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这话一出,会场全面寂静。
所有人都在等着戴楠的释疑。
许秋的手术完全抛弃了高科技医械。
改用纯粹的技术。
而这,也意味着更高的理解门槛。
即便是很多同行,也不一定能看出许秋各种细节的深意。
也唯有戴楠这种级别的教授能看明白了。
“止血过程,许秋全程只用两块纱布。一块压迫颞肌动脉穿支,另一块则包裹食指以手法压迫脾动脉……
“语言区显微清创,机器人技术容易残留骨片。如内森,清除率仅仅只有百分之七十四,威格与林晓阳,分别是百分之八十二与八十八……而许秋医生的清除率,可以打到百分之九十七。
“另外由于对语言区的特殊缝合处理,以及抛开影像依赖避免了脑部的大剂量辐射……病人的语言保留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对比之下,即便是林晓阳,他处理的病人语言保留率可能都只有百分之六十七!”
失语,算是这例复合损伤最难处理的问题了。
这需要对颅脑损伤的极佳处置。
然而,止血又必然耗费大量时间,不得不做出牺牲。
因此即便是林晓阳,也只能做到百分之六十七。
像内森就企图三术同步,若是能成,语言保留率也能够提升至百分之九十。
然而事实上他根本无法驾驭这一术式,最终反而只保留了百分之四十九!
针对失语,威格、林晓阳等人绞尽脑汁,最终也难以提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许秋双路齐开、迅捷的止血、保留骨膜对颅内形成的天然屏障保护……这一个个细节,最终促成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保留率,可称奇迹!
很多人此时都有些失声了。
皆是目中带着震撼,凝视着许秋,怔怔出神。
“这才哪到哪。”
这时候,莫雷蒂站了起来。
她见戴楠已经不打算继续下去了,便紧跟着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看出的细节,道:“颈髓损伤这一块,许秋也做得极为精妙。
“这一步骤上,威格、林晓阳他们所有人几乎采取的都是自动牵开器,神经损伤平均是百分之二十左右。
“当然,威格和林晓阳二人做得更好。前者借助亚低温疗法与精准操控,降低到了百分之十左右。而林晓阳在这方面则稍微逊色,他虽也有改良,但损伤率还是有百分之十二十三。
“然而许秋的手法,却几乎将神经损伤降低到了零!
“零牵拉、完美减压!”
这一指标,通过数据就可以体现出来。
有没有张力、是否成功释放了颈髓的压力,一测便知。
这也是令莫雷蒂最为震撼的地方。
人力操控就能做到零牵拉……非有极致的解剖理解、对脊柱外科整体力学结构的精深把握以及炉火纯青的吻合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而仅仅是这一手,就将许秋的综合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换成任何一个人来。
即便是常微罹,也做不到这一点。
因为他只是脊柱外科院士,无法应对复杂的神经外科局面。
而让方具瞻这位神经外科院士过来,同样没法处理脊柱外科方面的难题。
即便两人精诚合作,也不可能做到许秋的地步。
毕竟不同人之间的配合,永远比不上同一个人在两个领域同样精通!
“不只是如此,缝合脾被膜的时候,许秋的线结张力也精确到极微细的地步,既防止了二次撕裂,又能完美完成缝合。”莫雷蒂惊叹不已。
等她也说完,戴楠和莫雷蒂同时看向了埃米尔。
四位主评委,一个在台上,两个在点评,剩下最后一人……
总不能就坐着?
埃米尔沉默了一下。
这会儿再说“俺也一样”肯定是行不通的了。
他怎么说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于是也站了起来,道:“许秋的显微缝合,比最擅长微细操作的威格还要快个五六成。
“而颈髓的原位修复,针对神经根缝合,威格甚至还需要在电生理监测的情况下,小心翼翼地进行,动作如同拿着扫雷耙排查雷区一样缓慢……而许秋则是直接以7-0丝线原位缝合,跟坐了火箭似的。
“还有术后的自主呼吸。
“由于颅脑的防护和细节上的差异,威格的病人,预估需要十天左右才能做到自主呼吸,期间都需要以呼吸机维持生命。但许秋的病人,从术后指标看来,三天之内就能恢复自主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