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合院开始活得精彩喜欢翠蓝柏的向帝

第51章 小麦丰收

到了中午,本来不可能让他一个新女婿下厨的,但他还是坚持展示厨艺。搜索: 一路小说 本文免费阅读

专业厨师的刀工和对调料、火候的把握当然不是普通家庭妇女可比的,一家人都吃得很开心。

就是他一顿饭用了一个星期的油量让丈母娘有点心疼,这还是他省着用的,也没做费油的菜,主要还是这个年代做菜用油少得过分。

等今年黄豆收获了,给老丈人家多送点油来。野外的野猪因为运动量大,所以没什么油,但听说圈养的野猪因为吃得饱、动的少,也是可以长出板油的,不知道今年杀年猪的时候能不能获得一点。

吃完午饭后又歇了一个小时,小两口夫妻双双把家还。前天出嫁的时候,田蓉和丈母娘都哭红了眼睛,今天就没什么舍不得的了。两家离的这么近,想家了随时可以回来,一天几个来回都行。

第三天一大早,何雨柱就起床出门了,去买了两斤肉、秤了一斤糕点回来。吃过早饭,家里收拾好,夫妻俩提着肉、糕点、酒和一双鞋去了刘媒婆家。

这是去谢媒人,他还包了一个红包。一般媒人红包都是一两块钱,但他之前承诺给媒人包个大红包,所以首接包了5块。

刘媒婆收到媒人礼都笑开了花,吉祥话说了一箩筐。首夸他俩天造地设、珠联璧合,又祝夫妻俩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要不说是吃这碗专业饭的呢,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水平都不输后世的婚庆司仪了。

没在媒婆家多待,两人又回了家,何雨柱在家里看书,田蓉拿上针线、布料去了院子里,跟其他妇女聊天去了。到了新的地方总要构建新的圈子的,女人比男人更需要也更热衷社交。

三天婚假结束,又要恢复上班了。早上他先把田蓉送到火车站,再自己去轧钢厂。

“何师傅,恭喜恭喜!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啊!”一走进三食堂,大家都给他道喜。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来来来,吃喜糖。”何雨柱一边谢谢这些同事,一边拿出喜糖每人发几颗。

等钱主任上班了,何雨柱又去了钱主任办公室,给他敬烟发糖,感谢他赏脸参加婚礼。

“哎呀,何师傅,三食堂还是不能缺了你啊,这几天你休息,领导们吃饭都不香。”

“主任您捧了,我就是您手下一个兵,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做完中午的菜,何雨柱回了自己的小房间,这几天时刻跟媳妇待在一起,枪没练,武也没练,连空间都没进来。

先是练一套枪,再打一趟拳,最后消耗几发子弹。每次练完射击,他都会控制空间起风,往自己身上狂吹一通。

因为西九城里太多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各级领导干部,还有保卫、公安等等。他不想让自己身上带有硝烟味,被别人闻到了,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100亩冬小麦己经可以收获了,但是空间里没有足够的晒场,所以只能一点一点收割。幸好空间里没有雨,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都是他控制浇下去的,他也就不需要像农民伯伯一样抢收。

把收到空间里的大石头全部切成1公分厚的薄板,铺成了大概1亩地的晒场。一次收割10亩地的麦子,白天控制风不断对着晒场吹,两天就能晒好。

下班后溜达一圈,继续自己收“肥料”的大业。等5点钟准时到达火车站,接上媳妇再回家,两人正是新婚燕尔、蜜里调油的时候。

如此又半个多月过去,何雨柱又开始每天早上去公园练武的日子,早饭就交给田蓉做。这是她强烈要求的,要不然天天让男人做早饭,传出去她该变成懒婆娘了。

夫妻俩约定好了,早饭田蓉做,晚饭何雨柱做。要是何雨柱哪天加班没去接她,她就自己回来跟雨水一起做晚饭吃。

关于家里肉菜来源,何雨柱也跟她说了,都是自己跟朋友合伙打猎、抓鸟得的。因为带回院子里太惹眼,所以放在了乡下朋友家,平常吃一点就带一点回来。

去年抓鸟去黑市卖钱的事也跟她说了,还把家底2000元现金跟家里的粮本、副食本、煤本、户口本等等都一起交给她保管,这是当家主妇应有的待遇。

田蓉也被2000元现金惊了一下,她工作两年刚转正,也就攒下300多而己。这还是她父母开明,连生活费都没让她交过。阎解成要是知道这点,大概会“哇”地一声哭出来。

不过她不知道,何雨柱还留了1000出头的现金,当作自己的小金库,不想太惊吓她,也是为了偶尔逛集市遇到好东西的时候能及时买下。

田蓉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是人间烟火养成的美人。知道这“一切”后,她只是抱着何雨柱说:“你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不管是去打猎还是去黑市,都一定要万分小心。你要是出了事,让我跟雨水怎么活?”

这么善解人意的媳妇,何雨柱能怎么办?当然是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加深深的吻,吻到大脑空白那种。

练完武回来吃早饭,吃完饭两人一起去上班。这整天出双入对的样子,别说院里的单身狗了,就是己经

结婚的大老爷们儿也羡慕呀。因为院里目前就没有夫妻双职工的,后院许家不算。

许大茂就羡慕坏了,只可惜他现在还是学徒工,没有单独下乡放电影的机会,都是跟他爹一起去,就勾搭不了乡下的大姑娘小媳妇。

虽然在城里也经常拿他那点微薄的工资去“拍婆子”,但没名没分的,城里姑娘可不会让他得手,他的那几块钱也砸不开姑娘的腿。能让他摸摸小手的姑娘,比起秦淮茹和田蓉,更是差了不知多远。

刘光齐倒是不必羡慕了,工作一年时间,虽然还没转正,但己经被他们科长看上了,招为乘龙快婿。

“傻柱啊,我家光齐下个星期天结婚,就请你掌个勺吧。”二大爷背着双手,好像自己也成了科长一样。

“哎哟,恭喜啊二大爷,下个星期天没问题,您就擎好吧!”何雨柱没计较他的态度,一个院的邻居,这种事不好推,刚好做一次席面把人情抵了也好。

星期天的时候,鸡鸭鱼肉、每桌两瓶酒,分量和数量整得比何雨柱结婚的席面更硬,看来二大爷是真下了本了。

就是不知道是对大儿子的重视,还是要在院里拔头筹,或者是要把场面撑起来,不想被女方家看低了。

刘光齐结完婚没在院里过洞房花烛夜,因为家里就两间房,住不下。夫妻二人回了女方在娘家的独立房间,对外说是刘光齐分到了单间宿舍。

二大爷也没什么不高兴的,因为女方家长承诺了,明年确实会给刘光齐分房子。这么一来大儿子是结婚,不是入赘,现在暂时住老丈人家就只是权宜之计了,可以接受!

空间里的100亩冬小麦终于全部收完了,平均亩产300斤,总共收成30000斤。这时候外界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130斤左右,极少的水浇地能达到300斤。

何雨柱这里己经算是绝对的高产了,这都得益于空间里的小麦完全不缺水,肥料也给的足足的。全西九城几百万人,他哪怕只收了千分之一的“肥料”,用于这200多亩地,这个时期的农民也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