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积极应对
为了预防东胡、幽州人的袭击,游牧大军的军队都布置在东侧,西侧是驱赶兽群,携带生活物资迁徙的妇孺。
现在调头出阴山之北,只需要派遣几支探路的部队,其他部队原地不动,妇孺营地先迁徙即可。
等妇孺兽群迁徙的差不多了,战斗部队再做调整即可。
至于向朝廷报功,就是为了稳定那些人。
此刻赵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只要完成从阴山北麓撤离与牧场划分,那么六镇、五将军戍守体系就能构建完毕。
而完成六镇、五将军戍守体系,他就可以从容收拾凉州。
敲掉韩遂的天灵盖后……这汉家大司马,也不是不能辞。
到了那一步,朝廷组织群凶联兵来讨,自己固守关隘即可。
光明的未来正等待着他,所以要想办法稳住朝廷,还要保证东征大军的顺利撤返。
现在不能对朝廷、天子或吕布这些人示弱,稍稍露出一点脆弱,这些人就会鼓足勇气冲上来撕咬。
必须展示己方的强势,才能让各方内部的软弱鸽派发出声音,迟滞各方的行动。
也为了预防东胡的袭击,赵基释放公孙瓒,让公孙瓒统御幽州之众……具体能动员出多少幽州汉胡武装,要看公孙瓒个人的能力,还要看前段时间狩猎时,赵基对幽州汉胡豪杰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幽州方面有足够的动员力,才能从南侧威胁东胡,避免东胡联军北上尾随赵基的大军。
不是怕东胡,赵基是真不想陷在这种无意义的战争中。
比起腹心稳定来说,东胡诸部不值一提!
于是乎,陈群这些天子、朝廷各方的使者从阴山南向东追赶赵基,即将追上时赵基又带着精锐中军快速移动,去给妇孺游牧大队伍开路。
拖来拖去,很多使者不耐塞外的气候,也不懂当地虫子的危害,也有的对远方陌生食材缺乏敬畏,使者队伍时刻都有人病故。
可他们必须见到赵基,代表他们身后的人,去探寻赵基的真正目的。
如果可以……也不是不能合作。
二百年前士人们能搞出给王莽禅让的大戏;到了今日,又怎么可能一个个铁骨铮铮,誓死效忠大汉朝?
其实汉末很多公卿、百官反对曹操,并不是他们多么的忠诚于汉室社稷。
纯粹是他们不喜欢曹操的专权,或者不喜欢曹操这个人的行事作风。与曹操相比,赵基也就偶尔打断某些公卿的腿,断腿公卿多数死亡,实际影响力有限。
论对公卿百官的杀伤数量,赵基远远比不上李傕郭汜与董卓,甚至还比不上群凶讨董时盟主袁绍杀的公卿。
赵氏根基浅薄,如果要篡汉,实际上很缺伙伴。
所以公卿与赵氏存在合作的潜在机会,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在许多人看来,赵基没必要拒绝。
赵基此刻时间紧张,生怕贪图一时安逸,导致忽略了重要军情,导致游牧大军遇袭瓦解。
所以真没时间,也没心思搭理这些使者。
当赵基完成环绕阴山的游牧武装行军后,基本上就能奠定他诸胡大单于的实际统治地位!
到那个时候,还用得着与朝中公卿合作?
北地郡,贺兰山大营。
说是大营,更像是各军放牧、军屯的前哨基地。
因此贺兰山大营整体区域广袤,聚集在这里的军队不需要什么额外的补给,他们自身携带的兽群吃草,就能给军队提供乳制品与可靠的燃料。
余下的食物,可以通过黄河捕鱼、军队集体狩猎获得。
谷物是宝贵的,因此贺兰山大营也只是勉强能生存,以诸胡游牧的生活水准来说,他们还算过的不错。
马超自奉命督率两千余步骑参战后,就一直隶属于前部督度徐晃麾下。
如今前部督度徐晃与南路都督段煨合军,徐晃也被赵基拜为西部都督,马超也继续隶属于徐晃麾下。
他与往日一样,带着伙伴亲骑在营外操练冲锋队形。
马超自负勇武,自然羡慕张辽阵斩鲜卑国主骞曼的功勋。
如果战场上有合适的机会,他自然想要尝试一下。
就在马超纵马疾驰一矛扎穿草人时,边上观看的马岱突然开口,指着远处:“兄长快看,大司马使者!”
“吁~!”
马超左手挽着缰绳狠狠拉扯,原地控马转身,人先在马上扭腰转头去看,果然看到东北方向有使骑朝这里奔驰而来。贺兰山大营区域广袤,马超营地内不足三千步骑,却也有方圆十余里的空闲草场供他牧马,获取补给。
所以信使脱离大路出现在他营区附近,肯定是给他传令的。
徐晃这个西部都督的信使背后只有一杆负羽,不像大司马,大司马的信使会背负两条负羽,远远望着紫红两杆负羽,很容易识别出来。
马超也认出是赵基的信使,不由激动起来,右手握持横握,聚集四周散落的骑从,并持矛一指东北方向:“随我来!”
马岱也带着自己的部曲亲骑策马轻驰跟随,只是马超的马快,最先迎住使骑。
使骑下马,待马超的骑从抵达,并下马后,就拿出一卷文书没有当众诵读,反而双手递给马超:“大司马知闻马从事英勇,欲征足下为幕府中郎,随大司马左右听用。”
“大司马竟然知我?”
马超故意高声询问,很是喜悦的模样,他的骑从也是激动起来。
“若是不知,又何来这征辟令文?”
使者笑着回应,只是展臂示意,让马超自己阅读公文。
马超点着头,他目前的官身有点低,是陇西郡从事,就是个郡吏,只是奉令率陇西步骑协助大司马征剿诸胡。
不是孝廉出身,也不是郎官或太学出身,马超目前就是郡吏出身。
若是接受赵基的征辟,他就是公府出身,赵氏的故吏!
如果未来赵基或马腾给他操作一下,再弄个扶风孝廉的名额,那马超入仕的配置就很高了。
马超情绪激亢,捧着文书阅读,随后看向使者:“大司马知我肯用我,我又岂会怜惜此身?还请回报大司马,卑职与西部都督交接后,就率亲骑星夜奔赴大司马军中!”
赵氏门生、公府出身,再想办法弄一个孝廉名额,自己也能算是高第,这一系列配合下来,马超简直不敢想象自己正常升官能有多快!
只要升官升的够快,他也可以振兴扶风马氏,甚至还能成为经学大家、当世大儒。
至于他一身勇力与急躁性格,这个也很好解释。
孔子,不就这个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