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民风民俗
这一次会议从早上开到了中午,小荷都喊了两次吃饭了,众人都还在商量。
主要是唐禹给他们透露的信息太过夸张,他们需要不断的去消化,去寻找其中的逻辑。
直到最后,唐禹道:“具体的局势和计划,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李寿保持紧密联系,同时,在广汉郡做点事情。”
他指着地图道:“就算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我们的目标依旧是广汉郡,所以治理广汉郡,非但是取得李期信任的必要任务,也是我们获取力量的必经之路。”
“这里会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会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如今李期既然放权,我们便借用他的权力,去取得我们所需要的效果。”
“这就是借鸡生蛋!”
话音刚落,门就被推开了。
王徽拿着一颗煮鸡蛋,塞进唐禹的嘴里,轻轻道:“再不吃饭,就饿死你好了。”
唐禹单手将她揽入怀里,把鸡蛋拿了出来,含糊说道:“先吃饭,下午还要继续开会,说关于广汉郡治理的事。”
在王妹妹的一锤定音之下,众人连忙上桌吃饭,这才发现确实是饿了。
饱餐一顿之后,也顾不得其他,又连忙来到亭子里,继续开会。
唐禹道:“关于广汉郡的治理,我现开个头,然后集思广益。”
他看着众人,思索片刻,才郑重道:“我们的目的是…要尽快取得百姓的信任,这样才能有序组织百姓,进行生产活动,最终实现这里的腾飞。”
“通过生产、民生的腾飞,又进一步取得百姓的信任,正如同舒县一般。”
“但这里与舒县不同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在舒县之时,百姓被税粮、土匪、世家轮番洗劫,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恰好站出去,为他们做主,演了很多戏,才最终取得信任。”
“而这里,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耗,也不可能把官府、世家都杀光。”
“另外,民风民俗肯定也有差异,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在组织上的决策与谋划。”
“衣崇文你来得最早,你先说。”
衣崇文思索了片刻,才无奈叹了口气。
他郑重道:“主公,我虽然来得早,但目光都聚集在贵族和势力身上,对民间了解不多。”
“但我是舒县人,我对地方的治理还是有一些看法的。”
“比如最直观、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乡老、里正这些在村里有威望的人召集起来,倾听他们的意见。”
“我认为我们怎么去猜,都不如他们亲口说来得准确。”
唐禹点头道:“没错,你继续说。”
衣崇文道:“成国也是有县寺的,虽然都是世家当道,大多内定,而且结构松散,官职不全,职能不清,但…通过他们的行事作风及目前世家对百姓的压榨,也可以分析出百姓最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唐禹笑道:“看来李期给的这个郡丞之位,倒是有些用处。”
“兜兜转转,我又成了唐郡丞了。”
他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道:“既然如此,详细的东西我就亲自去设置,你们把绵竹的乡老、里正及有威望的人都找来,我们就先从本县开始。”
“正好也可以通过他们,看出当地的民风民俗。”
“史忠,你派人也去走访一下其他县,了解民情民生,越详细越好。”
会议终于散去。
唐禹有些头疼。
对于他来说,治理地方和打仗同样艰难,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前者更难。
因为打仗杀的是敌人,但治理若是出了问题,死的可是无辜的百姓啊。
要建立根据地,要从根基就保持干净和稳固,逐步搭建一个地方的构架。
这里会比舒县更难。
因为…
这里很可能是老子的龙兴之地啊。
这里的气质、风貌、人文、精神,决定了将来很多很多东西。
他陷入了沉思,脑子里有太多的信息堆积,一时间都处理不过来。
王徽和小莲端着茶走了过来。
“喝一口茶,舒缓一下精神。”
唐禹愣了一下,随即端着茶喝了一口。
王徽坐在了他的旁边,轻轻笑道:“别顾着一个人想,说出来我们也听听,尤其是小莲,你别忘了小莲就是蜀地的人呀。”
“而且我也是很聪明的好吗,即使是我们说出一些不合理的看法,你也可以有个参照,找到相对应的、正确的看法呀。”
她说话的同时,小荷也跑了过来,给唐禹捏着肩颈。
唐禹舒舒服服躺着,不禁感叹道:“好啊,有人关心照顾着就是好啊。”
比起在舒县的时候,现在显然热闹一些了,也温馨一些了。
虽然,面对的困局要复杂得多。
唐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她们聊着,王妹妹的视角无法接地气,但她毕竟是世家出身,总能在方向上给出一些看法。
小莲虽然是蜀地的人,但她从小就在纵横宫长大,也不太了解当地人的生活。
但她们的奇思妙想,的确能给人一些灵感。
比如王妹妹就说,想要过得好,首先就是要安全。
这让唐禹立刻想到了械斗和山匪。
无论如何,有她们解闷儿和帮忙,唐禹的思维都开阔了。
只是奇怪在于,从下午到夜晚,都没有等到衣崇文把乡老、里正带回来。
直到深夜,他才跑回来,无奈摇头:“哎呀,绵竹县根本就没有里正和乡老…压根没设立,村民也没有自发选。”
“想找一些有威望的老者过来,结果人家又不来,一大把年纪了,我们又不好用强。”
“最后倒是用强了,但村里也一下子冒出百八十个壮汉,拿着锄头镰刀就要干我们…”
“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我们只好回来了。”
说到这里,衣崇文无奈道:“不过我最后我们花钱买通了一个当地的中年人,算是了解了一些信息。”
“我说明天主公请吃肉…免费吃…”
“然后报名人数很快就破百了,一个比一个热情…”
“最终我们选择了其中二十个具有代表性的。”
“明天中午,他们会准时过来…”
唐禹擦了擦额头的汗,道:“过来吃肉?”
衣崇文道:“当然…也会说点话…只要喂点酒喝,他们什么都肯说。”
唐禹不禁摇头苦笑。
“好吧,二十人,明天办个三桌,我让小荷她们去准备。”
“你确定他们会来?”
衣崇文拍着胸膛道:“肯定来!”
他很有信心,唐禹也相信他。
第二天,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
只是…来的不是二十人,而是他妈二百多人!
整个庄园,都直接被包围了。
都是来吃肉的!
这里的民风…还真是实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