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上皇一怒龙椅震朝堂百官抖断腿
军器监内,寒气森森。
新铸的兵刃泛着幽光,映照着太上皇武琴那张万年冰封般的脸。
她刚刚放下手中的一份密报,指尖微微泛白。
武小灵,她那个不成器的小女儿,竟然将她的外孙给弄丢了!
而且,还是那个拥有九尾天狐血脉的小九!
一股无形的煞气自武琴身上弥漫开来,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军器监的官员们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备驾!”
武琴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威严,直接穿透了军器监的肃杀。
她甚至没有回宫,也没有去寻武明月。
这位曾经执掌大武数十年的太上皇,径直下令敲响了久未动用的朝会钟。
“当——!当——!当——!”
沉闷而急促的钟声划破皇城的宁静,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所有听到钟声的官员,无论正在做什么,都悚然一惊。
这不是早朝的钟声。
这是紧急朝会的召集令!
唯有发生天大的事情,太上皇才会亲自敲响此钟,绕过女帝,直接召集百官!
一时间,皇城各处的府邸衙门,无数官员匆匆换上朝服,心中惴惴不安,朝着皇宫太和殿疾奔而去。
她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但太上皇亲自召见,必是石破天惊。
不多时,太和殿内已站满了文武百官。
她们官阶分明,队列整齐,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惊疑与忐忑。
大殿之内,光线略显昏暗,只有高悬的宫灯投下摇曳的光影。
官员们低声交头接耳,互相询问,试图从彼此眼中寻找到一丝线索。
“究竟何事?太上皇为何突然召集我等?”
“莫不是边疆有警?”
“不像,陛下今日还在处理政务,未见异常。”
“嘘,小声点,太上皇的脾气……”
议论声嗡嗡作响,如同无数蜜蜂在殿内盘旋。
每个人心中都压着一块巨石,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李丞相站在百官之首,眉头紧锁,目光深沉。
她也想不透,究竟是什么事,能让早已不问朝政的太上皇如此大动干戈。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尖细的唱喏声:
“太上皇驾到——!”
喧哗声戛然而止。
所有官员立刻垂首肃立,大气不敢出。
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武琴一身玄色龙纹常服,面无表情地走上丹陛,端坐于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御座之上。
她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下方黑压压的臣子。
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武琴看着下方噤若寒蝉的百官,心中冷哼一声。
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都安静!”
仅此一句,便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让所有官员的心都为之一颤。
原本还有些许细微骚动的官员们,此刻更是彻底屏住了呼吸。
武琴目光沉凝,直接开门见山:
“寡人的外孙,九皇子殿下,今日在皇城内走失,至今未曾寻获。”
此言一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巨浪!
“轰——!”
整个太和殿仿佛炸开了锅!
百官皆惊!
一片哗然!
“什么?!”
“九皇子殿下走失了?!”
“这……这怎么可能!”
官员们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敢置信。
有的官员倒抽一口凉气,差点站立不稳。
有的官员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更多的官员则是面面相觑,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骇然。
九皇子!
那可是女帝陛下与九尾天狐皇夫唯一的儿子!
是皇室的宝贝疙瘩!
更是传说中能给大武带来祥瑞的九尾天狐幼崽!
这样的金枝玉叶,竟然在守备森严的皇城之内走失了?!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不仅是皇家的丑闻,更是对整个大武王朝安危的巨大挑衅!
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九皇子下手?
一时间,各种猜测与恐惧在官员们心中蔓延。
她们甚至能想象到,女帝陛下此刻是何等震怒,那位一向柔弱的皇夫殿下,又该是何等伤心欲绝。
而太上皇……
她们偷偷觑了一眼御座上的武琴,只见她面色依旧冰冷,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却酝酿着毁天灭地的风暴。
武琴冷冷地看着下方失态的百官,任由她们的惊呼与议论持续了片刻。
待到殿内声音稍歇,她才再次开口,每一个字都带着刺骨的寒意:
“寡人的外孙,不仅是皇室血脉,更是关乎我大武国运的祥瑞之体!”
“此等血脉,万不可落入宵小之手,更不能被她人所利用!”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语气森然,每一个字都像淬了寒冰:“记住,寡人要的是结果。动用你们所有能动用的,掀了这皇城,也在所不惜!若找不回皇孙……”
她眼中杀机毕现,“你们,便都给小九陪葬!”
武琴的目光如刀,狠狠剜过每一个官员的脸。
那股杀气,让殿内的温度都仿佛骤降了几分。
官员们无不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陪葬”这两个字,从太上皇口中说出,其分量足以压垮任何人。
这意味着,为了找回九皇子,可以动用任何手段,可以牺牲任何人,可以掀起任何风浪!
整个皇城,怕是要翻个底朝天了!
说完这句话,武琴猛地一拂袖,不再看下方惊魂未定的百官,径直起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御座空悬。
沉重的压力却依旧笼罩着整个大殿。
直到太上皇的身影彻底消失,殿内的官员们才仿佛活了过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发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
她们面面相觑,脸上除了惊恐,还有一丝茫然。
太上皇下了死命令,可这茫茫皇城,人海一般,要如何去找?
而且,听太上皇的口气,此事似乎还牵扯到了“祥瑞血脉”和“国运”,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皇子失踪的范畴。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站在最前列的李丞相。
“丞相大人……”
一位官员颤声开口,带着一丝期盼与求助,“您看……此事,我等该如何是好啊?”
“是啊,丞相,太上皇这命令……可如何是好?”
七嘴八舌的声音再次响起,却充满了焦虑与无措。
李丞相站在那里,神色凝重。
她深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在皇城掀起。
而她们这些臣子,都将被卷入其中,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