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太上皇跑了,忠王消失
四月底的夜晚,月明星稀。
一轮朗月挂在天空中。
章台宫中。
宣武帝正在处理政务,最近薛飞柏到了西面应对燕国军队,马良负责互市贸易的推动,加上也派了人去接管荥阳,要和马家接洽,事情非常多。
更别说,凉国自身还有诸多的政务。
事情太多了。
宣武帝忙碌着,看到薛飞柏在燕国和凉国边境驻扎,目前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交战,只是战事不顺利,宣武帝皱着眉头。
薛飞柏也是凉国的名将,怎么会如此废物?
之前,薛飞柏在西面镇守羌胡,一开始屡战屡胜,最后变成了一直镇守,尤其羌胡隔三差五就反叛,导致羌胡的隐患一直没有解决。
宣武帝看着薛飞柏禀报的消息,非常不满意。
凉国名将,怎么如此拉垮呢?
宣武帝皱着眉头,思考着该怎么应对?
“不好了,不好了!”
恰在此时,一声急促的喊声传来,一名太监在外面呼喊。
黄敬一听到消息,急匆匆的出去,看着跑来的小太监,禀报道:“怎么回事?”
小太监高声道:“兴庆宫着火了。”
刷!
黄敬顿时脸色大变。
一瞬间,他知道摊上大事儿。
黄敬脸色铁青,强迫自己冷静,沉声道:“有太上皇的消息吗?”
小太监连忙道:“还在救援,暂时不知道。”
黄敬转身小跑着回到章台宫,迅速道:“陛下,遇到大麻烦,兴庆宫起火了,目前还在救援。”
“走,去看看。”
宣武帝蹭的起身,神色冷肃。
宣武帝的心中,也忽然就紧张了起来,因为当下的事情非常麻烦,一旦太上皇在兴庆宫出了什么岔子,总归会影响到他。
如果太上皇忽然老死,或者是病死,至少还有一个交代。
可是,失火被烧死,那就麻烦了。
对外不好交代。
宣武帝一路来到了大殿中,看到了燃烧的大火,站在远处都感受到熊熊热浪,他脸色愈发的阴沉。
周围的士兵,纷纷把宣武帝保护起来。
更有无数太监和禁军士兵,提着一桶一桶的水冲上去,不断的浇水,要熄灭燃烧的大火。
宣武帝静静的看着,只觉得浑身冰冷。
因为,太上皇一直没救出来。
没过多久,孙皇后急匆匆的来了,急切道:“陛下,查明了原因没有?”
“没有!”
宣武帝摇头回答。
孙皇后皱眉道:“没有天干物燥,也没有打雷的天气,怎么会突然失火,火势还这么大呢?”
宣武帝说道:“一切都还不知道,还没什么救出来的太监。”
孙皇后也静静等着。
好一会儿后,有了兴庆宫救出来的太监,已经是狼狈无比,头发都被烧焦了。
太监神色惊慌,高呼道:“陛下,晚上好端端的,在太上皇的寝殿内传出大火,火势燃烧非常大,根本就无法扑灭。”
其他的太监也纷纷救出来,唯独没有太上皇。
所有人都说是太上皇的房间内,突然起火,以至于整个兴庆宫燃烧起来。
宣武帝脸色愈发的难看。
等了许久,火已经灭掉,更有一具具尸体被拖出来,早就来了的御医上前诊断,一一判断烧焦后的尸体骨龄。
宣武帝静静等着,因为一直没有太上皇的消息,他反而有些期待,还没有到绝望。
人没死,一切就好办。
“找到太上皇了!”
一声喊声传来,宣武帝一瞬间反应过来,大步来到了太上皇的尸体旁,尸体已经烧焦了,隐隐约约能看到身上的衣裳,御医也在快速的诊断。
许久后,御医说道:“陛下,这尸体不是太上皇。”
宣武帝问道:“确定吗?”
“很确定!”
御医点了点头道:“这具尸体的年纪也不小,可是判断年龄,也就四十出头,尤其牙床还完好的,绝对不是太上皇。”
呼!呼!!
宣武帝长出了一口气,深深的看了眼兴庆宫,留下王五进一步调查,就带着孙皇后一路回了章台宫。
孙皇后安慰道:“陛下,不用担心。”
宣武帝道:“朕一点都不担心,因为父皇应该是金蝉脱壳逃了。只是朕很意外,兴庆宫的人都被换掉了,竟然还能逃走,父皇真是不简单啊。”
“你去休息吧,这里有朕在,乱不了。”
“父皇想要打击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朕也经得起打击。”
“区区一点事情,无法影响朕。”
宣武帝眸光锐利,沉声道:“父皇的事情,掀不起什么风浪。”
孙皇后点头道:“陛下保重。”
说完,孙皇后也就起身离开了,留下了宣武帝一个人在章台宫。
宣武帝静静等待着,又过了半个时辰,王五回到章台宫,禀报道:“陛下,兴庆宫的火灾,大致查清楚了。”
宣武帝问道:“怎么回事?”
王五说道:“鉴于太上皇消失的情况,臣大致判断,是太上皇纵火焚烧了兴庆宫。兴庆宫现在,消失了两个太监。”
“一个太监名叫周恩,另一个太监名叫陶刚。”
“两人跟着一起消失了。”
“由此判断,必然是周恩和陶刚一起,带着太上皇离开了。”
王五正色道:“目前,还在进一步调查周恩和陶刚的情况,这方面可能需要黄公公的配合。”
宣武帝看向黄敬,问道:“你知道他们吗?”
