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先立信 再立威

唐禹没有耽搁,仅仅只休整了一天,把一些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妥当,便匆匆从绵竹县赶往了郡治雒县。

三百精锐依旧住在当初安排的矮房之中,王徽及一众侍女,包括唐家带出来的十多个侍卫,则和唐禹一起住进的郡府。

“早盼着先生回来了,今晚安排晚宴给先生接风。”

李期打着呵欠,似乎还没睡醒,又连忙关心道:“先生肩上的伤好了吗?可惜凶手没有抓到啊,不过有几个可疑的…当时正在附近逗留,我全都给杀了。”

唐禹一时间有些无语,李期这王八蛋真不是个东西,也不管是否无辜,先杀了再说。

“不必了。”

唐禹摆手道:“我本想从新都县开始治理整个广汉郡,但了解实际情况之后,还是要从上而下才行。”

“几个世家的家主我已经见过了,给他们下了严令,让他们必须支持殿下。”

“现在他们要去剿匪了,而我坐镇郡府,先把广汉郡的风气改一改。”

李期挠了挠头,尴尬笑道:“我也不懂这些,就全靠先生了,不过昨天那两则告示…是怎么回事?”

唐禹正色道:“治理地方,先在治安,后在司法,前者解决的是明面上的欺压,后者解决的是暗处的欺压。”

“两手抓,广汉郡才能太平,才能勠力同心往前发展。”

“殿下,你一定要支持我,我们的时间很紧急,最多三个月,李班就要动手了。”

“三个月内,我要完成广汉郡内的组织生产、兵丁招募和初步训练。”

“届时,兵力广足,后勤无忧,才能真正办大事。”

“人物很艰巨,我会在短时间内集权,以铁腕手段完成这里的短暂腾飞。”

李期面色严肃,又不禁挠了挠头。

他还是没听懂,但他至少知道兵力广足、后勤无忧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怀疑:“先生…蜀地的百姓…油滑又刁蛮,不太好组织啊。”

“以前也有人试过号召百姓,但…那些百姓毫无纪律,根本管不了。”

唐禹郑重道:“只要殿下支持我,我就一定能让广汉郡焕然一新。”

李期见他如此自信,当即大声道:“好!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我肯定支持!”

“那些个世家敢不听话,就直接杀了算了,反正老子如果败了,他们也要死。”

唐禹道:“有殿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翌日一早,也就是四月二十三的早晨,唐禹开始坐镇郡府。

他并未待在大堂里,而是直接把桌椅板凳搬到了郡府之外的广场上。

四周设立了二十个兵器置换点,而且已经备好了铜钱。

百姓们路过,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好奇看两眼,便低着头走了。

告示写得清清楚楚,神雀的人也在民间传递消息,不可能没人知晓。

上交一把兵器,能换五个铜钱?这谁信…

怕是拿出兵器那一刻,就被当成刁民打…

没有人信,但却真有人来换。

原因不是相信唐禹,而是——“哎老子偏要去试试看”!

就是这种乐子人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促使了第一批人前来兑换兵器。

多年的战乱,加上匪患不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兵器,或是大刀,或是长矛,或者是短剑,也不知道是什么途径来的,但确确实实是有。

“收下他的兵器,给五个铜钱,不要登记姓名和地址,我们不在乎是谁上缴的兵器,我们只是专注完成郡府的承诺。”

唐禹的命令很清楚,一切从前,给兵器就直接给钱,丝毫不犹豫。

于是,“唐郡丞真给钱”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传到了各个地方。

上午只有十多个人来换兵器,下午就猛增到了数百人。

消息越传越广,许多人拿到铜钱,高兴的不得了,忍不住炫耀,更引得其他人来换钱。

于是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唐禹刚走出郡府大门,就看到了密密麻麻数不清的百姓,全部拿着兵器。

李期正带着几百兵马,与这些百姓对峙着。

看到唐禹,他连忙喊道:“先生,吓我一大跳啊,我以为百姓暴动了,几千人拿着兵器往郡府来,结果说是响应你的号召,说什么来换钱的…”

“还好我忍住了,不然全他妈给杀了。”

唐禹郑重道:“殿下且休息,并撤掉官兵,这些百姓是殿下的子民,殿下不该怕他们。”

“子民”这两个字,一下子把李期听爽了。

他顿时大笑出声,挥手道:“撤撤!快撤快撤!没听见我先生怎么说的吗!这些都是老子的子民!”

