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护国公爵
吕布为了稳住、取信刘备,也将陈国相的位置交给了刘备。
反正兖豫地区的郡县长吏委派大权划分给了吕布,赵基留在三省的人手也不做介入、阻拦。
吕布生出了退避之心后,对兖豫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官位,只要他能单独决定,就会快速调整,将大将军幕府内他觉得合适、可以依托的掾属陆续外放,去做县令长。
大将军掾属,自然也是公府出身,仕途起点高,不等于能直接外放州郡主官。
对于长远的未来……吕布已经把希望放在了子孙两代人。
这些外放的掾属担任县令长,就算无法掌握一县实权,无法席卷周边,发展出一股势力。
可这些人终究是地方长吏,有一定的决断权,或许能将自身那点长吏决断权变现、卖个好价钱。
而在长远的未来,这些大将军吕温侯的公府旧吏、门生,若能在新朝成为两千石级别或以上的公卿重臣,只要这些人稍稍帮一把,吕氏家族也不会衰落到哪里去。
随着时间步入四月,大将军吕布与车骑将军刘备宴则同席,出则同车,彼此就差抵足而眠、畅谈天地万物人生理想。
刘备威势大涨,同样为难天子、公卿、吕布的难题也摆在刘备面前。
有他这个新锐宗藩带头来给赵基做突破常规的封赏提议,那么天子、公卿、吕布受到的舆论冲击也会低一些。
因此刘备享受许都尊崇地位的同时,也被这个棘手问题煎熬。
常规而言,赵基已经是封无可封了。
就常规而言,赵基就不该建立这么大的功劳!
现在弄不死赵基的情况下,刘备又不能临阵退缩。
天子、公卿与吕布都看着他,天下有识之士也在看着他。
享受到了吕布分出的权柄地位,刘备若退缩,失信于天下,今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所以刘备必须上,为天子、朝廷解决这个难题。
酝酿半月时间,刘备终于上表禁中《议拜大司马护国公爵表》,刘备拒绝给赵基代表地域的公爵封号,更不可能刺激赵基、天下士民,弄什么安汉公、辅汉公。
他与身边人思索许久,决定把赵基架起来,给一个充满荣耀的护国公爵。
既是对赵基首倡并发动护国讨袁战争的认同与酬谢,也将赵基收复七郡定性为护卫国家边防的正常军事行动。
赵基肯接受这个护国公,那舆论道德自会逼迫赵基,努力修整,让赵基向‘护国公’这个公爵名号来发展。
这只是刘备的第一步,紧接着就上表天子,极力称颂大司马赵基的功勋与高尚德行。
认为留大司马赵基在外总督雍凉并幽四州军政事务是四州吏民的幸事,却也是其他各州士民的损失。
所以刘备认为诸胡边患既然已经消除,那么朝廷就该迁回雒都,并请护国公大司马入朝执政。
把赵基约束在朝廷这个框架内,那很多事情就能消磨掉赵基的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当赵基忙于朝野各种纠纷冲突时,那自然就会放松对旧部、雍凉幽并的管理和控制。
否则放赵基待在西州,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应对朝廷的迫害,可能有朝一日真会走上歧路,与朝廷兵戎相见。刘备也不希望赵基造反……赵基如果反了,眼前很多还在坚持的官吏会崩解的。
这些官吏不仅在朝廷中枢,也分布于各州各郡,正是这些人存着一股汉室可以三兴,眼前波澜即将平定的信念,才让各地军阀无法快速兼并、统合郡县的资源。
哪怕是军阀,也要披着为汉室牧守一方的皮,否则你怎么让各县执行命令?
各县又怎么能正常汲取、压榨治下的人力、武力资源?
汉室正统名望的影响力一直都存在,甚至随着赵基的军事胜利而逐步高涨。
正是这种各方中低层官吏形成的固有共识,才让汉室天子的影响力持续复苏、壮大。
如果赵基反了,赵基麾下的绝大多数官吏就算有些人不理解、不想支持赵基,可他们也会继续追随赵基……因为,取得最终胜利后的果实过于丰盛,正常人很难拒绝,更别说职业性格更贪暴的官吏。
所以朝廷必须稳住赵基,给天子争取亲政的机会……最好天子亲政时,能把赵基引入朝廷,由赵基来负责、主持亲政典礼。
虽说天子刘协在李傕郭汜时期就已经仓促元服并亲政,可这种亲政并没有带来什么值得吹捧的事迹,只是间接推动了三辅大乱与朝廷东迁。
天子亲政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干的事情太过于糟糕,乏善可陈。
与之相比,赵基在安邑兵谏后就推动三省制度;三省制度下,赵基名义上督兵治民于雍凉幽并四州,紧迫时实际上只有太原、河东二郡。
可就是在赵基提议、推动的三省制度,分割公卿的权力,瓦解公卿集议执政的惯性后,朝廷能高效处理各地的人事调动。
正是摆脱了公卿、门阀影响仕途,朝廷才焕发出勃勃生机。
也是在屏蔽了公卿借朝廷名义的干扰,赵基才能打的周围汉胡豪杰难以呼吸。
哪怕袁绍,目前次子、外甥就在赵基手里为质。
李傕郭汜更是直接授首……按着天子、公卿对李傕郭汜的恨意,就是封赏再多的事情,也难以宣泄他们的喜悦之情。
因此,相对优秀的三省制度可以保留,但赵基这个人继续存在,真不利于汉室三兴。
这种情况下,刘备能怎么办?
刘备也是没办法,不管他想做维护汉室三兴的忠臣,还是想取代赵基……他必须想办法把赵基压下去,最好是按着赵基的头,压到水里给溺死!
就这样,许都春耕结束后,沉默的政治气氛下,刘备的奏表仿佛狂风一样吹刮各方。
形势也很明显,要么同意刘备的提议,要么吕布重新找个类似刘备的人重新提议。
就连吕布都开始给大将军幕府的掾属们谋划出路、退路……这样的许都朝廷,只能同意刘备的提议。
没有得到赵基或赵彦的正式回复前,吕布就开始推动天子迁回雒都得计划。
为了保证这件关系国家根本稳定的事情能顺利进行,吕布也是紧跟着刘备上表朝中,想要亲自率兵返回雒都,以便在河雒之地执行军屯,以供朝廷迁回许都后能有各种钱粮用度。
免得像东迁后入雒都,最后吃不饱肚子,被赵基胁迫去打陈留之战。
朝廷各方,在没有的赵基、赵彦回复之前,就这样因此忙碌、纷争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