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三千五百里
第三百零七章 三千五百里
唐禹的传奇故事,引起了天下的广泛讨论,似乎由他开始,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般。±鸿a#?特<小])·说u`|网¥? %¢?已?¤发:d布:最?_{新?°章@?节??
各国各族的领袖级人物,都看到了这样的人物,好像也想做点成绩出来,开始了一系列行动。
赵国,石虎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尽快找回从谯郡丢失的威望,开始组织兵力,打算对汉国发动战争。
这一次他不打算御驾亲征,而冉闵还没有挂帅的资历,于是就派出了更有威望的龙骧将军苻雄,其子苻坚年方十四,也随军而行。
燕国,慕容皝亲自上不咸山请教梵星眸,想得知更多关于唐禹的消息,因为他听说唐禹是梵星眸的徒弟。
梵星眸说出了唐禹之前给出的见解,慕容皝与宗室大臣商议之后,最终一致认为唐禹所言极是,于是,慕容垂、慕容恪挂帅,发动了段部鲜卑的战争。
成国,李雄年迈昏庸,不顾大臣劝阻,一意孤行,最终还是立了侄子李班为太子,并协助他处理政务。
其子李越、李期分别征东将军和安东将军,驻守梓潼郡和广汉郡。
晋国,司马绍新皇登基,结果被唐禹连续泼了冷水,既然军事上失败了,就从政策上找点场子回来。
他果断推行了“度田收租制”,以针对户籍混乱及土地兼并,但遭到世家抵制,依旧保留了世家的“荫客”免税特权。¢oe?z\3§小;÷说?网1?′ ?¨更>=:新??最*]全@`
代国,刚刚回到草原的拓跋什翼犍完成了继位,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兴改革。
西凉,也有大事发生。
君主张骏盖了四座奢华的宫殿,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居住,堪称当代君王享受生活的典范代表。
历史的进程似乎加快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变,都在以可怕的速度蓬勃发展。
唐禹对一切都不知情。
他在深山辗转,塑造着三百大同军的军魂。
他并不急着赶路,而是一边走,一边看。
有时候,他会带着史忠及一众小队长,乔装进入村落或城镇,考察民情。
这一路,他们看到了太多太多。
面黄肌瘦的百姓,被征发徭役活活累死,家中孤女寡母不堪受辱上吊自尽。
山上偷砍柴火的老者被世家的仆人抓住,当场打死。
因为交不起税,被迫贱卖土地的百姓,在当夜又被山匪将卖地钱洗劫一空,万念俱灰之下,带着全家人跳井自杀。
贵族子弟郊外赛马,捕猎无趣,便突发奇想,骑马撞人,游戏变得有趣了,只是死了几个贱民罢了。
北方来的流民遭到排挤,被当地的百姓殴打至死。÷新$^=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1,
家中缺粮,壮年儿子背着苍老的母亲上山,儿子哭,母亲笑,双方都同意活埋。
县城的城门口,大人牵着女儿的手,喊着年满十二,能干活能吃苦,什么都肯做,只要八十文。
又下了一场雪,白色的天地,徒增了几具尸体。
天气转暖,大雪融化,血肉肥了土地。
那是世家的地。
嫩芽长了出来,春天悄然而至,大地万物复苏。
一切都是崭新的,没有丧事,办不起丧事。
人死了,亲人哭一场便埋了,几天后大家都忘了。
就像是地上的草,断了死了倒了,没人在意,反正来年又有。
这个时代没有悲剧。
饥饿与死亡,剥削与受难,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大家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能也有一些好消息,比如在大火焚烧过的山脚下,村民们忙碌地修着房屋,少年看着崭新的村落,心中没有高兴,没有成就感——他想离开这里了。
从淮南郡到襄阳,本来只需要二十天,但唐禹走了一个半月。
这一天,他看着手底下的将士们,宣布道:“过了襄阳,我们就不再边走边看了,而要加快速度,争取在一个月内赶到广汉郡。”
“虽然我们有物资囤积在沿路,但漂泊在野外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
“可是,既然不好过,我们为什么总要在路上耽误呢?”
春风拂面,林木摇晃,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照出了斑驳,众人暖洋洋的。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却不再像曾经那般迷茫。
唐禹轻轻叹道:“我带你们看了很多村落,看到了百姓们是怎么生活的。”
“你们私下里也肯定互相在聊,在谈,为他们的高兴而高兴,为他们的悲惨而痛心。”
“逐渐的,其实你们明白了很多事。”
苍老的树叶已经在雨雪的浸润下腐化,成了大地的养分。
唐禹继续道:“我们总说,要为百姓而战,要如何如何建立一个好的政权…”
“似乎我们就代表着最高的道德,因此光荣,因此高尚。”
“毕竟,所谓大同嘛。”
“但…是不是有点高屋建瓴了?你们大多出身贫寒,但毕竟当兵这么多年,也不愁吃穿了。”
“那些口号,是不是也觉得空洞,觉得有点缥缈呢?”
说到这里,唐禹指了指山下,缓缓道:“然后,现在,你们都看到了,都知道了。”
“不是我们自诩高尚,不是我们莫名其妙志向远大,而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百姓的苦都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确需要我们去做这些事,需要我们去拯救。”
“我们不是高屋建瓴,我们反而是务实,着眼于实际,发自内心想去做点事。”
“基于良知,基于勇气,基于敢于改变世界的决心。”
“我相信你们看到了这么多,早已有了切实的体会,毕竟你们当中很多人义愤填膺过,想要出手相助过,也流了泪,也哭出了声。”
“我要恭喜你们,你们真正拥有了军魂,你们真正有了信念。”
“你们不再迷茫,你们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战斗了。”
三百大同军,面容严肃,目光坚韧。
唐禹道:“心中有了信念,有了使命,不意味着你们完成了什么,而是…开启!”
“你们要更严苛要求自己,遵守纪律,保持信心,不断进步,准备好迎接最残酷的斗争,最艰苦的任务。”
“从建康到淮南郡,从淮南郡到我们的目的地广汉郡,铁流三千五百里,磨砺出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
“我们会做到的。”
说到最后,他轻轻挥手,笑道:“唱大同军军歌!我们出发!”
三百战士赶路,齐声唱了起来:“江涛涌!胡尘扬!”
“流血汉家郎!流血汉家郎!”
……
“挣脱囚笼!不惧创伤!”
“无畏艰险!正在路上!”
“万里转移!寻找希望!”
“老有所依!幼有所养!”
“安居乐业!繁荣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