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柳氏也没想到,丁岱竟然忽然要去花铃村。

其实倒不是她不愿意,只是……

“丁少掌故见谅,其实你今天去我也变不出这些咸菜,现在每天的量是固定的,实在是没有多的,加上家里现在三弟妹还伤着,三弟也出门去了,怕是无法待客……”

丁岱愣了一下:“虞姑娘受伤了?怎么回事?”

“崴了脚。”

柳氏如实说了。

丁岱立马道:“可严重?我这边倒是有一些药!”

“应该不打紧,家里有药酒的,还是我三弟妹自己泡的。”

“哦?”丁岱更加意外了:“虞姑娘这么厉害?还懂医学?”

“对。”柳氏笑道:“三弟妹很是厉害。”

丁岱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是很厉害了。”

闲聊中,丁岱还得知了虞稚给同仁堂抄医书的事情,更加惊讶了。

片刻后,他似乎着急要走。

“既然柳大嫂今年不方便,那就改日再说吧,我先有事,先走了。”

“诶,好。”

丁岱从集市上离开之后便立马去了同仁堂,找到了赵郎中,开门见山,就要出二十两银子买他的一本医书。

赵郎中愣了一下,才笑着婉拒了:“不成,丁少掌柜,你可能有所不知,这医书我也是花了大价格想办法买来的,暂时无法割爱。”

“我知道,我可以寻更好的拓本给你,但是我就要你手上这个。”

丁岱末了还对比道:“对你而言这内容可能更加重要一点,但对我来说不是的。”

这会儿轮到赵掌柜吃惊了,这内容不重要……什么重要?

丁岱当然不可能说出自己的目的,只是含糊其词,将银钱的筹码又提了提,还承诺只要他卖,自己就找更多的拓本给他。

赵郎中此时心中已经有些狐疑了,但到底什么都没说,只是再一次拒绝了丁岱,丁岱显然有些失望,转身离去了。

……

永安县,魏迟到了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一早了,兄弟俩赶了一天的山路,都是饥肠辘辘,随便找了个家面馆,也顾不上旁的了,大口吞咽着。

魏迟两三口吃饭,看向弟弟:“一会儿你不着急回县学,和我一道在县城看看。”

魏海头也不抬:“晓得了哥……”

魏迟结了账,就带着魏海在县城里逛起来了。

永安县的的人还是很多,但魏海对这足够的熟悉,转了一圈之后就看出了端倪。

“三哥,真的好多新面孔。喏,你看。”

魏海用下巴指了指一处难民棚,里面好些都是逃难来的,可说是逃难,却和一般的乞丐不一样,不会在墙脚抠手搓泥巴,而是以团伙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这场景,魏迟实在是太熟悉的。

“知道了,现在送你过去。”

魏海:“不转了吗三哥?”

“不了,晓得的差不多了。”

虽然魏迟海一点没懂,但是三哥说的都是对的!

魏迟把魏海很快送到了县学,看着人进去之后才转身走了。

就和上次一样。

但是魏迟这次没有去集市了,而是专程混到了那些逃难棚里,魏迟观察了一会儿,选中了一个小乞丐。

“诶,肚子饿不饿?”

那小乞丐一开始还没回过神来,东张西望,确定魏迟是在叫自己,之后就站了起来:“你找我?”

“肚子饿不饿,想不想吃酒?”魏迟直截了当。

酒?

那乞丐舔了舔干燥的唇瓣,心中的渴望无限放大,虽然知道面前这个陌生的男人肯定有所企图,但是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酒酒酒。他要喝酒。

魏迟也说到做到,当场找了个小酒馆,叫了一盘子肉,一壶酒。

那乞丐眼睛都亮了,当即就用手抓着狼吞虎咽。

这吃相,连魏迟都看不下去了。

“小爷?你找我啥事?你吩咐。”

魏迟看出这小乞丐还挺聪明,笑了笑:“你吃你的,不让你做事,就是打听。”

“打听啥?”

“县城最近来了流民?都是哪里的人?”

“哟,小爷你眼睛可真尖,是来了不少,听说是宁安县还有平安县过来的。”

魏迟皱起了眉头,他想起昨天遇到的那个,直说是宁安县,但是没听说平安县的也有难民的。

“怎么回事?”

那乞丐嘬了两三口酒,满意的啧了一声。

“小爷你有所不知啊,安王内乱,说不定咱们县城很快也要不太平了,不过平安县情况特殊,他们遭了灾。”

“遭灾?”

“是啊,夏天的洪水嘛,堤口决堤,淹了好些农田呢!死了不少人!”

魏迟沉默了。

平安镇距离他们最远,平时也很少来县城,是当真不知道这件事。

说话间,小乞丐已经吃完喝完了,还把酒壶的水倒进嘴里,一滴不愿意剩下。

魏迟忽然勾了勾唇:“还想要吗?”

“小爷,你……”

“我有个条件,你答应我了我就请你,不止这次,以后也可以请了。”

“你吩咐!您就是我的爷!”

魏迟:“帮我留意着难民的事情,有任何风吹草动就去花铃村魏家报信。”

“小爷你怎么关注这些流民?”乞丐不解。

“这你别管。”

有钱不赚王八蛋,那小乞丐自然应下:“爷!我叫金蛋,之后你有啥就吩咐,我包打听的!”

魏迟乐了,从怀里掏出两吊钱:“你的酒钱,下次来给。”

“多谢多谢!今儿真是遇到财神爷了!”

“还有个事,你顺带就帮我打听着看看永安县有没有返乡的一批人,有的话也来报信。”

“您说的是几年前的征兵?”

“对。”

“得嘞,我记住了!”

魏迟满意点头,等走出了这酒庄,心口才稍微松了口气,转身去布庄,给鱼鱼买布料去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