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8章 小心眼
“妈,自己人也不能乱了价格,要不以后市场就没法管理了”老三一本正经。°鸿?特?小,说?网,?± §更@?/新=?~最?¤快_
吴知秋冷笑“好”掏出钱结账走人。
春妮赶紧屁颠颠的跟上。
老三觉得脖颈子冒凉风,不过看到坑老娘的钱还是很开心,铁公鸡身上拔下来毛了。
吴知秋带着春妮和凤春,又去买了点擦脸的,头花等小玩意,给老爷子老太太,吴老爷子都买了不少衣服用的,娘几个大包小裹的回家了。
回家后吴知秋唰唰唰的写了一大张纸,贴在了老三的房门上。
春妮偷偷看了一眼,婆婆是真狠,除了喘气不要钱,剩下的给老三安排的明明白白,这个家得罪谁,都不能得罪婆婆。
下午吴知秋先把给老爷子老太太买的东西送去,又去给吴老爷子买的东西送去,吴老爷子坐在院里的阴凉处,脚边趴着一条黄色的小狗。
看见吴知秋进来,小狗起来还汪汪两声
“小黄,别叫,这是家里人”吴老头摸摸小黄的脑袋,小黄歪着脑袋看着吴知秋“你咋来了,又买这么多东西,我这啥也不缺,乱花钱”吴老爷子一脸的不高兴。
“爸,从哪弄的狗啊?”吴知秋也摸摸小狗,小狗躲开她,往吴老头身后藏。?*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
“关老头弄来的,看家的”
吴知秋……当个伴也挺好的。
把东西放到屋里,买的熟食放到阴凉处“爸,这熟食,晚上你和关叔就吃了啊,别放坏了”
“下次来,别买这些没用的,我吃自己不会买啊”吴老爷子节俭惯了,看姑娘大手大脚的花钱心疼。
吴知秋笑了,她要不隔三差五的买点荤腥来,这老头就自己种啥吃啥,不带出去花一分钱的。
“爸,要不你跟我回去住得了,省的我来回跑,还担心你吃不好”
“我可不去啊,这一院子鸡鸭鹅狗,猪驴的,哪样都离不开我,对了鸡蛋我又卖了五块钱”这院子现在啥都有,关老头没事就弄回来两样,管买不管养。
吴老爷子养的乐呵,两个老的在这待的可惬意了,他可不去城里了。
吴知秋“您养的,卖钱您就留着零花,不用告诉我”
“我就跟你说一声,没打算给你”大吴老爷子开了个玩笑。
“我在这,你大哥总过来,大热天的你不用总往这跑”
“我知道了,东西您别留着,赶紧吃了,吃坏肚子还得治”吴知秋答应着,该来还得来。
吴老爷子……他想分三天吃的。_k!a!n`s,h_u+a?p.p?.¨n`e?t?
晚上,老三美滋滋的回家,就看到房门上锁了,房门上贴着一张白纸
1.住宿30元/天
2.早饭10元/顿,晚饭15元/顿
3.洗衣服3元/件
4.水1元/杯
5.牙膏1元/次
6.手纸1元/节
……
上到吃饭睡觉,下到拉屎擦屁股,就没有不收费的,连跟吴知秋说话都要收费,1元/句。
老三不可思议的看着堂屋里似笑非笑的吴知秋,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损招。
“妈,你这是针对我!我不同意。”
吴知秋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他。
“妈,你不能这样,我不就是收了你衣服钱吗,我以后要做连锁的,谁来都一个价,我还看在你是我妈的份上给你打折了呢”老三给自己收钱找着理由。
吴知秋不搭理他“春妮啊,今晚吃啥啊?”
春妮脑袋从厨房伸出来,脸上的幸灾乐祸的笑还没收起来呢“妈,晚上咱们羊蝎子锅,我在调个麻酱就能吃了!”
凤春低着头,憋着笑,往屋里拿碗筷,大宝二宝端着青菜宽粉从老三面前路过。
老三……
“妈,你不能这么对我!”
“爸,你不管管我妈,看你小儿子被欺负的啊!”
李满仓给自己倒了点昨天剩的茅台“爱吃不吃,嫌贵就搬出去”
老三“我是捡来的吧?”
“捡东西还得挑挑呢,谁捡你这么个赔钱货”李满仓没好气的说,还敢狮子大开口,还治不了你了。
老三一屁股坐到桌子前“我不管,我就吃!”
李满仓默默拿起一旁的烧火棍子。
老三不情不愿的掏出兜里的钱,推到吴知秋面前“妈,我跟您闹着玩呢,嘿嘿”
吴知秋把钱揣兜里“我可没跟你玩,以后吃住都得花钱,不给钱就自己出去过”
“妈,我挣得钱不都给你了吗,我还哪有钱”老三把裤兜翻出来,哭穷。
吴知秋翻了个白眼,伸手,想让她说话,给钱。
老三……没钱了。
“你交给家里的钱,不都拿去给你投资厂子去了吗,还哪有钱在我们这?”李满仓瞪圆了眼睛,还想讹他们,就应该现在就给他撵出去。
老三……忘了“不是爸,等厂子挣钱了,我都交给家里”
李满仓“几年之内都看不到回头钱,你给老子画饼呢,老子还得白养你好几年?你管你妈要钱的时候咋那么痛快呢,不交钱就给我滚出去,去你自己房子住去!”
“不是爸,您眼光得放长远,我以后可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车接车送,没事就上电视……哎 ,爸你怎么打人呢?”
“我没打过董事长,我练练手!”
三宝在一边拍手“打的好,打的妙,打的三叔呱呱叫!”
老三偷鸡不成蚀把米,挨顿好打,吃饭还得花钱。
谁不得说一句:活该!
吃过饭,老爷子过来,跟李满仓研究回老家的事。
老爷子的老家在北方,父母去世之后,他跟着大哥两个相依为命。
三零年左右,当时军阀混战,国内混乱,鬼子发起了侵略,对当地人压迫剥削,强迫他们劳动,老爷子当时才十岁,大哥十二岁,鬼子不拿国人当人,轻则打骂,重则小命不保,两个人要是被抓去都活不了。
哥俩一合计,树挪死,人挪活,村里还有几个家里没什么牵绊,要跑的,几个人走山路偷偷的跑出老家。
他们研究的是要去南边,鬼子还没有侵略到南方,至于具体去什么地方,他们也没有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哪个地方好活,就在哪待着。
他们走走停停的,一路上要饭,往南边走,半路遇见一个地主,也是要往南边跑的,要雇点人护送他们去南边,几个人天天风餐露宿的,跟着地主走,最起码吃喝不愁,他们是外地的,地主就雇佣了他们几个还有本地的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