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儿子带女朋友回家
这次提升家里的安保级别主要还是上次严打又过去几年了,治安又开始变坏。本文搜:e小说 免费阅读这次允许成立私营企业后家里的生意又扩大了规模,再低调也要显出一点轮廓来的,不得已而为之。
四九城这边安排好之后,香江那边保镖的待遇同样跟进了,5个保镖每人家里都安排一套大三居,再把她们家里适龄的家人招进服装厂或者箱包厂,反正有的是位置安置。
不管是上级对下级施恩,还是下级对上级献上忠诚,总有一方要主动的,那不妨何雨柱主动。
他给出的待遇几乎是目前的行业最优了,如果还是有人不尽责或者有二心,那不管是白的还是黑的,他自然都有能力找回场子。
6月份何华盛毕业了,他不打算出国留学,暂时也不想继续读研究生。不过因为成绩优秀,所以被分配到了东城区工商局。
做生意是避免不了跟政府打交道的,让小儿子先在体制内过渡几年也好,熟悉政府的办事流程,对以后接手家里的生意也有好处。
不过上班可不能开家里的豪车,他只能骑自己已经老旧的小摩托。
这几年的物价一直在上涨,上涨幅度年均约75,但8月19号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消息后,群众像疯了一样抢购各种商品,几乎在一个星期左右,价格就涨了几个点。
“当家的,现在都在传所有东西都要大涨价,咱们家要不要囤一点?”因为知道自己家至少几个亿的家底,所以田蓉还是很稳得住的,没跟着去排长队。
但能省则省的习惯还是让她想跟丈夫商量商量,看要不要趁现在还便宜的时候囤点货。
“不用,都不够麻烦的,涨也涨不了多少的,不会怎么影响咱家。至于那些说以后买不到东西的谣言都是扯淡,太小瞧咱们国家的生产能力了。”何雨柱阻止了媳妇儿,确实是不够麻烦的。
这次各种商品都在涨价,他都没趁机出货挣点零花钱,主要是在小日子挣的够多了,不想再在国内挣这种伤害普通人的仨瓜俩枣。
“那行吧,那要不要跟娘家那边和雨水她们都说一说?”
“那你跟他们都说说吧,免得把能用10年的肥皂、吃10年的盐囤在家里,事后想起来闹心。”
这可不是说笑,听说前两年魔都那边闹甲肝,有些人家囤的板蓝根,够全家每天当糖水喝好几年的。
说是让田蓉去说,但何雨柱第二天还是给田家、沈家、王家每家都送了200斤米面加100斤腊肉,并且再跟他们重复一遍不需要抢购囤货。
主要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这些都够他们吃几个月了,够让他们安心了,有时候语言确实不如实物有说服力。
9月份物价果然平复,商品也依然供应充足。何华安也终于带着女朋友回来了,他自己也顺利博士毕业了,没想到几代厨子的老何家还出了个文曲星。
“孩子,今年多大了?家里几口人啊?”田蓉见到准儿媳可高兴坏了,这些已经从儿子那里知道的信息又自己拉着手亲自问一遍。
“阿姨,我今年23,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弟弟。”张楠声音轻柔,一副江南淑女的样子,让田蓉更喜欢了。
“华安平时没欺负你吧?要是有,你告诉阿姨,阿姨教训他!”
“没有的,阿姨,华安很好!”
