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手记短耳的兔子

第412章 “慢性病管理包”·送药上门的温暖

阿凯拎着蓝色帆布包转过3栋拐角时,正撞见李奶奶在阳台晒被子。棉布被单在风里展开,像朵刚绽的云,边角扫过晾衣绳上的旧毛巾,带起阵淡淡的皂角香。他脚步放轻了些,帆布包上“仁济堂”三个字在阳光下看得清楚——针脚有点歪,是上周林晚秋带着前台姑娘们绣的,说“老人们摸着棉布比塑料包暖”。

“李奶奶!”他在楼下喊了声,帆布包带在掌心勒出浅痕。包里装得实:最底下是一周量的降压中药,打成了细粉,分装进七个小药盒,每个盒盖上都用红笔标着“早3g”“晚3g”,盒底还贴了片薄荷贴纸(小棠说“老人眼神不好,看着鲜亮的容易记”);中间是个巴掌大的便携血压仪,粉色的,是特意挑的(李奶奶上次说“姑娘家的颜色看着喜兴”);最上面压着张米黄色便签,边缘裁成了波浪形。

李奶奶从阳台探出头,银白的头发被风吹得轻飘:“是小凯啊!快上来,我刚晾完被子,屋里凉快。”她转身时,阿凯听见屋里传来“咔嗒”声——是老式藤椅的响动,他记得李奶奶总爱在藤椅上晒太阳,椅面的藤条磨得发亮,像她手上的老年斑。

防盗门被拉开时,一股艾草香先飘了出来。李奶奶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领口别着朵干花(上次社区活动小棠送的),手里还攥着晒被子的木杆:“进来坐,我给你泡了陈皮水,你瑾姐说你胃不好,喝这个顺气。”

阿凯把帆布包放在餐桌上,桌角的玻璃下压着张照片——李奶奶和儿女的合影,照片有点褪色,边角用透明胶带粘过。他指着便签,指尖先在“服药后别马上躺”下面划了划:“奶奶,这是这周的药和注意事项。瑾姐说‘老人记性好,但多句提醒更安心’——您吃完药站着走三分钟,慢慢挪到阳台就行,防呛着。”

李奶奶接过便签,指尖在阿凯的字迹上慢慢蹭。他的字不算好看,笔锋有点歪,却一笔一划没潦草,连标点都标得清清楚楚,“周三测血压”后面还画了个小血压仪。她把便签折成小方块,塞进围裙口袋——那围裙是女儿买的,口袋上绣着“福”字,她总说“装小纸片正好,不容易丢”。

“你看我这记性,”她忽然拍了下大腿,转身往厨房走,“昨天炖了萝卜排骨汤,我没敢吃药。”搪瓷锅在灶上发出轻响,她掀开锅盖,白汽漫出来,带着萝卜的清甜,“你上次说‘瑾姐讲的,降压药别和萝卜同服,萝卜解药性’,我记着呢!特意把药停了一天,今天等你送新药来再吃。”

阿凯凑到锅边看,萝卜炖得透亮,排骨上的肉轻轻一碰就颤:“奶奶手艺真好。”他从包里拿出小药盒,打开一个倒在掌心——药粉浅黄,带着点当归的甜香,“这药里加了点山楂,瑾姐说‘您最近没胃口,山楂能开胃,还不影响药效’。”

李奶奶看着药粉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菊花:“还是你们想得多。我那儿子,每次打电话就问‘药吃了没’,哪知道我不爱吃药味?你们连山楂都想到了。”她接过药粉,就着桌上的温水喝了,舌尖卷了卷,“真不苦,有股酸溜溜的香。”

阿凯打开粉色血压仪,把袖带递给李奶奶时,特意帮她理了理袖口(她总爱把袖口卷两层,怕勒着):“来,测个血压,看看这周稳不稳。”打气时他把声音放得很轻,像怕惊着什么,“您上周说后半夜总醒,翻来覆去像烙饼,瑾姐在药里加了点合欢皮,安神的,今晚保准能睡沉。”

血压仪“嘀嘀”响了两声,屏幕上跳出“135/85”。李奶奶凑得近,鼻尖快碰到屏幕了,忽然眼睛一亮,声音都高了半度:“降了!上周还是145/90呢!”阿凯在健康档案本上画了个小对勾,又在“睡眠”那栏标了行小字:“自述能睡5小时,较上周增加2小时,继续用合欢皮。”

他从帆布包侧袋掏出两包酸枣仁茶,包装是小棠画的月亮图案:“这是瑾姐让林姐做的,加了桂圆,不苦。您睡前用温水泡,杯子我给您放茶几上了,带刻度的(您说怕水多了喝不完)。”

李奶奶看着桌上的药盒、血压仪、酸枣仁茶,忽然抬手抹了抹眼角。阳光从纱窗照进来,在她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银:“小凯啊,你们比我儿女还周到。他们总说‘妈你缺钱就说’,可我缺的不是钱,是有人记着我‘吃没吃药’‘睡得香不香’。”她攥着阿凯的手,掌心的老茧磨得他手背有点痒,“你瑾姐教得好,把你们教得这么贴心。”

阿凯挠挠头,把血压仪塞进李奶奶手里——仪表面板上的字是他用马克笔描过的,比原来清楚:“明天记得自己测一次,数据记在这张纸上(我夹在您病历本里了),我周四来收。对了,您上周说藤椅有点晃,我带了螺丝刀,等下帮您拧拧。”

走到楼下时,阿凯回头望了眼。李奶奶正站在阳台挥手,手里举着那个蓝色帆布包,包带在风里轻轻摆。他忽然想起苏怀瑾上周在服务站说的:“管理包不只是装药的,是装着念想的——老人们打开包,看见贴着薄荷贴纸的药盒、画着月亮的茶包,就知道‘有人惦记着我’,这比药本身还管用。”

风从楼间吹过,带着李奶奶家飘来的萝卜香和药香。阿凯摸了摸帆布包剩下的空当,里面还装着给张老伯的药(他说“要加陈皮,顺气”)、给王阿姨的穴位图(她总记不住“阳陵泉”在哪)。他脚步轻快起来,帆布包带在掌心的勒痕慢慢浅了——原来传承不只是在药坊里碾药、抄方,是能把“惦记”装进帆布包,送到每个需要的人手里,暖得像晒过的被子。