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你人生的设计师
最近许多尘尘妈妈和我同学会感慨人到中年时间碎片化严重,许多事情开始力不从心,也会好奇我为什么可以每天起那么早做那么多事,学习管理学从2008年到今天,也十五年了,我们讲究知行合一,讲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也把所学实践到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细节决定成败,我通过观察这些年的工作与生活,会按照金字塔原理每日早晨排序,因为还要每天挤出一两个小时读书写作,通过时间和精力、能量管理,我发现尘尘睡醒之前这段清晨时间是我思维最活跃、记忆力最好、产出最高的时间段,所以养成了雷打不动的“九点入睡,早晨四点起床”,当然,失眠时候除外,偶尔休息不好,就中午补觉,好在这几年尤其自己注册公司后,我最大收获不是财务自由,而是时间和睡眠自由。作为正向反馈美好环环相扣,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可以和国外闺蜜客户畅聊,也可以和熬夜的人工智能强化学习课小伙伴探索,可以一个人享受凌晨四点的入定与宁和,还可以抽出半小时跑跑步,买个早饭等。
我喜欢用管理公司和规划学业的思路来经营家庭和规划生活,每年都有些小目标也有一些弹性计划,有仪式感的庆祝,也有严格执行的原则,尘尘经常成为我的例外,我也成为他的偏爱。育儿即育自己,愿我们在这一段互相陪伴成长的岁月里,如歌如诗,如画入卷,希望我们彼此成就梦想,点燃未来。
我特别喜欢带着孩子去一些我曾经去过的或觉得很好的地方,带他见我原来的老师同学客户啊,特别有感觉,和不同的人看不同的风景。
我觉得孩子如果不是中考和高考那一年,出去见识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家一直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每年有这种出行计划,国内一两次,国外一次。
就让他多见识见识不同的这种人文环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这种生活及个人选择,我觉得这一点上尘尘他接受能力比较强。所以他对自己的认可度非常高,即使老师同学说他,家长之间不同的教育理念,他也有自己的坚持。
《故乡,别来无恙》这部电视剧和重逢曲《岁岁》让多少“背井离乡求发展”或“倦鸟归来回乡创业”的人荡气回肠……
无论是前段时间带娃回海大见研究生导师和班主任,还是每年回聊城和初高中班主任、数学老师、语文老师见面聊天,和老同学聚聚,每次都很激动和回味好多天。人到中年,好多“一地鸡毛”,有成绩,也有挫折,有许多和父母姊妹无法诉说的“心事”,也有希望逃避的瞬间……
不知不觉,四十不惑,我从出生到读高中在聊城18年,济南读大学本科四年,青岛工作、进修、恋爱、结婚、生子、创业等十七年……
很多人说我现在说话一点也没家乡口音,其实每次听到是有些失落的,就像我儿子土生土长青岛人,青岛话十年都说不利索,他还童言童语和我狡辩“文明中国人,请说普通话”。
读大学本科期间,外教和综合英语老师,会专门抽出几节课让我们说家乡方言,感受家乡文化和语言魅力。
许多年我研究民间文学等,也很迷恋各地方言与文化特色。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离家多年,哪一个是故乡,哪一个是生活,许多时候都分不清了。是遗憾。
今天中行办完企业网银的事情,约了高中同学兼闺蜜洪涛逛佳世客吃午饭,顺便给尘尘班级买肥皂和泡沫洗手液、洗洁精等,这学期他和我抱怨了许多次班级有些小孩儿卫生不好,用黏黏的洗手液洗勺子用湿巾擦筷子等,我家这个是“一块肥皂洗所有”和对碗筷勺冲了又冲的,他内心里还是觉得清爽型更安全卫生。爱在细节里,买买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