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李美人口中的皇上现在正骑在马背上,准备攻打吴山。

司马将军骑马在裴景宴一侧,几次欲言又止。

霍将军也如此。

这时裴景宴大喊一声,“攻城。”

十几万大军一拥而上的时候,城门口吴山的大军开始迎战。

霍家军之前确实骁勇善战,可是经过这段时间的连续受挫,再加上这些士兵已经许久没有好好操练了。

现在和吴山的人对战,明显生疏。

所以哪怕裴景宴这边的人数比吴山这边多不少,他们也很快就没了优势。

苏珧站在城门之上,戴着斗笠,看着城下的一切。

裴景宴还是那般的自信,只可惜,这里不是金銮殿,这里的人也不是他的人,他在想要发号施令,让所有人都顺着他,只怕是不可能的了。

“夫人还是回去吧,让皇上看到你,只怕今日这一战就是鏖战了。”

吴山确实想要尽快占领边关,但是他也心疼手下的将士。

苏珧明白他的意思后,点头离开。

该看到的已经看到了,至于今日这一战的结果,她就算不在这里,也能猜到了。

既然如此,确实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夫人,郢州各地的官员和郢州致富都来投奔你了。”

张正过来接苏珧下城楼的时候,说起此事。

前些日子,苏珧让他带人四处散播消息,吴山这边可以收留流民的时候,也给各地的官员递了帖子,不过那个时候张正一点都不觉得这些官员会投奔苏珧。

没想到,短短十几日的时间,他以为的不可能的事情就发生了。

“夫人,仗是吴山打的,咱们在这里收拢人心,吴山会不会有意见?”

张正开心他们这边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担心起了吴山。

毕竟如今的吴山,已经不是他们刚来投奔他时候的样子了。

吴山现在手里有十五万大军。

之后恐怕还有更多。

这样的情况下,吴山要是有坐上那个位置的野心,只怕不会再继续和苏珧合作。

苏珧却说,“这是一开始就说好的事情,吴山若是想要反悔,本夫人自然有办法压制他。”

什么?

夫人从一开始就和吴山说了她的野心。

张正欢以为以苏珧的性子,不到这一刻,她是不会暴露自己野心的。

不过现在看来,这也是好事。

说完此事,张正又好奇起来吴山为什么会答应苏珧的提议,毕竟,这天下应该没有人不想坐上那个位置吧。

吴山现在大权在握,就更不会没有这个心思。

“他衷心誉王。”

“而且三皇子是我的儿子。”

“他不想做乱臣贼子,就只能扶皇子上位。”

“另外,吴山如今只是在边关有些势力,你别忘了,西北,西南,东南都有驻军。”

“这些驻军加起来,可不比吴山的人马少。”

“这些人可都是支持皇室正统的。”

原来是这样。

张正这下是彻底放心了。

苏珧带着张正回到山庄,几位大臣以及宋沐风都在了,看到她过来,立刻起身行礼。

“夫人。”

“各位不必拘谨。”

“各位大人可想好了,本夫人虽然好说话,但绝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有叛臣。”

“你们今日一旦做了决定,那么日后你们就是本夫人的人了。”

“一旦背叛,本夫人会拿这个叛徒祭旗的。”

苏珧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他们若是能接受这样的合作方式,自然皆大欢喜,如果不喜欢,那就一拍两散。

她想要的是绝对的衷心,这样的人,宁可少,也绝不要那种三心二意之人。

否则,有朝一日,必定是个麻烦。

好在这些人都是想好了过来的,眼下苏珧表明立场,他们就立刻表忠心。

“郢州知府方奇诚心投靠夫人,生死不弃,若有违背,就让我不得好死。”

方奇表态后,其他人纷纷表态。

“本夫人听说过你。”

方奇是六年前的新科状元,但是因为他无权无势,寒门出身,又不肯攀附权贵,最后被户部调到了郢州为官。

一开始,他只是郢州一个县的县令。

后来因为他政绩突出,深的百姓爱戴,不久之前才被调任郢州知府的。

没想到,这么快郢州就遭遇了旱灾,紧接着就是战乱。

郢州百姓苦不堪言,身为君王的裴景宴,却坐视不管,任由百姓在水深火热里生活,方奇忍无可忍,一开始是开城门,让灾民来投靠吴山。

后来被裴景宴斥责后,方奇担心家人,不得不来投奔苏珧。

其他县令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也不得已来投奔苏珧的,但是他们也知道,一旦做了选择,就要为这个选择负责。

所以他们绝不会背叛苏珧的。

“能得夫人赏识,是下官的荣幸。”

这一日,裴景宴再次战败,郢州失守。

第二日,方奇和郢州的地方县令就回了郢州,继续做他们原来的官职。

同时,苏珧让人给郢州调集大批的粮食,让郢州百姓不再挨饿受冻。

附近州府百姓知道这件事情后,纷纷去衙门闹事,希望他们的父母官也可以为他们考虑,投奔吴山。

可是这些县令没有这个胆子。

只能关紧衙门大门,等着知府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