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中更

第528章 快如脱兔

云中,辛毗等人撤回,与步度根重新汇合。

不等他们缓过气,从五原东部逃亡、依附而来的鲜卑贵族带来一连串的坏消息。

步度根再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汉军的行为,已经不是针对檀石槐家族了,而是针对于整个鲜卑部族。

如果放任不管,鲜卑各部的愤怒情绪会上涨起来。

到了这一步,步度根若忽视鲜卑各部的共同呼声,那他自己,以及子孙将失去声誉,再也无法竞争国主之位。

可问题棘手的也在这里,步度根是真的不想再跟汉军作战。

面对赵基那样凶猛的突击,在王庭精锐覆灭之后,其他仓促集合的鲜卑部族武装虽然人数众多,但无法像王庭精锐那样不畏牺牲,勇于公战。

部族武装的缺点是很明显的,打顺风仗一个比一个凶猛,你不让他冲在前面,他就敢跟你翻脸。

可当打逆风仗时,你把他排在前阵,他还敢跟你翻脸。

就算不敢翻脸,也会怀恨在心,伺机反水、溃逃。

王庭精锐的作用很关键,逆势时可以充当前阵,去拖住汉军的精锐,给其他鲜卑部族武装争取、创造相对轻松的战斗环境。

有良好的作战环境,这些鲜卑部族才能如狼似虎……否则的话,怯于公战,越是大规模的决战,就越是懈怠、稀松,毫无韧性可言。

想要与汉军野战获胜,必须有一支勇于牺牲的部队去拖住对方的攻势。

哪怕没有这样的野战精锐,也要有足够完善的防御工事,能让部族武装有所依凭,这样才能拖住汉军,给其他军队争取机会。

很明显,现在步度根找不到这样的精锐军队。

只有他成为国主,重建王庭后,才能在王庭制度下拉拢贵族次子、各部不得意的勇士来组建王庭精锐。

而现在,他什么都没有。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骞曼还活着,王庭军队也还在,真正需要考验的是骞曼所部。

如果骞曼做不出合适的选择,那骞曼这一系的名誉会遭受诟病,会遭到各部的背弃。

步度根本想召辛毗询问、破解眼前的窘境,他潜意识里已经断定骞曼完了。

骞曼不想众叛亲离的话,只能舍弃河阴,率军渡河去跟汉军决战于五原城周边。

可骞曼完蛋后,步度根将作为檀石槐在世子孙中的长者,这个问题就会摆在他面前。

若真到了那一步,想来鲜卑各部也会冷静下来,会放弃与汉军血战;如何让部落躲过这场灾难,就成了关键。

所以……将鲜卑出兵三郡的罪名,似乎可以抛给袁绍。

前国主、自己好兄长魁头被袁绍使者蒙蔽,这才做出了冒犯大司马的无礼行为。

而自己呢,自然是力劝兄长却不能更改兄长的意见……真到大司马讨灭骞曼、王庭主力之时,自己能让汉军撤退,那自然是鲜卑部族的大英雄!

想通这一茬,步度根脚步轻快走出营帐,对帐门附近当值的心腹奴隶武士说:“多带一些人,将袁公的使者围住,不可放走一人。”

“是~!”

这个匈奴出身的奴隶武士高声应答,带着周边几个人快步离去,又点选了外围一些奴隶武士,向辛毗所在驱马而去。

当他们抵达时,辛毗几十人重金置换了马匹,已从步度根营地脱离,不知所踪。

这位匈奴奴隶武士无奈,只能向步度根复命。

步度根听闻后久久无言,仰天感慨:“汉人狡诈,果如谚语所言。”

“那追不追?”

