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少女与钢铁神州翰林院的平海

第263章 海豹们,开工!(合二为一)

第263章|海豹们,开工!(合二为一)

十月悄然而至。

里士满。

华盛敦特区以南百余公里的里士满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新兵,军用卡车川流不息,郊区遍布帐篷,连营数十里,整座城市仿佛变成了巨型要塞。

美军在里士满附近一口气组建了三个步兵师,这三个师均为当地国民警卫队为基干补充大量新兵而成,九成人都是才入伍几个星期的新兵蛋子。

那么这样的部队有战斗力吗自然是没有的。

“说实话,没有嘲讽你们的意思,但事实就是这些部队没有一点野战能力,只能防守市区打消耗战。”

商克与一名上校站在路旁,边上是一大群陆军新兵和大声叫骂吆喝的士官。

新兵们头戴英式汤米盔,背着斯普林菲尔德栓动步枪,这样的造型仿佛是从二十多年前的欧战时穿越过来的。

“也许吧。”上校说:“但至少我们决心守住里士满。”

“是,新约克和费城的战例不能再上演了,太丢人了。”

“有了你们提供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我们会狠狠地教训敌人的坦克部队。”

兵员,往极端些说,如果只按照‘炮灰’的标准来看待,亚美利加很容易就能动员几百万人。

库存的栓动步枪有约莫两百万支,一个青壮年男性最快只需要一个星期甚至几天就能完成炮灰标准的训练,兵员肯定不缺。

把那些只接受极短暂训练的新兵送上战场,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必然会被看作变相的谋杀。

人只有在环境优渥时才会讲究仪态和品质,陷入濒死绝境时哪里还顾得上有的没的,政权亦是如此,仗打到这个份上,合众国联邦政权危如累卵,已经顾不上所谓的人权了。

亚美利加上层认为即使华盛敦沦陷,也必须守住南边的里士满,不能放任入侵者继续南下横扫整个东海岸。

商克在里士满体验了两天指点江山的感觉,现场指导部署城防体系,可谓是名师指路了。

他的看法就是里士满大概率是可以守住的,因为不列颠和伊凡罗斯远征军的战略进攻极限差不多也就在这了,前期依靠精锐力量打出了惊人战果,但是迟早陷入城市作战的泥潭和人民战爭的汪洋大海。

他唯一觉得急需改善的是美军新组建的部队太缺乏有实战经验的老兵了。

因此他把目光放在了困守在新约克的那股孤军。

返回华盛敦以后,他便直言指出了这一点。

这时候敌人已经兵临城下,乔治-马歇尔正准备撤离,身为陆军参谋长实在不应该长久留在战争最前沿了。

马歇尔当然知道老兵的重要性,他遗憾道:“海军尝试撤离那些部队,但是失败了,现在海军正准备派出潜艇。”

商克皱眉道:“潜艇那根本运不走多少人。”

新约克的战斗其实没有彻底落下帷幕,仍有一小部分守军龟缩在一小片区域里拼命顽抗。

剩余的守军集中在国王岛和曼哈顿区下城区的几个滨海街区——也就是华尔街附近,他们最重要的据点便是著名的新约克证交所。

根据他们发来的电报,不完全统计约莫有四五千人,目前弹药倒是充足,唯独缺乏食品。

“……守军主要由集团军战败后的溃散人员组成,此外还有大量预备役人员和志愿者,他们现在依托华尔街附近的密集建筑地区坚持抵抗。”

“守军现在由谁指挥”商克随口一问。

“嗯……”艾森豪威尔沉吟着答曰:“好像是一位叫麦考利夫的上校。”

附近的一名参谋插话道:“没错,安东尼-麦考利夫。”

