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军营问策上
正是因为有他这个内应的存在,夏国在江南地区的一系列行动才能够如此顺利地进行。
至于傅淑训为何会背叛明朝,转而投向夏国,其中的缘由恐怕只有他自己最为清楚,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曲折和秘密的故事。
没过多久,傅淑训便在士兵的引领下走进了营帐。
他的目光刚一触及营帐内的景象,便立刻被正中央那个端坐的年轻人吸引住了。
无需旁人介绍,傅淑训便心知肚明眼前之人的身份。
毕竟,在这中军大帐之中,除了夏王之外,又有谁敢如此堂而皇之地坐在正中央呢?
“见过夏王殿下!”,傅淑训快步上前,拱手作揖,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
“傅大人不必多礼,请坐吧”,秦思源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地说道。
待傅淑训落坐后,秦思源关切地询问道:“老人家身体可曾安好?”。
“多谢殿下关怀,现已痊愈”,傅淑训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
秦良玉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观察着这一切。她心里很清楚,有些事情是不能深思的,因为仅仅从这简短的几句话中,就已经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这位是秦老将军,相信你一定听闻过他的赫赫威名。”秦思源继续向傅淑训介绍道。
傅淑训闻言,赶忙再次行礼,恭敬地说道:“见过秦将军。”然后,他又补充道:“秦将军的大名,傅某自然是如雷贯耳。”
秦思源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说道:“好了,不必多礼。现在,你给我讲讲南京城目前的状况吧。”
傅淑训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挺直身子,回答道:“回殿下,南京城如今可谓是人心惶惶,但基本上已经没有人再有抵抗的念头了。殿下您可以随时接管南京城。”
秦思源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戏谑的笑容,追问道:“哦?可我记得年前的时候,不是还有很多人态度强硬得很吗?”
傅淑训嘴角也泛起一抹苦笑,缓缓说道:“呵呵,江南地区已经太平了这么多年,那些人在富贵温柔乡里沉醉太久,早就失去了应有的血性。”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而且,江南这些年武备废弛,一些地方的豪绅们把百姓们当作猪狗一般对待,自然也不会有百姓愿意支持他们”。
他说的这个才是真实的江南场景,明末江南地主对百姓的剥削极为残酷。
他们通过高额地租盘剥农民,通常收取收成的五成以上,遇灾年也不减租,还常附加“脚米”“斛面”等额外勒索。
同时,地主勾结官府,利用苛捐杂税转嫁负担,百姓稍有拖欠便遭鞭打催逼,甚至被强夺土地、家产。
许多农民因无法承受剥削,被迫沦为佃仆,失去人身自由,世代受地主役使。
此外,地主还垄断当地资源,操控物价,在荒年囤积居奇,以高价售卖粮食,导致大量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饿死,加剧了社会矛盾。
这些都是明末的真实写照,这还是江南,物资相对比较丰富天灾不严重,其余地方那还更惨,尤其是陕西等地。
很多史书上把这些一笔带过,就一句“天灾、百姓易子而食”,但是到了现实才知道会有多残酷。
秦思源略微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本王并不忌讳谈论这个问题,事实上,本王确实未曾经历过饥饿之苦”。
“然而,这并不妨碍本王真正地去理解和感受那些普通百姓的艰难处境”。
话音未落,他突然站起身来,声音略微提高了一些:“正因如此,本王毅然决然地对整个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让本王统治下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有衣服穿、有饭吃,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
屋内的众人,包括傅淑训、秦良玉、林云等,听到这里,也纷纷站起身来,双手自然下垂,静静地聆听着秦思源的话语。
有些事情,说起来似乎轻而易举,但真正付诸实践时,却往往困难重重。
然而,夏国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至少,自从秦思源崛起之后,他所治理的地区,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姓饿死的情况。
即便是在这样天灾频繁的时期,夏国的百姓不仅没有遭受饥饿的折磨,甚至还能品尝到肉食的美味,而且生活得更有尊严。
秦思源背负着双手,继续说道:“许多人在背后说本王背叛了自己所属的阶层,说本王心狠手辣,对自己的族人毫不留情,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放过”。
说到这里他停了下来,“但是本王不在乎,说本王虚伪也好、或是别的也好,至少本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得很好”。
秦思源沉默片刻后,缓缓转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如今大明已是千疮百孔,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本王认为,若要取代大明,首先必须让百姓能够填饱肚子,如此方能称得上是顺理成章之事”。
“如果大夏取代大明后,百姓们仍然食不果腹,甚至还大面积的饿死人,那么大夏就不配存在”。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那么,傅大人,秦老将军,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本王应当如何处置这些江南的地主豪绅以及那些世家呢?”。
傅淑训听闻这些话语,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激动,他本就是正统的读书人,年轻时怀揣着济世安民的远大志向。
然而,当他踏入仕途后,才惊觉大明的腐朽已深入骨髓。
官员们贪污成风,地方上更是一片混乱,皇族、官员、地主等特权阶层犹如吸血虫一般,紧紧依附在大明这座大厦之上,肆意吮吸着它的血液。
如此一来,即便大明身为堂堂大一统王朝,每年仍有大量百姓饿死。
傅淑训虽有心改变这一现状,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直到夏国的出现,他才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这,也成为他毅然倒向大夏的一个重要原因。
喜欢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请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