“辛毗如此聪慧,若不能追杀,反受他记恨。这件事情到此为止,我感觉形势有变,他还会来找我。”

步度根又安抚几声,就返回大帐内休息,颇感无力。

他也受魁头的猜忌,所以身边能倚重的也就是奴隶武士为主。

正统的鲜卑部落要么支持魁头,要么支持前国主和连之子骞曼。

能与他交好的,反倒是征服的匈奴部落为主,这些匈奴部落一夜之间易帜为鲜卑,但整体地位不高。

不管是与其他鲜卑贵族聚会时,还是部族分配牧场、草场时,再到婚姻,都处于鄙视链的底端。

好看的匈奴贵族女子会嫁给鲜卑贵族,匈奴男性贵族往往只能娶那些被挑选过的鲜卑女贵族。

甚至带着部落财产的匈奴贵族寡妇,匈奴贵族也难迎娶,往往会嫁给鲜卑大族子弟,使得匈奴部众成为嫁妆,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鲜卑人。

与匈奴贵族交流的多了,因鲜卑人固有的偏见,步度根身上也就有了狡诈、懦弱之类的标签。

所以这个时候,他是真的不想再去打无意义的战争。

借赵大司马之手,摧破对他成见极深的王庭主力,那他才能坦荡荡做个新国主。

旧王庭贵族的存在,哪怕以后他成为国主,也会受到这些人的掣肘、压制。

陆续想明白这些问题后,步度根心态也就平和起来。

虎泽一战自己都能逃出生天,这说明祖父英灵保护着自己,自己才是鲜卑的天命之主!

天命感油然而生,等到汉军杀死骞曼后,那越来越多的人也会认同他身上的天命!

这种天命在身的想法一旦贯彻全身,步度根整个人气质都不一样了。

整个人更自信、从容,甚至也不再畏惧赵大司马与汉军;他的眼中,汉军已经成了一股可供利用,能帮他铲除隐患的利刃。

天命思想激励下,步度根心情大好,也就走出营帐,乘马巡视营地各处。

此刻临时营地各处都弥漫着哀怒之情,整体士气低靡。

当步度根巡视之际,他的自信、从容开始感染、激励鲜卑大小贵族、部众,士气趋于稳定。

不多时就巡视到辛毗等人撤回来歇脚的区域,步度根更感遗憾,若是抓到辛毗,这人与大司马有血仇,送到大司马面前,或许还能与大司马缔结长期停战或更进一步的协议。

被汉军重创,主动找汉军达成协议……这在步度根看来不存在什么感情障碍。

尤其是汉军摧破王庭主力后,那鲜卑人都会认同他的做法。

不管是对牧民还是兽群来说,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仇恨之类,机会合适了,再打过去就行了。

反倒是汉军连战连败,那他去找汉军议和、停战,这才会遭受鲜卑部族集体的反对、唾弃。

生存优先的环境下,自当要有灵活的节操。

过度忠贞于操守,这可是游牧生活的大忌啊!

步度根思索着,恋恋不忘望一眼辛毗临时歇脚的营帐,真的好想抓住这位辛先生。

而辛毗众人策马疾驰,沿途重金开路,从鲜卑部落换取草料或直接换取马匹。

日暮时分,就已抵达云中郡最东边的武进。

大雪覆盖草原,沿途鲜卑部落能指路,但也不能轻易相信这些鲜卑人。

如果给你指引一条交好部落的路,他们再从后面追上来,自能联手吃掉他们。

“顺白渠水向东,前方城邑便是武进,周围有一个归化鲜卑的匈奴大部。”

辛毗可没有黑纱巾遮脸,他此刻眯着眼看牛皮地图,泪水止不住流淌。

索性闭上眼睛,继续说:“到匈奴部落后休整一夜,明日经雁门强阴,傍晚时分能到代郡高柳,附近有乌桓人。到了乌桓地界,我等就安全了。”

其他人都喘着白气,他们相信辛毗的判断,所以只能跑。

也要尽快去袁公前线大营,要将这个惊骇的消息带过去。

时间紧迫,若不能今年猛攻、击灭公孙瓒,那赵基重创鲜卑后,以后更能肆无忌惮骚扰河北、中原。

以后赵基出兵,可就不限于太行八陉与函谷道,还包括塞外道!

甚至鲜卑人、匈奴人也会成为大司马的前驱,使得河北边郡防线瓦解、形同虚设!

所以他们这么急着逃命,影响的不是朔方四郡的战局,而是幽冀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