啊哈又有老熟人登场了

商克不经意间嘴角上扬,让在场的其余美军将领感到疑惑。

“这帮人挺重要的,可以当作扩充部队的基干,应该尽量想办法给他们撤回来。”商克云淡风轻的说了句废话。

大家不免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谁不知道那些守军很重要

现在的问题是航道被封锁着,船只开不进去,光靠潜艇即使像塞沙丁鱼罐头一样一次也只能运三四十个人。

离开指挥部之后,拿不定主意的商克去了大使馆留守处,向西京发去了一道请示电讯。

是否需要过多的干涉帮助或者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放任不管

第二天他得到了答复:顺其自然,能帮则帮,不必刻意打压。

统制政府上层已经在秘密会谈中拿到了期望的结果,八九不离十,所以适可而止就好,不追求极限施压。

明确中央之态度后,商克心中了然,便开始张罗起自己的办法了。

首先,尽管新约克还有这么一股几千人的残兵败将在负隅顽抗,但是他们的存在并不影响码头的正常使用,所以从军事上来说,新约克本质上已经处在伊凡罗斯远征军的控制之下。

因此,伊凡罗斯远征军试着发起了四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之后便放弃了歼灭的想法,转而变成围困和劝降,毕竟进攻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地方损失太大了。

为了防止亚美利加海军派出船只接应这些残兵败将,伊凡罗斯远征军在史丹顿岛部署了一个107毫米加农炮营和一个临时暂编榴弹炮营——装备缴获的美制155毫米榴弹炮,用于封锁航道。

哦仅此而已

这可难不倒商某人,想出大致办法后,他立即乘坐小飞机前往纽波特纽斯,向那儿的亚美利加海军商讨行动方案……

【配图】

帝俄部队兵分两路进攻新约克和费城以后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仅师劳力竭,而且各部队之间格外分散,到处都是散乱开来的营级或连级单位。

收拢部队之后,经过一星期的匆忙休整,安东诺维奇上将指挥帝俄部队挥师南下,直扑华盛顿特区,誓要一鼓作气夺取这一政治中心。

四个昼夜转瞬即逝。

当华盛敦战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时,新约克地区的对峙仍未结束。

亚美利加守军残部彻底被孤立在狭小的曼哈顿区下城区,帝俄围困部队表现出极强的耐心,拒不主动出击。

新约克证券交易所大楼遍布弹孔,完全变了模样,六根高大的立柱断了三根。

外边的街道上全是砖石碎片,路口处散落着铁丝网和各种武器的残破零部件,几辆坦克的残骸烧得黢黑。

这所标志性建筑正是守军残部核心之所在,里边是指挥部和三百余官兵。

双方消停了几天,今天又发生了激烈交火,四架皇家空军的布伦海姆轰炸机飞临此地,向证券交易所大楼投下了多枚航空炸弹。

“轰!轰!”

剧烈的爆炸让整座大楼都在颤抖,扬起的滚滚烟尘向周围扩散,仿佛置身于云雾中。

待烟尘消散,街道拐角处警戒阵地的士兵们发现了异样。

只见一辆打着白旗的越野车缓缓驶来,上边载着的帝俄军官和翻译都没带武器,半举着双手示意并无敌意。

原来这是帝俄围困部队指挥官沃罗诺夫准将派来的劝降信使,此前十多天不论是大喇叭喊话还是播洒传单都毫无效果,所以这次干脆就直接派人来了。

这名文质彬彬的帝俄少校背带进了证券交易所大楼地下室。

一路上,数十道冷冽和愤恨的目光汇集在他身上,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一样,这段路程让他感到格外漫长和煎熬。

等见到了守军残部目前的指挥官麦考利夫,汗颜的少校急忙转述劝降的要求。

“……战斗进行到这个地步,没有人会来救援你们,这样孤独的抵抗毫无意义,我们知道你们现在缺乏水和食物,还有很多伤病员得不到救治,没有希望的抵抗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挥官可以容忍的。”

少校从道义上抨击麦考利夫等人孤军奋战的合理性,然后递上了一封信。

“我诚挚的劝说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沃罗诺夫准将向你们保证,停止抵抗后所有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战俘待遇,救治伤病员,提供干净的水和充足的食物。”

麦考利夫上校冷笑一声,不屑道:“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的话是不能信的,一是从不列颠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二是伊凡罗斯人说的话。”

说罢,他瞟了那封信一眼,作势欲扔,但又没扔。

他想了想,从口袋上拿出钢笔,很潦草的在那封信上写下几个字母。

无功而返的少校带着那封信返回了。

矮个子的沃罗诺夫准将在战争爆发前是一名碌碌无为的步兵上校,没什么功绩可言,所以晋升速度也显得相当之慢。

对于麦考利夫的答复,沃罗诺夫不明所以,旁边一名二把刀英语水平的参谋疑惑道:“坚果”

几人都觉得莫名其妙,于是便问翻译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翻译盯着那个‘nuts’沉默了四五秒,最后尴尬道:“将军,这个单词是辱骂挑衅意味的脏词。”

沃罗诺夫反手丢掉了那封信,冷声道:“他们难道还不清楚自己的处境愚蠢的亚美利加人!饿死他们!”

