃声竟压过了万千兵甲的喧嚣。
最先开拔的是左右两翼的丙种军团,四万穿着新型铠甲的步兵如潮水般分流,他们以连为单位排成阵型前进。
昨日已经把战术安排妥当,这四万人会分成两部分前进,直接穿插到江南联军的后面。
然后等中军正面击溃江南联军后,这四万人就负责合围,争取尽可能多的抓捕俘虏。
"大夏!",不知哪个武官突然率先吼了一声。
"大夏!"。
“大夏”。
“大夏”。
四万人同时应和,声浪震得旗杆上的铜铃嗡嗡作响。
前排士兵突然用刀背敲击盾牌,金属撞击声如同惊雷滚过大地,这是夏军特有的出征礼——以敌颅为祭,以鲜血为酒。
中军阵前,一万禁卫军静立如林,这些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兵,清一色披着蜀锦披风,身穿黑色紧身军服,人手一把步枪,腰缠子弹袋。
他们不需要呐喊,只是沉默地将步枪拄地,目光坚定的望着远方。
秦思源的嘴角微不可察地动了动,然后朝前进的士兵行了一个军礼。
战鼓声就在这时炸响。
十八面巨鼓架在四轮车上,赤膊的力士抡起包铜鼓槌,第一声就震落了营墙上的霜花。
鼓点起初缓慢如心跳,渐渐加速成暴雨,最后变成连绵不断的雷鸣。
"大夏!"
"大夏!!"
"大夏!!!"
士兵们听到这激荡人心的战鼓,不约而同的再次大喊,每个士兵经过高台时都用崇敬的目光看着上面那道高大威武的身影。
这些士兵大多出身贫寒,来自普通的农家。
在夏王尚未崭露头角之时,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常常面临着饥饿和寒冷的困扰。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承受地方乡绅恶霸的残酷压榨,生活可谓苦不堪言,甚至比死亡更为可怕。
然而,当夏王崛起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夏王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分配了土地,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更重要的是,夏王还一举击溃了那些长期欺压他们的恶霸。
为他们讨回了公道,让他们终于能够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地做人。
正因如此,当夏国发布征兵令时,出现了远超预期的热烈响应。
这并非是因为夏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鼓动,而是因为所有百姓都对夏王充满了狂热的拥戴之情。
秦思源凝视着这些狂热而忠诚的士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
他的眼眶渐渐湿润,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深厚的爱戴和拥护呢?。
在这一刻,秦思源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些跟随自己的人们得到一个好的结局。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决不能辜负这些士兵们的信任和期望。
大营与江南联军的驻扎地相距约三十余里,如此大规模的夏军调动,自然是难以完全隐瞒的。
不过,秦思源相信,凭借夏军的速度和机动性,完全有可能打江南联军一个措手不及。
只因为夏军的训练非常严格,哪怕是丙种军每天早晚十里武装越野也从没有停过。
秦思源心里非常明白,这个时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就是骑兵也非常难得,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军队的速度呢?
那就只有让他们有一副好身体,有一双超出常人的双腿,这样才能实现很多后世的战术。
四万军队很快离开,秦大走上高台,“大王,末将这就出发了”。
秦思源点点头,“去吧,不过中军速度不用太快,给两翼部队争取更多的迂回时间”。
“末将遵命,一定会以堂皇之势向江南联军碾压过去”,秦大立正行礼,大声的说道,显然理会了其中的意思。
秦思源看着已经远去的军队,目光好像穿越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江南联军的军营,心里想到,征战天下的步伐就从这里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