“他们只要不动手,老子就不杀他们。”

唐禹看了一眼四周密密麻麻的人,有的笑着,有的紧张,有的缩头缩脑,有的甚至没有兵器,纯来看热闹的。

他不在乎。

他只是大声道:“再新增二十个兵器兑换点,一手拿兵器,一手给他们钱。”

“史忠,派一百人维持秩序,组织百姓排队,有序进行兑换。”

“若有闹事、打架者,立刻制止。”

“郡府之游徼、法曹全部给我喊出来,搬运兵器到仓库,以免武器堆积在这里不方便,同时也容易损坏。”

“再设立三个询问处,就在这广场上,有漏发铜钱的,或用厨具、农具冒充兵器兑换,存在争议的,去询问处商量解决。”

“开干!”

他声音极大,运足了内力大喊的,以至于百姓、官员和士兵全部都听得清清楚楚。

一些本来想趁机找点乐子、捣捣乱的百姓,也被迫收手了。

队伍排了起来,似乎有了一点秩序,但百姓的嗓门儿可不小,一直说着各种油腔滑调的话。

“唐郡丞,我拿了三把菜刀,能算武器吗?”

“老子还有一把砍柴的弯刀呢,这肯定也算兵器,毕竟砍在人身上也是有效果的。”

“放屁,找你那么说,老子的锄头也能换钱。”

“哎呀莫日白了,发不发钱还不是唐郡丞说了算,你要是给他舔两口,他可能还给你多发两文钱呐。”

“那适合你婆娘噻,你婆娘舔人凶得很,据说喝水都是靠舔的。”

“日你吗!你意思是我婆娘是狗?”

“没得那个意思哎呀,反正你婆娘生了的话,给我捉个花的哈。”

到处都在吵,吵到白热化,就开始动手了。

一人拿刀,一人拿剑,有模有样的准备来个对决,两人摆成江湖高人的模样。

只是下一刻,他们就被史忠一脚踹翻,然后吼道:“想闹事是吧?嘿!全部排到后边去!”

这下两个人又同仇敌忾了,连忙喊着是闹着玩的,赶紧归队。

开玩笑,这么长的队伍要重新排,那谁有那个耐心。

无论如何,兑换仍在进行。

一件兵器五个铜钱,有的百姓一家人都来了,拿着七八件兵器,换了不少钱,一个个高兴得很。

聂庆运足内力喊道:“财不外露,自己把钱收好,另外说一句,谁敢半路抢钱,那可是要重罚的。”

兑换有序进行着,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毕竟有人真的想用锄头换钱,于是询问处就成了扯皮的地方。

但大多数人还是兑换了钱,高高兴兴离开了。

也有一部分人,兑换了之后也不走,留在这里看热闹。

李期看到这一幕,不禁低声问道:“先生,我们这么做,有啥好处啊,一件兵器五个铜钱,看这个架势,这恐怕要花出去一万个铜钱啊!”

唐禹沉声道:“其中完好的兵器可以直接使用,残损的兵器可以熔了之后打造新兵器,我们早晚要征兵,是很需要兵器的。”

“而且,百姓没了兵器,更好治理,也极大降低了械斗、村斗的频率和损失,有助于恢复治安。”

“还有一点,就是郡府完成了承诺,别看这是一件小事,但这是我们立信于百姓的最佳途径。”

“有了这个先例,百姓在很多事情上,或许就愿意相信郡府了。”

“那么之后的组织生产和征兵,也就有了根基。”

听完了这些,李期就算是再超雄,也完全明白了。

他不禁鞠躬道:“先生真乃孔明在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