如果自己麾下的兵力充足,沃罗诺夫根本没有耐心继续等下去,直接强攻消灭这些负隅顽抗的残兵败将,倒要见识一下对方指挥官究竟是个怎么样的死硬角色。

可惜己方兵力不足,大部分机动兵力都投入到华盛敦战役去了,海运来的兵员也优先补充给了进攻部队,自己麾下看上去有万余人,实际上就只有两个缺编的步兵团和数千后勤保障单位人员。

当夜。

史丹顿岛。

一轮荡漾的白色弦月倒映在海面上,忽然,泛起了咕噜咕噜的气泡,随即有个修长的巨物冒了出来。

晚上19时45分,墨鱼号(ss-171)潜艇上浮,紧接着海狮号(ss-195)和秋刀鱼号(ss-189)潜艇也准时上浮。

一个个身影钻出舱盖,下到潜艇甲板上,然后给一只只橡皮艇推下海。

精神奕奕的商克大声道:“动作快,我们要以最快速度干掉敌人的海岸炮兵阵地,然后拯救曼哈顿武装战俘营,如果失败了,岸上的四千多人就完蛋了!”

语毕,他也登上了一只橡皮艇。

不知为何,新约克守军残部的处境让他想起了原位面历史上的库尔兰集团军。

因此他把新约克守军残部戏称为曼哈顿武装战俘营。

对于撤离行动面临的困境,商克也就是见招拆招罢了——既然敌人部署在史丹顿岛上的炮兵封锁了航道,那就想办法干掉呗。

亚美利加陆军航空队也确实试过了,然而空袭效果寥胜于无,海军舰艇驶入航道后仍然遭到密集的炮击,被迫灰头土脸的逃跑。

陆军航空队将这一情况归咎于敌人太狡猾了,不但做了充分的伪装,还布置了许多假目标吸引火力。

所以商克在此基础上变更了思路——利用潜艇运送少量精锐突击队上岸,夜袭炮兵阵地,瓦解岸防炮的威胁,然后由海军的驱逐舰以最快速度冲入新约克港口,接走守军残部。

这些官兵全都来自陆战1团,因为时间紧迫,只做了简单筛选,为便于轻装上阵行动并加强火力,全部装备1汤普森冲锋枪和bar勃朗宁自动步枪,只有极个别人携带安装了光学瞄准镜的斯普林菲尔德狙击步枪。

纯粹是一时兴起,商克故意给这支突击队赋予了‘海豹’之名,也算顺带帮忙组建了特种部队的雏形。

不多时,十几只橡皮艇满载着近百人无声无息的接近了海滩。

既然是夜袭,那么隐蔽性高于一切,几名女准尉为突击队提供充足的心灵感知遮蔽,仅派一人负责感知敌情,所有人小心翼翼地抄小路向北搜索前进。

晚上20时36分,突击队锁定了目标,等接近后便可依稀看见十多个炮位的轮廓,上面是搭在架子上的伪装网,下边是缴获的1918型155毫米榴弹炮。

帝俄炮兵们三三两两的在打发无聊的时光,吸烟的吸烟,打牌的打牌,浑然不觉杀机已近。

“那些应该是击败麦克阿瑟的集团军以后缴获的榴弹炮。”商克放下望远镜。

一听到敌人居然在使用缴获的武器打击自己人,亚美利加士兵们立马就急眼了。

“枪上膛,准备战斗,给伊凡罗斯人一点惊喜。”兴致勃勃的商克朝天举起了信号枪,扣下扳机的同时喊道:“海豹们,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