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犁庭扫穴
能通过齿轮计算路程的计程马车已开始工作,赵基也投入到阴山以南的草场划分。
说是过冬的草场,实际上划分给各千户后,具体使用也是很灵活的。
各千户部众不可能春夏之际尽数迁徙到阴山之北的牧场里放牧,各千户怎么都要在阴山以南的草场里留人手放牧、提前打草,修治过冬的牧场。
赵基也不想过度去管理牧民转场的工作,这是一代代牧民用生命总结经验。
没有放牧经验的赵基,不认为自己能那么牛,能随意规划牧民的生产生活规律。
他能做的,就是将每个千户的辖区划分的相对均匀一些。
时间是十分宝贵的,这些千户辖区差异不超过三成,那就在他接受范围内。
各部牧民的时间也是宝贵的,跟随赵基持续向东迁徙,不断被分流滞留,安排在一座座新的千户辖区里。
各千户基本上遵照鲜卑、诸羌、匈奴三方相互间隔的原则进行安置,今年实在是没时间详细划分,大体方向正确即可。
就这样,赵基根本没有心思搭理后方的天子使者、朝廷各方使者。
沿途的官吏也多少能领会到他的暗示,会迟滞朝廷使者的脚程。
就这样,当五原凌汛彻底结束后,陈群所领的朝廷正式使者团队才得以渡河。
然而大司马已经离开五原,统御汉胡游牧集群三十余万人向东推进,即将抵达弹汗山。
此前抵达鲜卑旧王庭弹汗山的步度根,根本没有等到赵基,在赵云率兵接近时,步度根就率部众再次向遥远的东北方向,朝着大鲜卑山迁徙、逃遁。
可惜赵云并没有兴趣追赶他,对空荡荡的弹汗山也缺乏兴趣。
赵云督兵向南转向,临近弹汗山而不入,自代郡高柳入塞,迎代郡郡守赵敛正式迁徙治所入驻高柳之南的北平邑。
整个幽州形势再度大变,随着袁绍主力后撤,他委任的郡县长吏旋即就被各县吏民驱逐、攻杀。
然而前锋赵云只是入驻高柳,在高柳周边设立大营,重新恢复周边塞障体系,并强征代郡、雁门境内的诸胡小部。
肯服从的就编户齐民,编为世袭守关兵;不肯服从的,赵云则征发新组建的代郡郡兵与雁门郡兵配合骑兵进行追剿。
所谓的守关兵,就是将杂胡小部安置在山谷道路附近的关塞附近进行屯戍耕牧,也不向他们征税征粮,唯一征收的就是兵役。
以服兵役的方式,获得部族在当地扎根生活的许可,也能获取免税待遇。
这种守关兵,几乎是边塞戍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只要没有流官盘剥、压榨,一代代服役族人损失不是很大很惨烈的情况下,守关兵部族普遍都是可以承受这类苦难的。
而目前,杂胡小部并不抗拒这类守关兵安置,这种获取编制当守门犬的事情,其实他们也不陌生,也听闻过,当汉军的看门犬,自然好过当流浪的野狗。
为了一口吃的,流浪的野狗就要拼命血战。
而看门犬呢,平日自然是能吃饱的,皮毛油光水亮,可以惬意看着门外盘桓、逗留不去,又不敢放肆的同族流浪狗。
羌人小部、乌桓小部、鲜卑小部、匈奴小部都有类似的经验,他们不抗拒成为汉军的看门犬,抗拒的是边塞流官不当人。
指望看门犬干活,还想着干完活后吃狗肉,穿狗皮大衣。如今大司马治下,自然不存在那种贪鄙的流官。
世上也没有那么绝对的事情,可大司马统御的汉胡游牧大军就跟在赵云后面,你可以不尊重前锋赵云,可你必须敬畏大司马。
因此赵云重建雁门、代郡的守关兵体系时进展顺利,赵云对此也不觉得异常。
胜利者是有特权的,这个世上不论汉胡,都不想无意义的被杀。
能有一线生机,这些人自然会屈从。
至于新建的守关兵体系是否牢固,现在不需要接受考验,那自然是牢固的。
等理顺雁门、代郡的县邑编户与田产税务,稳定治理数年,自然能让新秩序波及到守关兵体系,纯化这个体系。
赵基、赵云也没想着守关兵体系能治什么根本顽疾,赵云眼中这是一种暂行的妥协方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兵力消耗,将各种离散的杂胡小部聚合起来,不使生乱。
这是一种羁縻手段,以后缓过气后,肯定要采用制衡手段更强的安置方式。
可在赵基看来,守关兵体系就是原始版本的贼配军,谁指望这些守关兵来巩固边塞防护,那这个人就是傻瓜。
这些守关兵,不过是类似于千户制度,发展出来的特殊百户单位。
不能指望这些人守边,他们的作用就是充实边地,提供足够的人口,给未来的边塞常备野战军提供部分技术兵、生活服务或干点别的事情。
总之,只要这些人以友善的态度、身份生活在边塞各处小口子,那他们就有积极意义。
否则的话,还要哄骗内地良民充实边地,要么迁徙、流放罪官、囚犯来充实边地。
比起充实边地需要花费的高昂成本来说,守关兵部族占据的那点山沟、草地与耕地,实际上不值一提;基于这些土地产出而形成的税收,更是什么都算不上。
可当中枢、腹心内地官吏规模增长,开始向边郡溢出、泛滥过来时,这些狗东西可不会在乎什么实边成本与长远收益;能敲到手里的,才是它们眼中最重要、也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
就这样,三月二十三日时,赵基统御的汉胡游牧大军的前锋终于‘攻战’弹汗山。
赵基本人留在中军,甚至没有参与进来。
紧接着,就在弹汗山脚下的河谷两岸设立戍堡寨垒,并立刻展开军屯。
充沛的畜力之下,临时打造的曲辕犁能轻易破开黑土草甸层,这些泥炭土层中草皮深厚往往能有大半尺。
然而在曲辕犁与更多的畜力下,河流两岸大片丰茂草甸就被犁开。
同时弹汗山周边各种游牧部族遗留的羊圈、兽棚,也被纵火焚毁。
张纮主导这里,进行一场赵基口中提了很久,终于办到的事情:犁庭扫穴!
封狼居胥、燕然勒功,哪怕复刻,也是屈居卫霍、窦宪之下。
必须有一个新的响亮典故,才能铭记这场伟大的军事胜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