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魏迟腿真彻底好了,赵郎中登门最后看了一次,宣布魏迟可以彻底丢掉拐杖,他就和打开了任督二脉似的,瞬间来劲了。
“早该丢了!憋死我了。”
魏迟试着动了动,满脸兴奋,还原地蹦跶了两下。
虞稚听到声音回头看他一眼,他立刻又和紧了皮的猴子一样,一动不动了。
赵郎中也松了口气:“成,那你是彻底好了,我也能交差了。”
魏迟:“多谢多谢!”
赵郎中忽然凑上前,小声问:“魏迟老弟,你之后怕是不会上山了吧……”
他满脸可惜,这之后上哪里去找好东西啊?
魏迟余光看了眼鱼鱼,认真道:“冒险的事肯定不去了,答应媳妇了。”
赵郎中点头:“成成成,那要是顺带能捡个漏啥的,别忘记我了。”
“这好说。”
魏家人留赵郎中吃了顿饭,之后他才红光满面走了。
下午,魏迟去了养猪场杀猪,虞稚跟着去看了一眼。
不过杀猪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不适合她,虞稚光是听见那鬼哭狼嚎的劲儿就不愿意走近。
只在附近带着瑞宝和珍珠玩了玩,又折返回去了。
她刚进院子,魏远居然回来了。
“二哥?”
虞稚有些惊讶,他怎么这会儿回来了。
魏远风尘仆仆走上前:“三弟妹,爹娘呢?”
“他们都去养猪场了,今日杀年猪……”
“好,那我也去。”
虞稚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魏远面色有些疲态:“最近县城来了一大批伤兵,都是西北那边送来的,镇子上估计也有,我们最近有点忙,估计接下来很少回来了,我去和爹娘说一声。”
“伤兵?西北的战事已经到这个地步了?”
魏远笑了笑:“是挺惨烈,不过三弟妹不必担心,咱们这带还是挺平静的,只是也需要给支援,朝廷最近焦头烂额的。”
虞稚眼里闪过了一丝担忧,点了点头:“辛苦二哥了……”
魏远去养猪场了,虞稚和砚台回了房间,在书桌前,虞稚沉默了好一会儿。
砚台问:“阿姐在想什么?”
虞稚回过神:“没什么……只是在想,西北的战事。”
虞稷一家都在西北,爹娘下落还尚不清楚,虞稚实在是有点担心……
砚台:“不如改日趁着送年礼再去问问李伯父?”
虞稚看向弟弟,虽然她也不希望每次去李家都抱着目的,但现在看来,也的确只有如此了。
杀猪很快,不多时,一车一车的猪肉就运了回来。魏母笑得合不拢嘴,张罗着要熏腊肉、灌腊肠。
这是农户人家一年四季的最爱,即便再忙再累也觉得幸福。
关于这件事,虞稚是帮不上忙了,不过她还是走到院子里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
魏老汉和魏远正站在院门口说话,估计正是商量魏远说的正事,魏迟也走了过去,神色有些严肃,虞稚想了想,也走了过去。
“二哥。”
魏远和魏迟齐齐回头,魏远:“三弟妹?”
虞稚笑道:“我冒昧问问,现在伤兵是在县城多,还是佛头镇?”
“都有,因为人手实在不够。”
虞稚道:“那我有个小提议,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到时候和魏迟一道去佛头镇,我们可以拉拢赵郎中在佛头镇设立一个就医处,照看伤兵,二哥觉得如何?”
三个男人都愣住了,魏迟急道:“鱼鱼,镇子上很乱,你怎么还要去……?”
虞稚不理会他,而是继续道:“依我对赵郎中的了解,我觉得他会答应,此事虽然赚不上什么钱,但是也算是扬名立业的好时候,二哥可能觉得有点夸张,不过朝廷对这些伤兵肯定也是头疼,魏迟如果去佛头镇衙役处,也可以有个关照……”
魏远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他听懂了,从虞稚说“扬名立业”的时候他便懂了。
“三弟妹,你这个提议甚好,朝廷其实也拨了部分款,钱是花不了太多,主要就是人手,如果民间有医馆愿意出手,那自然是好事了!”
更何况,这医馆如果还是他们魏家一手张罗……
魏老汉也回过神来了:“小鱼这个提议不错。”
魏迟也听懂了,只是他皱着眉似乎还要说什么。
虞稚笑道:“那二哥和爹是都同意了?那明日我就去一趟佛头镇吧。”
魏远顿了顿,看向弟弟:“你和三弟妹一道,护好她,看来这个腊月我们全家都闲不下来。”
魏迟懒得理他,这还用他叮嘱?
他只是紧张地看着虞稚,似乎有话要问。
等两人一回房间,魏迟便急吼吼的:“媳妇,你怎么要去?那镇子上多危险,那么多……”
虞稚打断了他:“怎么,我就只能成日在家窝着吗?你知道我性格的。”
“不是……”魏迟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他就是……
虞稚倒是也不恼,看向他,带着几分劝:“这是个机会,你初入县衙,上面有个军官哥哥,如果魏家能把医馆撑起来,这不仅对你,对二哥都是好事。你不是说,不愿意沾李家的光,要自己证明给我看吗?难道说,我想去行医救人,你在佛头镇连我也护不住?”
“怎么可能!”魏迟被激了一下,立刻道:“你要去,我定护你周全!”
虞稚抿了抿唇:“那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魏迟挠了挠头,最后无奈妥协:“好吧……你要去的话我不拦你,但咱俩每日必须一块来回。”
虞稚笑了笑:“这是自然,你最好快点学会骑马,准时来接送我。”
魏迟嘿嘿一笑:“没问题,骑马骑骡差不多,我肯定一天就能学会!”
虞稚哼了一声:“别说大话,学会了再说。对了,你把砚台也带着,他也想学学看。”
媳妇发话,魏迟自然只有应好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