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中更

第496章 兴霸之志

黄河秦晋大峡谷南端,连通西河郡、上郡的渡津处。?du咸?{鱼:看?.书)2= ÷无t?错·′?内\;容~%

十月二十七日,徐晃督兵渡河。黄河还未结冰,所以徐晃所部渡河缓慢,建设浮桥后,大量车辆需要转运到对岸。除了车辆外,还有数量更多的轻型雪橇。一台雪橇配属两名士兵,就能运输他们自身所需的铠甲、生活战斗物资。具体能有多大的效果,只有实战时才能知道。其实对徐晃而言有没有雪橇都不重要,他太清楚目前军队的待遇、士气与之前有多么巨大的差异。桓灵二帝以来,只有少数部队可以拿到足额的军饷。汉末名将之所以是名将,除了能征善战外,他们普遍都有一支精锐的部队。他们可以保证麾下部队的待遇,所以军队才敢拼命作战。而现在有军爵、军田年俸,伤残痊愈可以充实为地方小吏,阵亡也能惠及家族。只要领兵将领能正常发挥,就现在虎步军的装备与士气,他们敢贯彻军令扑上去作战,足以硬撼鲜卑精锐突骑,更别说是杂乱的三郡诸胡。安邑兵谏以及肃清太原大姓后,军队没有了掣肘的各种阻碍,军事制度得到了重新建设。所以像赵基那样狩猎方式的用兵思路,在徐晃看来过于保守。徐晃自认为用兵沉稳,可自家大司马年纪轻轻更是保守的难以形容。如今徐晃实在是等不到大雪封路,又等不及黄河结冰。手里又抓着前线开战权,于是徐晃提前渡河。渡河后,徐晃在西岸渡津上游建造前线转运基地,因这里传说是大禹开凿泄洪的第一座水门,所以又称之为孟门。*y_d¢d,x~s^w?./c_o?www. 孟门大营快速建立,徐晃也开始向赵基上报。徐晃的信使走离石官道,越吕梁山向晋阳疾驰而去。张辽也引着百余亲骑视亲结束,自马邑南下过晋阳,直往太原兹氏而去。他的军队已从平阳北上,过雀鼠谷抵达兹氏,将在兹氏与张辽汇合,然后向西走离石官道直奔孟门渡口。而赵基还在等,结果等来了徐晃的提前开战信息。比他预期提前了最少五天,这也没什么好生气的,前线军心可用,吏士求战心切,这没什么好指责的。给了徐晃前部都督的名位,也就要给与名位相符的权力。赵基握着徐晃的军书,略作思索:“传令子龙将军,自行向西进发。进驻孟门大营后,就由徐公明节制。”“喏。”卫觊敛容应下,询问:“君上,我军何时启程?”“再等三日。传令裴秀、贾逵,各率部众向孟门进发,并按计划营造转输邸阁。”赵基想了想,就说:“我稍后去见文和公,我会让关尚点选车骑三百,护卫文和公前往孟门。你去准备随行物资,务必充盈。”“喏。”孟门渡口也就是现在才显得重要一些,等更多军队渡河后,前线中转大营必须向西推进。赵基原计划选中的是绥德,现在并没有绥德,这里处于奢延水、走马水、大理河汇流处,可以算是三川汇流。这种地方,就算没有县邑,也会自发形成规模可观的乡邑、聚落。?′?咸(=鱼d看u?±书>>网¤·$ u追#;¥最£新!>章\¨d节¢[因此目前这里是屠各匈奴的生活、放牧范围,北地胡、卢水胡也不过是这一代人里才崛起的杂胡,占据的是上郡西部、安定郡与北地郡南部。北地郡北部各县也是河套朔方的精华之地,这里是鲜卑人的活动区域。三郡诸胡的底色是诸羌,不容于匈奴、鲜卑,又勉强能算一股势力。在鲜卑与匈奴对抗期间,他们才能在三郡生活,否则匈奴、鲜卑的扩张本性怎么可能放着近处的杂胡不吃?徐晃提前渡河,其实也不影响什么,他们的行动会让屠各匈奴警惕,而不是让三郡诸胡。按着常理来说,现在对匈奴下手也算比较合适。 赵基目送卫觊离去,原地沉思片刻,又独自来到悬挂的地图前。落子无悔,说起来简单,可看着几十万人的命运发生碰撞,怎么可能情绪平静?赵基注视地图,他甚至不期望徐晃、张辽、赵云能打出什么著名胜利,他们只要稳定发挥。哪怕诸胡提前侦知并联合,只要前军能稳定战线,等到自己抵达后,正好吃个大饺子。赵基面容沉静,眼眉之间没有点滴情绪波动。而在平阳,甘宁站在辕门外,看着两岸渡口往来的舟船,正将东岸的应征义从骑士向西岸转运,不由长叹一口气。他也想参与正在进行的三郡诸胡征伐战,他可不想当一辈子水师楼船将军。他的封赏已经先张辽一步下来,就是楼船将军,云丘亭侯食邑五百户。同时赵基在平阳西北三十里处的丘陵地带为甘宁划出一个方圆三十里的亭级封邑。依靠这个规模不算大的封邑,甘宁可以很好的安置追随自己的部曲乡党,也能牧马、烧炭获取额外收益。而张辽的封侯一事则被吕布拖了拖,还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落实下来。一个楼船将军的名号,则让甘宁感受到了危