黄敬说道:“陛下,周恩、陶刚都是前年入宫的新人,之前一直在负责冷宫的事情,按理说应该没问题啊。”
宣武帝哼了声道:“你认为没问题,却偏偏有问题。看样子,这些是父皇的人。不过父皇在宫中几十年,有人也正常。”
黄敬心头松了口气,连忙道:“陛下圣明!”
宣武帝说道:“王五,立刻搜查皇城,务必要找出太上皇。朕不相信,偌大的人,能够悄然离开。”
“臣遵旨!”
王五急匆匆离开了。
宣武帝沉静下来,吩咐道:“传旨,召张光、孙敬和庞玉京、秦豹入宫。”
旨意吩咐,迅速传出宫去。
虽然时间已经很晚,所有人都已经歇息,可是旨意下达,张光、孙敬、庞玉京和秦豹联袂来到了宫中。
所有人,齐齐向宣武帝行礼。
宣武帝直接道:“太上皇在兴庆宫纵火,已经逃了。”
刷!
张光和孙敬等人,齐齐变色。
一个个脸上神情都无比的震惊,没想到太上皇会突然逃出去,影响实在是恶劣。
张光急切道:“陛下,太上皇落入其他的人手中。亦或是逃到燕国、陈国等,就会让对方有可能干涉我凉国内政。”
“这是不利于我们的。”
“陛下,立刻封锁边境,这是长远安排。”
“同时,连夜封锁咸阳,禁止人离开。”
“太上皇一定要控制在手中,否则,被人带走了,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
张光拱手道:“请陛下明鉴。”
孙敬也惊慌失措起来,郑重道:“太上皇一旦树立起大旗,说陛下不孝,说陛下不仁,就算很多人不相信,也恶心人。”
“最主要的一点,太上皇的身份很敏感。”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敢去投机取巧。可是,总有人会飞蛾扑火,明知道太上皇已经是昨日黄花,却不甘心放弃,要去跟着太上皇搅和。”
“对我们是很不利的。”
孙敬正色道:“陛下,必须立刻海捕太上皇。”
庞玉京说道:“陛下,抓紧时间下令,各处关卡戒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太上皇,把太上皇身边的人全部一网打尽。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必须尽快解决太上皇。”
他们都很急切。
担心太上皇的存在,会引起凉国的动荡。
宣武帝捋着胡须,思考着张光、孙敬和庞玉京的分析,目光落在一声不吭的秦豹身上,开口道:“小秦,你怎么看?”
张光等人也齐齐看过来,都是神色急切。
所有人都知道,秦豹对宣武帝的影响力很大,担心秦豹乱说。
秦豹正色道:“张尚书、孙尚书和庞尚书都很紧张,一副天要塌了的模样。实际上,在臣看来,也就那么回事,天塌不了。臣更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
张光呵斥道:“秦大学士,不可乱说。”
孙敬提醒道:“秦大学士的能力和才华,本官也一贯是很佩服的。可是,涉及太上皇,涉及凉国,秦大学士应该慎重。”
庞玉京说道:“一旦太上皇自立旗帜,到时候凉国就要分裂。对我们,难道不是极大的影响吗?”
“不,我不认为。”
秦豹笑了笑,看向宣武帝道:“陛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倚,祸福转换,未必就是大祸事。”
宣武帝看着秦豹从容的姿态,原本烦躁的心,渐渐冷静下来。
小秦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态。
很好!
这一点,他倒是有些着相了。
宣武帝赞许道:“你说得对!”
秦豹迅速道:“陛下,太上皇虽然逃走了,可是忠王还在宗人府圈禁。既然太上皇要离开,臣认为或许忠王也有安排。请陛下,安排人去调查忠王。”
张光说道:“不大可能吧。”
秦豹回答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了,派人去查一查,对陛下也没有任何的影响,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宣武帝立刻安排了下去。
内侍去宗人府,因为等着忠王的消息,所有人也没有议论,更没有说皇帝的事情。
这事情,要联合起来判断。
单纯是太上皇出逃,处理的方法更简单。
如果是忠王和太上皇一起出逃,处理的策略又不一样,所以还要等一等消息才行。
没过多久,内侍急匆匆的跑回来,惊呼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忠王消失了,平常看管忠王的随从被杀,宗人府还有两个士兵消失了。”
张光倒吸了口凉气,惊讶道:“怎么可能?”
孙敬沉声道:“太上皇和忠王竟然还有手段,还真是不简单啊。”
庞玉京分析道:“忠王本就谋逆,现在忠王和太上皇搅和在一起,他们一旦逃出了咸阳,肯定会立刻造反的。我建议,封锁咸阳,立刻阻止忠王逃逸。”
他们的神情更是严肃。
忠王和太上皇勾结在一起,情况更是麻烦了。
宣武帝的脸色也有些凝重,因为忠王和太上皇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情况很不妙。
宣武帝问道:“小秦,你还说是好事情吗?”
“当然!”
秦豹很肯定的回答,正色道:“忠王谋逆造反,陛下只是收押忠王,可见陛下的仁义。太上皇奢靡无敌,致使凉国几近于覆灭,是陛下解决了问题。”
“现在,他们搅和在一起,为什么不是好事儿呢?这样一来,天下人就知道了忠王和太上皇的卑劣,再也没人敢指责陛下。”
“诸位尚书很慌,我不慌。”
秦豹自信道:“我依旧认为,这是蕴藏的好事儿,是凉国崛起的基础。”
宣武帝神情也恢复了平静,问道:“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