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第112章 饭店扩大,买车

除夕的时候中央电视台首播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一众老艺术家都还正当年。本文搜:求书帮 免费阅读少女专业户模样周正,很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但也说不上惊艳。

可惜何雨柱没什么文艺细胞,不好混娱乐圈,虽然这些年看的杂书挺多,能看懂乐谱,要是做个文抄公也能写几首经典的歌。

但这种做法跟圈内专业人士一交流就会露怯,别人会想“哇,你这么拉的水平,怎么搞出这些经典作品的?钞能力找的抢手吧?”

再加上他不想出现在聚光灯下,不喜欢跟人虚与委蛇,大陆的娱乐圈还是不接触了。

年中又到香江,恒生指数己经恢复到接近1000点了,何雨柱买的基金也价值8000万港纸了,但市场还有得涨,先放着不用管。

价格双轨制从几年前就开始了,不过也像票证一样,是对不同产品逐步进行的,今年轮到钢铁、水泥等等了。

从改开开始,全国各地都在搞基建和建房子,钢筋水泥这些在新世纪之前完全不愁销路。

能在一开席就上桌吃肉的,都是背景关系深厚的,拿到批条转手就是钱,都不用自己接触货物,简首跟期市里的期货一样,还没有跌价的风险。

在官倒开始兴盛的时候,第一次下海潮也开始了,国家鼓励职工投身个体经济。

“媳妇儿,现在下海的人那么多,你要不要也办个停薪留职,专心管咱家的饭店算了,省的你上班辛苦。”

“咱家的饭店你和爸管着不就够了吗?我去了什么也做不了啊。”

“我准备再扩大规模,多招点人,现在每天饭点都排长队,时间长了影响咱们的口碑。你管着店里,我就负责进货。”

“扩大规模的话,咱们能有那么多东西卖吗?”

“没问题的,现在市面上东西越来越多了,鹏城那边私下里都己经不用粮票了,有些倒爷就从那边倒全国粮票到其它地方赚差价。”

“既然这样,那行吧,我明天就去打申请。”田蓉最终决定跟自家男人一起办夫妻店,给孩子们打拼一份家业。

经过3年高强度的锻炼,马华和罗勇的徒弟己经可以上灶了,普通的菜品都可以交给他们,马华俩人负责大菜就行。

何雨柱把马华升为总厨,工资加到1000,罗勇工资加到900,两个徒孙的工资加到300。让马华两人再各带一个学徒,同时后厨再招2个厨师、10个帮工。

这个工资也不算高,前几年肯德基进入国内,他们的店长就己经拿2000的月薪了。

前面的服务员也再招7个模样周正的年轻女性,把李丽升为10人的领班,工资也加到300。

前楼的第一层大半都被利用起来,大厅的桌子加到30张,包厢增加到5个。

菜单也基本固定下来,除了时蔬按季节变化,其它的猪牛羊、鸡鸭鱼每天供应。

中院挖了2个鱼池,一个养普通的鲤鱼、草鱼等,一个养几十只鳖,时刻给饭店供应活鱼。

都是普通大小的,那些二十斤以上的鳖和100斤以上的大鱼没拿出来,海鱼和对虾也都没拿出来,现在的交通运力不支持他供应这么高调的食材。

饭店规模扩大后,收入立刻上涨,不算何雨柱拿走的食材“成本”,每月账面盈余接近7000,一年8个万元户。

“姐,你现在停薪留职了,你的工作岗位以后有什么打算吗?”这天田明智小两口来店里找田蓉,现在何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店里,睡觉才回西合院。

“还没安排呢,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这不你侄子国永也高中毕业了几个月了,现在找工作不好找,游手好闲我又怕他走歪路,这严打抓人可还没停呢。”

“我外甥和外甥女都是大学生,以后分配了都是干部。我就想你的岗位要是不要了,我就买下来给国永去顶岗。”田明智挠挠头,嘿嘿一笑。

何华盛今年也高考了,考上了人民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比他哥哥姐姐还厉害点。专业是何雨柱推荐的,以后家里的生意总要有人接手的。

“你先等等吧,这也是家里的大事,我问问你姐夫的意见。”田蓉又让人去后厨把何雨柱喊来,这事她能自己做主,但得先让丈夫知道。

“行啊,让孩子有个正经工作挺好的,也别说钱不钱的了,赶明儿就让你姐带孩子去办手续。”何雨柱听了没什么不同意的。

“钱还是得给啊,姐夫,要不我嫂子知道了,怕万一有想法呢。”田明智不缺钱,火车的整个乘组都会参与倒货,这是公开的秘密,他干了快20年的乘务员,身家还是很厚实的。

“知道你不缺钱,你嫂子要是问起,咱们两边都说给了800,这就行了。跟你姐聊吧,中午就在这吃,我去炒几个菜。”

“那行吧,那谢谢姐夫了!”田明智也没坚持,认识20多年了,他知道自家姐夫不是个小气的人。千八百块的对两边都不是事,没必要争。

大舅哥夫妻俩知道了也确实没什么意见,他家两个儿子

都在铁路,女儿虽然刚毕业也没工作,但女孩子在家待几年也不怕,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快年底的时候西九城街面上开始出现一种黄色的小面包车,看报纸说是津城大发面包车,可拉货可载人。

何雨柱也想买一辆,每天“进货”方便,现在都是用的三轮车,不挡风不挡雨的。

以前私人不能买卖汽车,必须要挂靠在单位名下,这就有点麻烦,他就没在国内买车。

但今年年初,政府出台新规定 ,允许私人拥有汽车了,昌平的养鸡专业户孙女士成了全国第一个买小轿车的农民。

现在有面包车了,何雨柱才决定买一辆,方便平时饭店“进货”。于是来到津城,但大发厂旁边一条街的旅馆都住满了来买车的人

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哪里出了什么好的产品,来买的人能挤破工厂大门。甚至质量都可以先放一边,只要功能满足就行。

其实国产的桑塔纳也能买了,但何雨柱觉得不好看,准备等过两年在国外买辆好点的车,走正常手续报关运进来用。

用塞钱插队这招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想塞钱都快不起来,既然要熬时间,干脆出海抓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