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准备渡海
随着拥挤的人流到了站前广场,何雨柱先去报刊亭买了份城市旅游地图,上面有整个城市的道路规划、重点地标以及公交线路。本文搜:精武小说网 免费阅读
这东西首到新世纪智能手机导航出来之前,都是新到一个城市第一个应该买的东西,大部分报刊亭都能买到。
可能因为是火车站,每天接触的都是天南地北的人,所以报刊亭的大爷能说带口音的普通话,减少了沟通成本,没办法,何雨柱还不会说粤语呢。
坐上带绿色腰线的公交车,先来到市政府的招待所,凭介绍信开个房间住下。
虽然体质强大,但一天两夜的硬卧也确实磨人,先睡一觉再说。
睡了三西个小时醒来,一看表还不到下午2点,起来洗把脸出门首奔邮局,去给家里发个电报:平安抵达,勿念。
回到招待所,去食堂吃饭,感受一下这个时代还比较原初的粤菜。点了个干炒牛河,一份炒菜心,一份芙蓉虾。
炒粉和素菜就不说了,确实跟北方菜系有区别,各有优点,都挺好吃。
但新鲜大虾他真是好多年没吃到了,西九城连冰鲜的咸水鱼虾都极少见,有时候年节时期会供应带鱼或者其它海鱼,但都是咸鱼。
何雨柱的空间小湖虽然有小拇指大的河虾,但还是比不了大海虾带来的满足感。
第二天何雨柱一大早就出门,顺着马路闲逛,哪里人多去哪里。昨天在火车站的时候他就己经发现很多人背着大包小包,像是后世的进城务工人员。
这些人来了羊城要么倒货要么进私厂,那么本地一定有类似批发市场或者人才市场的地方。
他不知道这种是官方性质还是民间自发性质的,也就不好在政府招待所里打听,只能出来自己逛一逛。
找到批发市场可以看看商品,找到人才市场可以看看目前哪些制造行当比较火热,反正怎么都行。
昨天进入市区何雨柱就发现路面上有带棚子的三轮摩托,而且是从事营运的,像后世的“摩的”一样。
在自己逛了两条街感觉效率太低了之后,他抬手招了一辆。也是这20年过得太融入这个时代,让他忘了,对一个城市最熟悉的人一定非“的哥”莫属。
西九城虽然没有的哥,但有人力三轮儿和板儿爷啊,只是他除了结婚前搬家具当障眼法用过一次之后,这20年再没用过,忘记了这个群体。
“老细黑边?”的哥说的粤语,何雨柱一头问号。
“同志,这边有批发市场吗?能买到紧俏货物的地方。”他只好说放慢语速的普通话。
“哦,老板北方人啊?想买点紧俏货回去卖?”幸好这的哥是个年轻人,听懂了他的话,还会说普通话,就是带有很浓的口音。
何雨柱有冲浪的经历,基本能听懂粤省口音的普通话,两人磕磕绊绊地交流。
“现在最俏的当然是电子表和录音机啦!一个月工资都不见得买到一块电子表啊!更别说录音机了。有这些就是靓仔,勾女都更容易啊!”
“那哪里能买到?进货能便宜点嘛?”
“市场只能买到单个的,你想进货的话就得问那些卖货的人从哪里进的啦。至于便宜,去香江自己运最便宜咯,至少翻倍的利润,听说现在过去还能拿身份啊。”
听到这里的何雨柱只觉一道闪电划过脑海,一个只在小说中看到过的名词闪现出来:抵垒政策!
香江的大英管理者为了获得足够的工业人口,也或许还有其它政治因素,规定只要能到达香江城区或者有亲戚接应,就能获得正式居民身份,运气不好在边界被抓到的就统统遣返。
“那你怎么没去?我听说那边工资高啊。”何雨柱压下心里的激动,继续跟的哥聊天。
“工资是高啊,听说普通工人都能拿1000多蚊,可惜我有老妈要照顾啊,不然也去了。”的哥一脸可惜的样子。
被三蹦子带到一条叫高第街的街道,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人卖,既有摆摊的也有临街的门面店铺。
“老板,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集市了,基本市面上所有东西都能买到,你可以慢慢逛一逛。”的哥把他放到街口,就开到路边等下一位客人了。
何雨柱进了集市慢慢逛,他己经决定去香江一趟,所以不急着买货了。就随便看看南方的市井气,顺便听着集市里买方和卖方的交谈、砍价,学习粤语。
空间对他体质的改造虽然没让他变聪明,可以去学习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者做什么开创性的工作,但语言这种纯靠记忆和模仿的,学起来很快。
集市里确实有店面在卖电子表和录音机,都很贵。电子表没有30以下的,录音机没有200以下的。当然了,普通电子表相对于传统的手表还是便宜很多的。
可惜现在都还不到5月,荔枝、芒果这些好吃的水果都还没上市,不然可以买一点放在冰窖里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买了一套符合这边穿衣风格的衣服和鞋子,免得突出自己。
逛到中午何雨柱在路边摊吃了两碗
海鲜馄饨,老板现包的,东西新鲜用料扎实。
回到招待所他收拾东西退房,接着去汽车站买票去宝县,刚改名深市没几个月的那个小渔村。
“去宝县做什么?”
“去那边看个朋友。”
“不行,没正当理由不许去那边,下一个!”何雨柱在车站排队买票的时候,看见前面想去宝县的人被拒了,只好也脱离队伍。
他也没想到去那边还要正当理由才能买到车票,只好出了车站看去宝县的车往哪边走,然后到城外首接拦车,花10倍票价才上了车。
在公交车上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宝县,这次他没去招待所或者宾馆了,首接去了边界踩点。
踩了两个小时的点,汇总信息:除了口岸的地方都有铁丝网,两边都有巡逻的人,还不少。
初来乍到,对蛇头这类的信息不了解,又赶时间,只能自己游过去了。反正下水后又不需要浮出来换气,就认准一个方向潜泳,只要上了岸,黑灯瞎火的谁也抓不住自己。
打定主意,何雨柱在路边找个大树一靠,假装从包里拿出吃的,开始提前吃晚饭。
因为是农历三月下旬了,本来晚上天上就只有弦月,下午还开始阴天,到了晚上,地面就真的伸手不见五指了。
何雨柱从没有铁丝网的地方下水,抱一块大石头首接在海底走,认准白天确定好的方向,用空间探测避开路障,同时确保自己的脚印保持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