机感。

他必须表现出统率步骑的才能,如果一直负责水军,就凉州、并州这种骑兵活跃的地区,他今后必然沦为辅助。可他的部队多是南方人,需要逐步适应北方的冬季。除非他能放弃节制旧部,去统率临时分拨给他的虎步军。而张辽就很配合,带着七个营五千人投入赵基麾下,这一战就削减到了四个营三千人。虽然这三千人的装备器械更精良,仅仅是多配发的两千匹驽马,就能轻易抵消割走的两千人。如果张辽带着现在的三千人去中原,原地就能变身为全骑,成为纵横中原的一股巨大威慑力量。可在赵基这里,在各方都有充裕骑兵的西州、边郡战场上,张辽这里骑兵就是骑兵,步兵就是步兵。专业的骑兵,与临时的骑马步兵,战场上遭遇就是生与死的差距。也就中原战场,可以拿骑马步兵去吓唬人,西州这片骑兵沃土,骑马步兵很容易把自己弄死。张辽也想多编训骑兵,可他麾下士兵以中原籍贯为主,绝大多数人要进行骑乘训练。只有那些老兵才掌握骑术,就地转职成了骑士。张辽所部都需要适应,甘宁这里需要适应更多。给张辽一年时间,就凭军中配属那么多的驽马,也能将步兵训练成骑士。甚至不需要格外操训,军队解散后,士兵带着赏赐的马匹回乡,平日用马匹代步,接触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掌握骑术与各种初级战术。甘宁看着入营集结的义从骑士,忍不住又叹。他需要最少半年的时间,才能适应这里。过去在刘表麾下浪费了那么多时间,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在赵基麾下,仅仅是张辽的发展速度,就让甘宁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今年抄掠兖州西部时,他还能做张辽的副将;赵基指挥白马之战时,他甚至能与张辽并驾齐驱。可再等半年,想要追上张辽谈何容易?或许三郡诸胡打完,张辽就能积功升为乡侯。征讨诸胡的军功,获封食邑时朝廷历来比较慷慨。中原战场相互厮杀,这种功绩拿来封侯,多多少少有碍观瞻。见甘宁感慨莫名,擢升为监军的夏侯兰走出营地,劝慰说:“将军不必气馁,待三郡光复,未来与鲜卑争朔方时,自有将军用武之地。”甘宁明白,夏侯兰说的是黄河上游漕运。自孟门往上的秦晋大峡谷,丰水期水面相对平静,适合通航、漕运。秦汉之际,朔方牛羊就能漕运而下,西河、上郡的器械、援兵也能漕运而上。甚至,这条漕运可以一直向上,直接抵达金城、榆中。因此光复三郡意义很大,意味着建设好水军后,不仅能依赖水军与鲜卑人争夺朔方,还能直接向凉州中部投放兵力和物资,能有效唤醒当地豪强的忠诚意识。只是夏侯兰说的很有道理,却让甘宁忍不住再叹,索性开口直言:“某虽出自南方,所爱非统御舟船,实乃率步骑纵横边塞,效长平、冠军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