两个年轻人虽然一起回来了,不过因为张楠还没到毕业时间,何华安准备再在西德做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
他身为华国人,当然进入不了重要的核心项目组,但目前西德的机械确实领先我们太多,进一些次等项目组也算不错的。
“儿子,你跟张楠说了吗?这次回来双方家长见一见。”何雨柱把儿子叫到一边问道。
“说了,张楠也跟她家里说了,她们家没意见。”
“行,那咱们就尽快南下吧。不过既然张楠来了四九城,这几天先带她逛一逛。”
何华安和张楠回来时没告诉家里具体是哪天的航班,所以从机场是打车回来的,但住进何家后张楠可算是见识到了何家财富的冰山一角。
一个独门独户的大院子,家里还有保姆和保镖,一辆大奔她认识,另一辆兰博基尼虽然不认识但一看质感就知道不是便宜货。
进门第一顿是在家里饭店吃的,准公公亲自下厨,鲍参翅肚齐了。考虑到她和何华安留学当地的习惯,还拿出了几瓶欧洲知名酒庄的红酒,想喝哪种随时开。
张楠家就是普通家庭而已,父亲是高中老师,母亲是毛巾厂工人,弟弟在读高中。家住弄堂里,很有生活气息。
“华安,你不是说你在大杂院里长大吗?这怎么是个独院啊?”张楠被安排在何华欣所住西厢房的另一间卧室,何华安在给她铺床。
“我家以前不住这儿,在离这儿不远的一个大杂院里,这是我爸做生意之后另买的院子,也才搬过来一年多而已。”
“我看家里的两辆车可不便宜
,伯父做生意这么挣钱吗?会不会瞧不起我这个穷丫头啊?”张楠半开玩笑地问道。
“瞎说什么呢,我爸妈对你都很满意!走吧,时间还早,带你去看看我小时候住的地方。”
两人出了大石碑胡同,走到后海边上,一路逛到前海,再进南锣鼓巷,到了95号四合院。
还真是个大杂院,住了那么多户人家,院里还各种私搭乱建,跟魔都的弄堂也差不多,反正就是乱,让张楠感觉自己跟男朋友的距离又回到之前一样近了。
接下来几天特意让何华盛请了假,家里两辆车都开上,还带着何大清,除了何华欣,全家一起陪张楠逛四九城。
故宫、天安门、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都去了,还去了便宜坊、东来顺、京城饭店等体验不同的美食。
几天之后,何雨柱夫妻带着两个儿子和张楠坐飞机前往魔都。现在体制内也不忙,何华盛能请假,但何大清70多了,就不折腾了,让他每天跟着小老太太练罗汉功吧。
媳妇儿和小儿子还是第一次坐飞机,倒也没觉得紧张。
落地虹桥机场后,先让张楠回家知会一声,何家4人则打车前往外滩的和平饭店,准备入住那里并宴请张家人。
这年代难得出一趟远门,当然要让媳妇儿跟孩子见见世面,吃住都要最好的,在和平饭店宴请也显示对张家的看重。
通过旋转门进入大堂,头顶没有那个八角玻璃天窗,而是木板吊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
改开好几年了,和平饭店也需要接待很多外宾、外商,这里的服务员倒没有别的招待所那种对顾客爱理不理的吊样。
跟服务员沟通过后,定下了九国套房中恰好没有客人的小日子套房,据说这里视野最好,看外滩一览无余。
入住之后,从窗户里果然可以看见外滩、黄浦江和对面的浦东,不过现在的浦东还是一片滩涂和农田,什么东方明珠塔和其它的摩天大厦都没影呢。
何家这边在酒店住下,张楠那边一回到家就被七大姑八大姨围住了。昨天提前打了电话说今天要回来,恰好今天还休息,所以家里很多人。
“囡囡啊,这次去男朋友家怎么样啊?阿拉听说北方人一个月才洗一次澡啊?”对于魔都人而言,出了魔都都是乡下,首都又怎么样,隔着几千里地谁知道啊。
他们也确实有傲气的资本,60年都能保证每人月均5两肉,富裕程度全国独一份。
“没有那么夸张啦,别人家我不知道,我男朋友他们家人基本都天天洗澡啊。”说基本是因为据她观察,何大清好像没那么勤快。
“那你男朋友家条件怎么样啊?结婚后不用跟公公婆婆挤在一间屋里吧?”能自费留学的家庭条件怎么会差呢,她们又忽略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