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乔家与生产队是几十年的老关系,苏家人平时做事就大气,大队干部们都知道夜校乔九如和苏怀远给生产队出的主意。

如今,苏家人要平反回城了,生产队的人都替他们感到高兴。这顿饭又办得这么大气,说明了苏家人把这恩情记在心里了,因此大家伙心中都有数了。

苏家人可都是京市大学里的教授,以后他们肯定都会求上门的时候,这样的关系生产队可得维系好。所以,几个大队干部心里想着回家后,要想想给苏家人带些好东西回去。

于是,吃完了晚饭之后,除了九叔和大队长留下来外,其他人都很识趣的回去了。

“老宋,小宋,虽然现在只剩下你们还没有收到平反通知,但是不要着急。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一直不断的有人平反回去,照这样的势头,最晚年底,你们父子俩也一定能回去。”

“从这么多人平反回去的规律来看,感觉就是按从事的工作来处理的。你看老孟一家以前是干啥的,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我们本来就不一样。你再想想老冯,他是研究所的,老蔡和我们一样是大学的教授,你们之前是普通干部,我感觉今年下半年也轮到你们平反了。”

乔九如和苏怀远对着一整晚一直勉强维持着体面又食不知味的老宋父子俩开解并劝说道。

老宋父子俩是苏省的一个机械厂的副厂长和技术员,是七三年时被厂里的对手举报下放过来的,比苏家人还晚来了一年。

“真的?!”

“苏叔,听你这么说,好像确实是这样。”

老宋父子俩听了这些话后,眼里顿时就有了光,好像又有了希望似的。

特别是他儿子小宋,他在听完了苏怀远的分析后,就听出了对方话里的潜台词,先平反的那部分人的背景最强,所以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小宋想明白了之后,马上就凑到父亲的耳朵边上说了几句悄悄话。

果然,老宋听完了之后,神色就比刚才更加的好了。

“老宋,小宋,你们父子俩放心。现在也不比从前了,在你们没平反之前,就安心在我们生产队过日子,其他的不用担心。”

白连山也给父子俩交了一个底,就算他们不能平反,但是以后的待遇和普通的社员差别也不会大。不用专门再让他们去干重活,就是想请假休息也不再困难了。

“你们要相信苏怀远和乔九如的话,他们既然通过分析得出了这个结论,那大概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九叔也是相信他们俩的判断的,又不是做了坏事的犯人,别人都平反了,不可能这父子俩不能平反,迟早的事情而已。

大队长和九叔的话又让老宋父子俩的心更加的镇定了,没有那么焦急不安,心情顿时也好了起来。

乔九如见老宋父子俩神情好多了,就知道他们听进去了。

“老宋,我们后天要走了,粮食也带不走,所以我们打算把粮食送一些给你们。”

粮食她的空间里多得很,乔九如和苏怀远就打算象征性的带个十几斤回去做做样子。再带上十几斤的山珍,一家人的衣服和两床薄被子,其他的扔一些进空间,一些当明面上的东西寄走。

除了粮食,锅碗瓢盆,小炉子什么的,除了一些明面上是拿去给女儿的东西外,其他的也给了几样老宋父子俩。

剩下的带不走的东西就打算让白连山和九叔分给生产队里有需要的那些人家了,也算是另一种报答了。

老宋父子俩知道苏家人和大队长九叔他们还有话要说,就提着给他们的粮食和小炉子,以及一个小锅高高兴兴的先回去了。

“大队长,九叔,夜校一定要继续办下去。学习成绩好的苗子从现在起就要抓紧时间学习,我总觉得,让我们这些人平反回去,那学校里又没有那么多的学生,那该怎么办呢?!”

苏怀远接到了妻子的暗示,就故意提醒白连山和九叔,反正话说到这里了,只要是聪明的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果然,白连山和九叔听了这些话之后,低头想了好一会儿,然后才忍不住浑身一震。

叔侄俩还一脸难以置信的震惊的互相对视了一眼,从对方的表情里都看出来了他们应该是想到了一块儿。

是啊,这么多老师教授都平反回去了,恢复了原来的工作。高考也都停止了十年,学校里哪有这么多的学生?!

既然都能让像苏怀远这样的教授平反回去工作,那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可能那件事情也会恢复?!

“我明天马上让他们好好的学习。”

“那些卷子多刷刷,多背背。”

“不行,我明天跑公社初中一趟,后天我亲自送你们去县里搭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