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沈静姝摇摇头,她是该放手了。
……
刑台四周的铁索在朔风中铮然作响,禾悦扶着鎏金车轼的手指蓦然收紧。青缎云头履踏上刑台石阶时,她看到宁书澜隐匿在人群中。
这本是他该负责的,为了避嫌,他特意回了皇上换人监管此事。
“殿下,午时三刻将至。”
御史大夫捧着朱砂勾诀的卷宗躬身,绯色官袍被风吹得猎猎翻卷。禾悦的目光掠过监斩台上那方沾着陈旧血渍的斩字令。
“带人犯。”
铁链拖曳声由远及近,玄铁重枷压得那人脊梁佝偻,可当许墨轩抬起头时,却被禾悦的目光刺得向后踉跄半步。
他抬起头,望向阴沉的天空,铅灰色的云层厚重而压抑,细密的雨丝开始飘落,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这场景竟和他梦中的一模一样,那时的梦境就像一场无形的预言,此刻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在刑场的上首,摆放着几张桌椅。他定睛一看,除了梦中那几个熟悉的身影,还多了一个禾悦。她眉眼精致,可此刻脸上却没有一丝往日的温柔,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疏离。
许墨轩心中五味杂陈,他又想到了她说,宁愿从来没有遇见他。
“殿下!时辰到了!”
刽子手的催促惊破幻象,打破了许墨轩的心中所想。
禾悦看着许墨轩被按上饮头桩,日晷铜针的影子堪堪触到巳时末刻,她抓起斩字令的手竟比喝汤药的手还要稳。
“斩。”
令牌落地的刹那,天空突然放了晴。
禾悦最后看见许墨轩对他张了张嘴,口型是在说“抱歉。”
刑场东南角的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随风飘落。
马车驶过护城河时,禾悦掀开车帘。河边,她看见个绾着双髻的小姑娘正在放纸鸢,杏红裙裾拂过河边的杂草,惊起一滩鸥鹭。
“殿下,太子夫的信。”
抱歉有些无语的把信递给禾悦。她能理解太子夫在边关寂寞想写信给殿下缓解,可也不用一天一封信吧。
她们养的信鸽从来没有这么忙过。况且她没记错的话,太子夫不是在边关长大的吗,以前老侯爷在的时候也没听说太子夫这样啊。
“告诉他再过几日便是他回京述职的日子了,这几日非必要不必来信。”
“是。”
……
远在边关收到信的裴昭璟不可置信的读了两遍,她再三确认这个是从京城送来的。
“欸,你说世子到底怎么了?”
云影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吊儿郎当的靠在云竹身边。
“想念殿下了。”
“我看不像,世子这一天一封信,连每日穿的衣衫都要写进去,我要是殿下,烦都要烦死了,更别说想了。”
云影摇摇头,这明显是被气得不轻。自从侯爷走后,世子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你说,不会是皇后娘娘有意要给殿下的东宫后宅抬人的事让世子知道了吧?”
裴昭璟一颗石子打到云影身上。
“说什么呢?”
“没……没什么……”
云竹默默后退两步与云影拉开距离,希望傻不会传染。
“说。”
“就……皇后娘娘有意……”
他解释了一番,裴昭璟脸色黑的仿佛能滴出墨来。
“不过世子也别担心,虽然那几位公子风度翩翩,但您是正宫,他们永远越不过您,您要拿出正宫的气度来才行!”
“是吗?那你说该如何做?”
“这个好说,好说……”
云影话还没说完,就被裴昭璟一脚踹飞出去。“还风度翩翩,本世子看你是皮痒了!”
裴昭璟撸起袖子,快步走向云影,抡起拳头就往他身上招呼。云影被打得嗷嗷直叫,在地上滚来滚去躲避着。
云竹见状,暗道不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脚底抹油,飞速溜走,头也不回地跑远了。
云影一边挨打一边求饶:“世子爷,我错了,我再也不敢胡说了!”裴昭璟打了几下便停了手,指着云影道:“年纪不小了,多少长点脑子。”云影躺在地上,鼻青脸肿,有气无力地点点头。
委屈啊,他哪里说错了吗……
*
三载春秋,如烈火般淬炼出朱雀阙前的万道朝晖,禾悦手持朱笔,犹如一把利剑,剖开那混沌不堪的朝堂。河水溃堤之际,她身披星辰,截断洪流,袖中所藏的河防图,犹如一座山岳,压碎了户部的三箱假账;春闱改制之后,寒门学子们如潮水般跪满朱雀街,那被撕碎的世家荐书,仿佛化作了殿试金榜上的缕缕墨香。
如今,朝堂之上,再无人敢质疑她的权威。那些曾经对她阳奉阴违的老臣,如今连奏折都要如捧珍宝般先送到东宫,请她过目;而那个曾经骂她牝鸡司晨的老匹夫,如今更是逢人便夸“女子读书方能治国”,仿佛她是那治国的不二人选。
北辰帝站在摘星楼上,望着皇城内外井然有序的街巷,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三年前,他将朝政大权交给禾悦时,朝中尚有无数质疑的声音。可如今,再无人敢轻视这位皇太女——她手段雷厉风行,却又处处透着仁政。那些曾经暗地里嘲笑“女子岂能治国”的老臣,如今见了她,连头都不敢抬得太高。
“陛下,丞相求见。”内侍低声禀报。
北辰帝摆摆手:“让他去东宫。”
内侍一愣:“可丞相说,这是军国大事……”
北辰帝笑了:“如今的军国大事,朕说了不算,得问太女。”
他转身望向御案上那摞奏折,最上面一封是禾悦批阅的边关军报,朱砂御笔力透纸背,字字如刀。他轻轻抚过那行字迹,忽然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似乎已经当得够久了。
三日后,北辰帝在早朝上宣布退位。
满朝哗然,唯有禾悦静静立于阶下,神色如常。
北辰帝走下龙椅,亲手将玉玺交到她手中,低声道:“这江山,交给你了。”
禾悦接过玉玺,抬眸一笑:“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